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节课起我们来给大家介绍中药的各论和其代表药,首先来讲解表药。什么是解表药?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或发表药。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首先是受到表邪,然后通过解肌、发汗来散除表邪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在解表药的定义中,提到了发散表邪,表邪并不是另外有一种特殊的邪气,而是六淫外邪在侵犯人体,从皮毛或者口鼻而入,引起表证阶段,通称为表邪。因此表邪就是引起表证的六淫外邪,但是在引起表证的六淫外邪当中,最主要的是风,所以是以风邪为主的六淫外邪,在引起表证的时候,统称为表邪。

表证就是以恶寒、发热、脉浮为最基本的症状。解表药中的每一个药,它都治疗表证,表证都有这些症状。

根据我们所受外邪的性质(寒、热)我们可以把解表药分为: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类,又称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发散风寒药多属辛温,故又名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药物有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发散风热药多属辛凉,故又名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药物有柴胡、葛根、牛蒡子、薄荷、菊花等。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发散风寒药的两个最有代表性的药:麻黄和桂枝。

比较麻黄与桂枝的功效(彪悍的麻黄与柔和的桂枝)(1)

麻黄

麻黄可以说是我们最熟悉的中药之一,无论是脱口而出的“发散风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还是朗朗上口的“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学中医的路上到处都充满着它的身影。

麻黄这个药材微微带一点很淡的黄色,所以这是通过药材的颜色来命名的。为什么叫麻呢?因为麻黄发汗解表的作用非常强,对于老人和小孩子来说,直接用草质茎发汗作用太峻猛,把麻黄捣绒,就像乱麻一样,它的药性就变得相对缓和一些。捣绒主要就是把它茎髓里面的一些成分,因很容易变成粉末状,然后就被去掉了,剩下来的就是以外部的纤维为主,这样它发汗的有效成分去掉很多,而且其他各方面的作用都有所缓和。所以这个麻是形容它纤维的特征,黄是它的颜色。这就是麻黄名字的来历。

比较麻黄与桂枝的功效(彪悍的麻黄与柔和的桂枝)(2)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主治病症】风寒表实无汗证;肺气不宣的喘咳证;水肿兼有表证者。

麻黄,在《神农本草经》中又名龙沙。古代劳动人民描述的龙,大多腾云驾雾,神秘莫测,而作为中药的麻黄也是如此。

1. 发汗解表

在发散风寒药当中,如果发汗作用比较明显的药,它主要是通过发汗来驱除风寒邪气,这一类药往往又把发散风寒的作用称为发汗解表,麻黄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说发散风寒,是从共性的角度来提出的功效。发汗解表是从个性角度来提出的功效。

麻黄首先是一个发散风寒的药,它和其他的发散风寒药一样,都可以治疗风寒表证。风寒表证的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而且恶寒比较重,头身疼痛,有的鼻塞、流涕、咳嗽,舌苔薄白,舌质比较淡,口不渴,脉浮紧,对于风寒表证,麻黄完全可以使用。当代很有名的临床专家蒲辅周先生,他有一个走马如胜汤,治疗四季常见的普通风寒感冒,就只两味药,麻黄配伍甘草,是一个治一般风寒表证的方。

在《中药学》的教科书上强调麻黄用于风寒表实证,大家要有正确的理解。麻黄的个性在发散风寒的药当中,它的发汗作用最为明显,前人为了突出它的个性特点,就说它长于“开泄腠理,透发毛窍”,这主要是说它有比较明显的发汗作用。有的书上直接说“麻黄是发汗解表的第一要药”。因此,麻黄在临床上主要就用于风寒表证当中的表实证。这种表实证就是无汗,而且一般的解表药,不容易达到发汗的效果,临床把它称为外感风寒的表实证。但是麻黄单用,虽然发汗作用相对而言比较强,但它的强度仍然非常有限。对于这样的外感风寒表实证,在一般常用的剂量内用单味麻黄,很难收到明显的发汗解表效果,所以往往是和桂枝相须为用的。

桂枝,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第二味发散风寒药,在发汗解表方面,它们能够互相协同增效。“若不与桂枝并行,其不专主散寒发汗也”,这是一个很精辟的论述。如果要把麻黄作为个发散风寒的发汗解表药,就必须和桂枝同用,否则,它不专主散寒发汗。

