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多少分能获奖(53门课程90平均分97.49)(1)

夏千淯,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2018级本科生。专业排名第一,5门专业课满分,17门力学课程接近满分,53门课程超过90分,全部课程分数80分以上;曾获屈伯川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2020-2021学年加权平均分达到97.49分并实现“一拖五”,所获奖学金共计五万余元;积极参与各学科比赛,曾获2020年度“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等多个奖项;热心学生工作,2020-2021学年兼任运创1801团支部书记和运载学部团委宣传部部长,致力于支部建设和团委工作的推进;响应号召,投身社会实践,在不断探索中走向社会,走近民生。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多少分能获奖(53门课程90平均分97.49)(2)

“凡心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怀着这样的信念,夏千淯开启了她的大学学习之旅。上课的时候紧跟老师思路,积极思考问题,记录重难点;下课的时候参考书本资料,梳理知识点,完善相关笔记,便于后续复习;遇到难题及时询问老师,与同学积极交流,做到查漏补缺……在看似笨拙却十分踏实的努力中,夏千淯将多门课程的要点融会贯通,慢慢地搭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框架,并不断地将新的知识填充进去,逐渐探索自己的学习体系。此外,她也乐于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经验,开展“运创小讲堂”,在考试前为同学们梳理知识要点和重难点。

为了进一步分配好时间,夏千淯会把每天的学习任务精细化管理:列出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大致了解当天的内容,方便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同时将较为繁琐的事情拆解成小事,从而制定出一个较为精确的日程表。“每天都按照日程表上的内容去做,当天的目标就会比较清晰,做起事情来也会更有动力。”夏千淯说道。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多少分能获奖(53门课程90平均分97.49)(3)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夏千淯不再局限于试卷上的分数,而是希望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并开始着眼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学科竞赛这些更大的舞台。在获得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国家一等奖、2020年“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学生奖”、2021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Finalist(特等奖提名)之后,夏千淯积极参与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的校级选拔,及时抓住机会,成功进入了参赛名单,并被老师委以队长的重任。波折的选拔过程也让她更加珍惜这次宝贵的参赛机会。

压力伴随着幸运而来,如何合理安排训练时间成为团队的难题之一。尽管有必修课程和备赛时间不充裕的压力,但在队员们协调后大家终于将训练时间安排妥当,进行一些基础训练;而到了比赛前一周,大家利用周末或者课少的时间段模拟五个小时的比赛流程和节奏。“备赛的时间有点紧张,但有耐心的老师和靠谱的队友在身边,我的心情没那么紧张,练习的时候也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夏千淯回忆道。最终,队员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尽力达到完美的操作让他们斩获了“基础力学实验”团体赛一等奖。夏千淯说:“这个比赛进一步培养了我的团队精神,让我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更让我所学的基础知识能够灵活地运用到一些事情上。”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多少分能获奖(53门课程90平均分97.49)(4)

图中左二为夏千淯

学习之余,夏千淯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工作。在她看来,强大的抗压能力是平衡时间的重要前提。勇于接受挑战的她,在刚刚进入大三时选择担任运载学部团委宣传部部长。彼时夏千淯对这个部门的工作尚未完全熟悉,却要完成今后一年理论学习特色活动的立项规划。面对来自课程、考试、工作的三重压力,夏千淯积极应对,调整状态,在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在保证课业成绩的同时,将工作打理得井井有条。回忆起那段时光,夏千淯感慨道:“那个时候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很晚,但是‘忙’是可以克服的,因为忙的时候也就那么几个时间点,我需要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把分内的事情完成好。”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多少分能获奖(53门课程90平均分97.49)(5)

一排左六为夏千淯

除此之外,夏千淯在工作上也很注重科学合理的规划。每当接到新的任务,她都会仔细规划每一项工作大致所需的时间,并将它们明确分工到团队,从而调动整个团队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将任务出色地完成。她笑称自己有许多“智囊团”,常常为她出谋划策,分担压力。接到宣传部的理论学习活动立项任务后,夏千淯组织大家开了一个会,讨论哪些形式的理论学习活动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兴趣。不管是PPT的制作工作,还是提供一些很棒的点子,这些暖心的帮助,都让夏千淯在工作中变得更有温度。“虽然工作有时候比较苦比较累,但是我身边的这一群小伙伴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他们会在我需要的时候给予我帮助,也能够在必要时给我提供一些思路。”夏千淯的副部徐培新说:“夏学姐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是十分严谨认真的,她在每一项工作之前都会形成一个框架,使得她既有效率又保证质量。”如今的夏千淯,虽然参与的工作减少了不少,但仍然积极担任运创2101团支部的团建指导员,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带着对社会工作的初心与热爱,夏千淯始终在路上。

同样让夏千淯满怀热情的还有社会实践。出生在党员家庭的她,从小受到祖辈、父辈吃苦奉献精神的影响,“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她脑海中深深扎根,而社会实践则恰好给予了她服务群众的机会。加入“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赴七省十市云行天下·涓滴实践团”,为抗疫医护人员子女提供线上义务辅导;跟随团队了解疫情下的生产型企业,并为其后续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社区挂职期间,夏千淯配合社区工作人员,从社区图书馆整理、知识宣传教育等日常工作,到第七次人口普查、协助开展社区双评议大会等基层工作。尤其是人口普查的时候,大量急需处理的表格和经常卡顿的系统让她所在的小组有些焦虑,但最终在社区人员的指导下,他们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工作。在一次次活动中,她不断将自己的工作经验应用到服务他人中去。由于挂职成果显著,社区专干还给她和小组成员撰写了表扬信以示感谢。“这些都是我在学校很难体验到的。”夏千淯说道:“正是这些经验,让我对这些工作人员们更加敬佩。”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多少分能获奖(53门课程90平均分97.49)(6)

夏千淯(左)在社区进行资料整理

夏千淯不仅着眼于近处,“走出去”的经历更是开阔了她的视野,坚定了她的信仰。她大一时曾赴德交流,在学术讲座和实地工厂考察的影响下,她立下了科研报国的志向。她也曾前往西柏坡革命圣地,从实物资料中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与理想信念,从中汲取力量,坚定信仰。在与大工老校友交流的过程中,各位教授教师们将力学和人生经验相结合,这些都让她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作为大工运载学部一员的责任与荣光。“我希望我也能跟随前辈的步伐,为国家作出一些贡献。”夏千淯对此充满信心和希望。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多少分能获奖(53门课程90平均分97.49)(7)

夏千淯在参观西柏坡博物馆

在合理规划中稳步前行,怀抱满腔热血尽己所能,这是夏千淯的行为准则,也是她的人生态度。看似笨拙的脚踏实地,却让夏千淯找到了心中方向,探索出了一条属于她的康庄大道,也将会支持着她往更远的目标迈进。

内容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文字作者:崔煜 黄心 林雨芊

编辑:孙子越

校对:闫一鸣

责任编辑:周学飞 任亭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