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包粽子、手作绿豆糕、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雕版印刷……5月31日上午,在扬州市广陵区五里庙社区的非遗工匠之家里,一片欢声笑语,63岁的社区居民于兰凤,手里拿着亲自体验拓印的“和合如意”喜不自禁,“在‘家门口’与街坊邻居一起动手感受浓厚的节日氛围,还能体验非遗文化,很有趣也很有意义。”

高考状元糕粽(金榜题名一举糕)(1)

取两片粽叶部分交叠,左手捏住中下端,右手拇指轻轻向下一按随即向外旋,围成一个锥形,往里面塞入备好的糯米、咸肉亦或香肠,再封口、捆扎……动作娴熟,不到一分钟,一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除了亲手包粽子,五里庙社区还邀请专业人员现场教给居民手工制作蔓越莓绿豆糕。将备好的绿豆沙分成小块,精准称重28克,团成球状、再放2克蔓越莓,用特制工具按压成型、装袋、封装,一系列全流程体验,极大地吸引了在场居民的兴趣。据了解,活动当天现场制作的粽子和绿豆糕,社区将送给辖区的孤寡老人、失独家庭等等。

高考状元糕粽(金榜题名一举糕)(2)

“马上临近端午节,又进入中高考月,社区组织这样的活动,一来是给辖区居民营造节日氛围、送去节日温暖,二来是想给即将参加中高考的学子加油鼓劲。”这几天,五里庙社区书记刘芳和工作人员一刻没闲,带着全手工制作的粽子、绿豆糕以及专属定制的非遗作品“金榜题名”“马到成功”送到辖区内106位中高考生的家里。“孙子在东部附中上学,马上6月份就要参加中考了,昨天收到社区的礼物,开心得不得了,我们社区‘啦啦队’真棒。”于兰凤笑着说道。

高考状元糕粽(金榜题名一举糕)(3)

金榜题名、一举“糕”“粽”。一个美好寓意,一份真心祝福。为了这个美好的寓意和祝福,此次五里庙社区联合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为考生学子专属定制装裱精美的非遗作品,每一份上都写有考生的姓名,也成为这次活动的一大亮点。“将雕刻好的版片,运用金墨反复套印在特制的红色洒金宣纸上,再印刷成品进行装裱,蕴含美好寓意。”扬州古籍刻印社相关负责人介绍,从5月中旬截至现在,我们已经制作了300多份,“用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给现在孩子们加油鼓劲,更有力量,也更有助于非遗文化贴近百姓生活。”

高考状元糕粽(金榜题名一举糕)(4)

据了解,此次是五里庙社区第二年借助非遗为辖区中高考生送祝福。刘芳介绍,前些年通过走访得知,社区里竟“深藏”了一批非遗传承人,如扬州漆器厂勾刀红彩工艺带头人花静、花灯制作非遗传承人陈志康、扬州剪纸传人王蔚等等,于是我们拓宽工作思路,为充分传承中国传统技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创建成立了扬州首家社区非遗工匠之家,积极为党员、青年大学生、留守妇女、科技人才等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以引导居民体验、了解、热爱中华传统非遗文化,让民族文脉得以更好地继承。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李鑫津

编辑: 周晶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