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亲戚朋友都劝自己再继续考,但自己觉得这种考试对自己还是挺难的

补充一下,是热门岗位难考。艰苦边远山区不难,比如你联系几个小伙伴一起考边远地区没人报的岗位,面试的时候……

从热门岗位来看,公务员的确很难考。

注意,这里的难考不是指题目的难度,如果和考研题目比较起来,绝大部分公考题目只涉及到中小学知识,没办法和考研题目相提并论。

但考试难度主要看竞争是否激烈,毕竟题目难大家一起难,题目简单,进面分数也水涨船高,和题目关系不大。从竞争的角度看,公考是非常难的。

以国考为例,近几年的招录比普遍在40:1—60:1,热门岗位动辄几百比一。望着居高不下的招录比,不少考生都会觉得“公务员非常难考”

公务员是不是越来越难考(为什么公务员这么难考)(1)

我个人认为,造成大家一致认为公考很难,有以下这几点原因:一、国省考相对较低的门槛,造成竞争激烈

国省考并不对毕业院校有过多要求,绝大部分岗位仅要求本科学历,甚至部分岗位要求大专学历即可,非全日制本科也能报考。全国各地皆有岗位可报考,首先在准入门槛要求比较低。

如果进入面试,由于大部分岗位是双盲面试,也不必担心面试歧视问题。女性、学历普通的人也不担心被歧视,所以可以放心大胆的报名。

换个角度看,如果BAT这种大厂不限制毕业院校和学历,双盲面试,恐怕竞争会比公务员激烈多了。

二、考生对公考错误的认知,导致无法考上

以为考公就是靠运气,或者听信别人说“半个月考上公务员”、“裸考考上公务员”;认为考公就是靠天赋,多学也没用……

诸多错误的认知,导致考生轻视学习和刷题的重要性,每次去考场去打打酱油,次次考不上。

三、所学专业报考岗位受限,每次硬拼三不限

公考岗位更倾向招录文科专业,例如法学、汉语言文学、经济学等专业招考较多,理工科除计算机外,大部分岗位招录较少,即使有个别岗位招录机械、土木,因为考生众多,竞争异常激烈。

更多的情况是只能硬拼三不限岗位,三不限岗位一般分数会比较高,经常几百上千比一,不幸做了炮灰。

公务员是不是越来越难考(为什么公务员这么难考)(2)

四、应届没有报考公务员,错失上岸黄金机会

整体看,应届生报考公务员,相对于毕业后在职备考,机会更多,时机更好。

一方面,在校时间充裕,可以充分备考公务员;另一方面,国考有很多岗位面向应届生招录,其中大部分面向在校应届生,机会难得;还有,应届生精力、体力、注意力比在职考生更好,拳怕少壮,不无道理。

五、对考公准备不足,没有提前了解考公信息

例如大部分考生不了解国省考区别,以为只能参加一个;

不知道除了国省考,还有选调生可以报考;

没有提前按照选调生要求,获得报考资格(党员、学生干部……等),等到选调生公告公布,后悔不已;

不了解考公的考试内容,以为考试和大学所学专业有关;

以为考公务员有黑幕,家里没关系、没背景,考不上公务员……

六、学习方法不对,成绩很难提高

例如不听视频课,不看教材,乱刷题目;

沉迷于听各种视频课,找各种大神心得体会,却没刷几道题;

刷题没有刻意卡时间练习;

申论以为是考政治,每天拼命学习各种时政要闻,不去做考试真题;

刷题不带脑子思考,刷几万道题,错题却连一眼也懒得去看;

七、盲目相信培训机构,以为只要报班就能搞定一切

培训机构只是辅助作用,上岸的内因还是要靠自己努力学习。学习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律性差,想报班寻求学习氛围。

去线下班上课,发现听不进去课,跟不上上课节奏;各种跑神、聊天;和同学组队打游戏,组成王者荣耀线下队。

最后:

给公考考生一些建议:

1、专业受限的,能换专业尽快换专业,别硬刚三不限

跨专业考研,读非全日制本科,大学辅修二专,毕业读第二学士学位,都可以换专业、换赛道。特别提醒,已经是本科、研究生,照样可以读非全本科,考试就拿非全本科报名就行。

2、提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基础不好的早点学,别羡慕什么裸考上岸、一个月上岸的人。别人上岸那是别人,你是你,你裸考没考上,说明你不是这块料,早点学比啥都重要,笨鸟先飞的道理要懂。

3、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准备考公的人,就早点搜搜国省考公告,了解招考条件和要求。对公务员各方面信息尽快掌握,按照要求,准备好岗位所需的证书(四六级、司考证),了解考试内容,早做打算。

4、靠自己,还是靠自己!

能帮你上岸的是自己,不是别人!自己没有学习动力和毅力,很难考上公务员,先从灵魂深处,想想自己要不要上岸,要不要考公,能付出多大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