2. 宣肺平喘

喘,疾息也,就是呼吸喘促。外感风寒外邪郁闭,很容易造成肺的清肃下降的功能失调,而很容易引起气喘咳嗽。所以在风寒感冒当中经常兼有咳喘的症状。如果是这种症状,表实无汗,又兼有咳喘,那么麻黄它既可以发散风寒,发汗解表,同时又可以通过它的平喘作用,缓解喘咳这个症状,这个就是它的最佳适应症。

麻黄因为有很好的平喘作用,所以对于气喘不是风寒引起的,是因为肺热塞壅盛而肺气不能清肃下降,也可以使用。但是肺热壅盛的咳喘证是热证,麻黄本身是一个温性的药,又有发汗作用。肺热壅盛的喘咳可能常常有出汗,再用辛温发汗就不利,可能就成为一种副作用。在这时我们可以通过配伍清热药,来制约它辛温发汗的作用,让它也能充分发挥平喘的功效,这就要以清泄肺热的药物为主。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麻黄和大剂量的石膏配伍用,石膏主要清泄肺热,又用以制约麻黄的温散,对肺热喘咳能够完全合拍。

麻黄用于咳嗽气喘,那么咳喘往往由于痰多而引起,所以如果是咳喘痰多的,可以在麻黄的基础上加上祛痰的药,如半夏。

3. 利水消肿

麻黄可以利水消肿用于水肿兼有表证,这种水肿在中医学当中叫做“风水”。肺能够主水调水道,为水之上源,如果肺的宣发功能不能正常发挥,通调水道的功能也受到影响,所以小便也不会通畅,出现水肿。麻黄对于风水,第一,它可以发散表邪,可以缓解消除表证,表证解除了,肺的宣发和通调水道的功能也就会得以恢复,有利于出汗利尿。另外麻黄本身有发汗作用,可以使泛溢于肌肤的水湿通过汗液外出,也可以减轻水肿。

桂枝

桂枝是肉桂树的嫩枝。肉桂树是一种樟科植物。它的叶子有三条清晰的主脉,像古时祭拜的礼器“玉圭”,因此得名。

比较麻黄与桂枝的功效(彪悍的麻黄与柔和的桂枝)(3)

【功效】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主治病症】

(1)风寒表虚有汗,风寒表实无汗;

(2)风寒湿痹,经寒血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癥瘕;

(3)胸痹作痛,阳虚心悸;

(4)虚寒腹痛;

(5)阳虚水肿,痰饮证。

肉桂树的花,黄绿色,小而轻盈,像一把把撑开的小伞。肉桂树是热带树种,适合高温高湿的环境。因为在这种环境中生长,桂枝的其中一个功效,就是帮助把热性引到它应该去的地方。把桂枝横着切开,会发现它像一个铜钱一样,外面是圆的,里面是方的。从意象的角度来说,圆通方破,这也点明了桂枝通阳气,破瘀血、症瘕的功能。桂枝的内部是红褐色的,象征着血管,故而桂枝也有温通经脉的作用。桂枝因为是枝条,能对四肢和关节起作用,常被用来做左边胳膊的引经药。桂枝味甘、辛。甘甜补气血,辛辣把寒冻的血脉肢节打通。总的来说,桂枝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的效果。

