现在不管在专家、经济学家还是民众中普遍存在认识客观事物瞎子摸象式倾向。

只了解事物一部分却当成事物全部,对自己认知肯定,然后用这片面性的认知去决策去下定论。

往往表现在无限扩大暂时局部有利因素,忽略否定长期全局有害因素,然后发生了问题又用各种借口掩饰。

在现在很多大事急需我们去解决时,这几天有人用究竟是《是人》还是《斯人》挑起了全民大讨论,有权威部门出来肯定说教材中从没有过《斯人》让亿万民众顿感集体失忆,我大学语文教材也是《斯人》

某一个部门某一个出版社的内容不代表全部出版社内容,不能以此来否定其他出版社和大众记忆,也不能自己肯定自己的正确。

瞎子摸象式的认知局限(瞎子摸象式认识事物决策事物要不得)(1)

瞎子摸象式的认知局限(瞎子摸象式认识事物决策事物要不得)(2)

我相信某部门说的有根有据,我也相信环球时报调查的真实性。

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有不同答案?

这里涉及就是瞎子摸象现象,对摸到象大腿或象鼻子人来讲,他们摸到感知的都是准确的,犯的就是没从整体了解整体认知,以局部当整体,认知肯定会错,做出的任何决策也一定会是错误的。

如果我们不彻底纠正这种认识事物、分析事物、判断事物的方法,我们就不可能正确认识客观事物,也不可能利用客观事物中的内在规律来为我们服务。

现在真到了必须再学习再整风阶段,否则风气不正,方法不准确怎么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