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贫血的症状表现主要有哪些(提前了解这些症状)(1)

孩子面色发黄、乏力,是贫血吗?该怎样鉴别诊断?

病例回顾

患者,男,14岁,因“咳嗽、面色发黄10余天,加重7天”于2021年12月26日以“贫血(重度)”收入院,患儿10余天来无明显原因出现咳嗽,病初为阵发性两三声咳嗽,伴面色发黄、乏力,近7天来咳嗽较前加重,夜间较著。

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血红蛋白 45g/L,血小板 91*109/L,红细胞1*109/L,维生素B12 52.00pg/ml,叶酸 2.69ng/mL,铁蛋白 368.96ng/ml,血沉 70mm/h,血常规示红细胞形态符合大细胞性贫血,故目前贫血原因首先考虑营养性贫血,予以补充叶酸及维生素B12治疗,但患儿目前两系减低,血沉明显增高,除贫血可导致血沉增快外,某些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亦可增高,需进一步完善骨髓穿刺检查协助诊断。

12.27滤除白细胞红细胞悬液2U输注, 行骨髓穿刺术,骨髓穿刺示“符合巨幼细胞性贫血”,疗予以维生素B12 100ug肌注隔日一次、口服叶酸片5mg每日三次、口服乳酸亚铁糖浆10ml每日三次,每日复查血常规。

2022年1月3日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108g/L,血小板 221*109/L,红细胞 3.01*109/L,病情好转可以出院,出院后继续肌注维生素B12及口服叶酸片、铁剂3周治疗。

知识链接

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是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一种大细胞性贫血。常见于6~18个月龄儿,2岁以上少见。

此贫血常表现为进行性严重贫血,同时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网织红细胞常升高,同时伴有营养不良的表现,如水肿、口腔炎、末梢神经炎等,也可出现肝脾肿大。

该病诊断主要依靠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活跃,红系旺盛,有巨型改变,同时外周血中出现巨幼红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多分叶现象,也可做叶酸和B12测定。

在诊断巨幼红细胞贫血时要注意与急性红白血病相鉴别。因两者都可出现严重贫血,都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也都可有肝大。

红白血病

常以急性红血病开始,外周血液呈贫血,常有全血细胞减少,但可有幼稚红细胞出现。骨髓象中红系所占比率很高,甚至达80%以上,粒细胞红细胞比例倒置,核呈扭曲或多核。

随着病程进展,白系增生也出现,在粒细胞系细胞中先见到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增多,此时即称红白血病,随着原始细胞增多,幼红细胞减少,最后转为终末期急性白血病。

当两种病不能完全确诊时,一般先给予叶酸试验治疗,一般巨幼红细胞贫血,用叶酸治疗2~3周就会有明显效果,治疗4~6周就能达到治愈的标准,而红白血病用叶酸治疗毫无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加速疾病的发展,因此两者的鉴别十分重要,详细询问病史、周密的体格检查是很重要的,骨髓检查是关键,要仔细观察细胞形态,密切观察骨髓的动态改变。

大约95%的巨幼贫源于维生素B12或叶酸的缺乏。在多数情况下,维生素B12的缺乏是源于内因子的缺乏而并非营养的缺乏,但是叶酸的缺乏却多源于营养的缺乏。尽管巨幼红细胞贫血没有缺铁性贫血发生的普遍,但仍然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发人群

素食主义者、酗酒者、妊娠期妇女、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

1.素食主义者由于长期饮食习惯的原因,会导致该疾病出现,主要是由于维生素B12不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

2.长期酗酒者也会容易患病,是因为乙醇可影响叶酸的吸收和促进叶酸的排出,从而导致叶酸缺乏,出现疾病。

3.妊娠期妇女每天叶酸的需要量是400~600μg,在补充不足的情况下发病。

4.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其叶酸需要量可较一般人群增加3~10倍,若所摄取的营养物质不足可导致疾病发生。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同样重要,特别是单纯营养不良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普及健康知识,改善饮食结构非常重要:

1.要纠正偏食和不良烹调习惯,改掉挑食、偏食的不良饮食习惯,保证食物的多样性,在烹饪蔬菜的时候,患者需要注意控制烹饪的时间和温度,否则很容易破坏蔬菜成分中的叶酸。

2.对高危人群可予适当干预措施,比如婴幼儿,建议尽可能选择母乳喂养,同时还需要及时添加辅食,防止由于缺乏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进而导致巨幼细胞性贫血。

3.青少年和妊娠妇女需要多补充新鲜蔬菜,可以口服小剂量叶酸或维生素B12预防。

4.应用干扰核苷酸合成药物治疗病人,应该同时让病人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小结

这种单纯的营养不良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饮食管理尤为重要,要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B12的食物,如肝、肾、肉类、蛋类、海产品等,添加富含叶酸的食物,如绿色新鲜蔬菜、水果、酵母、谷类和动物肝、肾等。

注意饮食均衡,合理搭配。防止偏食、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耐心喂养,少量多餐,改变烹饪方法,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的搭配,以引起食欲。

参考文献:

[1]马军,赵东陆.WHO2016(修订版)急性髓系白血病分型解读[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7,30(3):169-171.

[2]秦红群,马顺高,马稚强,等.226例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病例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7):958-960.

[3]李建兰,魏艳红,贾红芳,等.伴感染表现的巨幼细胞性贫血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学鉴别[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5):366-368.

作者简介

文章作者:冯静静

作者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