1. 发汗解肌

桂枝开腠发汗的力度和麻黄相比要温和很多,而且善于宣阳气于卫分,畅营血于肌表,所以有助卫实表,发汗解肌,外散风寒的功效。

桂枝在临床上风寒表实证和表虚证都可以使用。外感风寒的表实证,桂枝常作为麻黄的一个辅助药相须为用,这是因为麻黄主要在开泄腠理,透发毛窍,把汗孔打开,让它舒张容易出汗。而桂枝可以畅旺营血,使营血能够畅旺于肌表,人体的汗液是营阴在阳气的作用下化生的,排解于外就是为汗液提供物质基础。就像我们现在的一个储水的水缸,一个水笼头。麻黄主要就把笼头拧开;桂枝主要在储水的水缸里面加水,增加水的压力,使水源泉不断。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外感风寒的表实证和表虚证。这里的“实”和“虚”不是我们八纲辨证当中的虚实,这里讲的是肌表的状态。如果按照虚实辨证,表实证和表虚证都是属于实证。打个比方,比如说这里有一个门,这个门现在关得非常严密,没有一点缝隙,就如同肌表的腠理、毛孔的一种状态,闭合得很紧,是因为寒邪收引,那毛孔就闭合,这时就很严实。如果门有一个缝的时候,说这个门是虚掩着的,同样是关闭状态,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它的状态和前面有一点不一样,没有关紧,不是完全封闭,类似我们讲的表虚证。表实和表虚以是不是有汗为主要判断,不容易出汗,就叫表实证。如果外感风寒其他症状完相同,但是患者有自汗,这个时候肌表就处于一种不固密的状态,称为表虚证,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实证,因为邪气盛则实,这种外感风寒的表虚证,也是邪气盛的,它本质上是实证,所以不能误认为这个虚就是虚证,表实是实证,表虚也是实证,都是邪气盛的病证。

外感风寒的表虚证,桂枝常常和白芍配伍使用。外感风寒表虚证是营阴不能固守,而造成有自汗。在这个配伍当中,桂枝仍然是发散风寒,或者说发汗解表,祛除郁闭在肌表的风寒邪气,是一个祛邪的作用。白芍能够敛阴止汗,两者配伍能够治疗营卫不和的外感风寒的表虚证。

表虚证的病理机制,在中医学里面叫做营卫不和,二者失掉了调和的状态,卫气不能固护营阴,营阴外泄导致自汗。桂枝配伍了白芍,能够治疗营卫不和的外感风寒表虚证。调和营卫,就是桂枝配伍白芍以后或者说桂枝汤这个复方的功效,不是桂枝单味药的功效。所以不能说桂枝能够调和营卫,也不能讲白芍能够调和和营卫,而是桂枝配伍了白芍这个特殊的配伍,或者说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

2. 温通经脉

桂枝能够温通经脉治疗经脉受寒的一些病证,在临床上的主治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用于寒凝血瘀证。血脉受寒了最容易凝结而成为瘀血。桂枝本身不是活血化瘀药,但是它有助于消散血脉当中的寒邪,使血脉流畅,所以它常常配伍活血化瘀药,治疗寒凝血瘀引起的月经失调、痛经或者癥瘕甚至于跌打损伤,很多瘀血证。

另一方面用于风寒痹证,就是风寒湿邪凝滞在了人体的关节、经络这些部位。桂枝本身也不是祛风湿药,但是它和祛风湿药同用能够增强祛风湿的效果,所以在治疗风寒痹证的很多方当中也有桂枝。

3. 助阳化气

桂枝能够温补阳气,既可以温肾阳、逐寒邪帮助膀胱气化、又可以化温扶脾阳以助运水,而行水湿痰饮之邪,为治疗蓄水证、痰饮病的常用药。如脾阳不运,水湿内停所导致的的咳嗽、心悸、痰饮病眩晕,常配伍茯苓、白术,如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如果膀胱气化不行,小便不利、水肿,和茯苓、猪苓、泽泻等同用,如五苓散(《伤寒论》)。心阳虚引起了心脉瘀阻或者胸痹疼痛、心悸这样一些病证,桂枝也是能用的。

麻黄和桂枝这两个药都性温,能发散风寒,治疗风寒表证及风寒湿痹。麻黄桂枝两者常常合用,发汗解表力增强。但麻黄发汗力强,治疗风寒表实无汗,还能利水以消水肿。

桂枝发汗力虽弱,但既走表,又走里,故而治疗风寒不论虚实有汗无汗均可,还可助阳故而治疗阳虚之胸痹、阳虚之水肿。桂枝的治疗身体的层次要深一些。这就犹如:深层的海绵脏了,我们要用挤压就不能完全清除灰尘了,要先拉抻开海绵,用吸管深入到海绵孔隙深处去冲洗才可以洗干净灰尘。桂枝“温”的作用就像是抻拉的作用,因为热胀冷缩,桂枝“通”的作用就像是深入冲洗,温通两者配合,才能起到彻底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