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头条号】更多关于制度、流程、体系、岗位、模板、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图书、文案、报告、技能、职场等内容,弗布克15年积累免费与您分享!

阅读导航→

01 招标工作准备

02 开标评标管理

03 定标管理

04 争议管理

采购招标管理知识总结(采购招标管理招标工作准备)(1)

采购部

一、招标工作准备

招标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成立招标委员会、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信息、资格预审、发放招标文件等环节。

1.成立招标委员会

企业在进行招标采购时,招标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包括决定采购申请的具体招标方式、制作招标文件、制定招标工作的时间安排、预选参加投标的供应商等事项。招标委员会的成员由采购方代表、招标协调人以及专业技术顾问组成。

2.编制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是整个招标活动的核心文件,是投标人准备投标以及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的主要依据。一份完整的招标文件主要包括招标邀请书、投标须知、合同条款、招标目标任务说明、技术规格、投标文件格式和投标保证金要求等7项内容,具体如下。

采购招标管理知识总结(采购招标管理招标工作准备)(2)

3.发布招标信息

招标信息的发布可采用招标公告和邀请招标两种形式。

招标人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时,应发布招标公告,对投标人进行要约邀请,这种要约邀请具有法定的约束力。招标公告应载明招标人的名称和地址,招标项目的性质、数量、实施地点、时间,招标项目的资金来源,投标人资质等级要求,获取招标文件的办法等事项。

如果招标人采用邀请招标的形式,就可向具备承担项目能力、资信良好的供应商发出投标邀请书。投标邀请书需载明的事项与公开招标相同。

4.资格预审

对供应商的资格和能力进行预先审查,即资格预审。只有通过资格预审的投标人才可参加投标。通过资格预审,招标人可以在采购过程中缩小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剔除资格条件不合适履行合同的供应商,减轻采购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1)资格预审的内容

资格预审是对供应商的基本资格和专业资格进行的评审。基本资格是指供应商的合法地位和信誉,具体包括供应商是否合法、是否注册、是否破产、是否存在违法违纪等行为。

专业资格是指已具备基本资格的供应商所履行采购项目的能力,具体包括如下。

  • 经验和以往常承担类似合同的业绩和信誉
  • 为履行合同所配备的人员情况
  • 售后维修服务的分布、人员结构等
  • 为履行合同而配备的设备以及方案等情况
  • 财务状况
  • (2)资格预审的程序

    资格预审的具体程序如下。

    ◇ 编制资格预审文件,预审文件可由采购方或者委托咨询机构编写

    ◇ 邀请潜在的供应商参加资格预审,在官方媒体上发布资格预审通告

    ◇ 发售资格预审文件和提交资格预审申请,申请提交的时间必须按照资格预审通告中的规定时间提交

    ◇ 通过资格预审确定参加投标的供应商名单

    5.发放招标文件

    招标文件必须按照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书中所规定的时间、地点发放。在实施资格预审程序时,招标委员会应向通过资格预审的供应商发售招标文件。

    采购招标管理知识总结(采购招标管理招标工作准备)(3)

    采购部

    二、 开标评标管理

    1.开标工作管理

    招标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招标采购将进入开标阶段。开标应在招标通告所规定的时间、地点公开进行,为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企业应邀请投标人或其委派的代表参加。在开标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工作事项。

    ① 开标前,应以公开的方式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宣读供应商名称、投标概况、投标保证金的提交方式、投标项目的主要内容、投标价格以及其他有价值的内容。

    ② 开标过程中,对于投标文件中含义不明确的内容,允许投标人做出简要的解释,但是不能超过投标文件记载的范围,或者改变原有的投标文件内容。

    ③ 开标过程中,相关负责人要做好开标记录,主要记录项目的名称、招标号、招标通告的日期、发售招标文件的日期、投标人的名称及报价、截止后收到标书的处理情况等。

    ④ 在招标文件发售后,对原招标文件做出变更或补充,或发现有影响采购公正性的违法行为或不正当行为,或采购方接到质疑和投诉,或变更、取消采购计划的,可以暂缓或推迟开标时间,并以书面方式通知投标人并做出道歉。

    2.评标工作管理

    评标工作要严格按照评标程序进行。在评标过程中,应成立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件中确定的标准和方法,对每个投标人的标书进行评价和比较。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的代表和有关技术、经济、法律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在评标结束后,需要评标委员会及时撰写评标报告,列明招标项目的概况、招标方式、招标人、招标范围、招标过程、开标会议记录、评标依据以及投标人的投标概况等,以便确定中标候选人。

    一般情况下,招标采购的评标方法包括最低标价法与综合评标法,评标委员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评标方法,保证企业的采购利益。

    (1)最低标价法

    最低标价法是常用的评标方法之一,是在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前提下,以价格为主要因素确定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标准化定制物资的采购项目。最低标价法规定了采购价格的计算标准,其计算公式为:合理利润=成本 (1 成本利润率)。成本的计算口径分为下列两种情况。

    ① 采购的物资属于国际采购,报价应包括成本、保险、运费等。

    ② 采购的物资属于国内采购,报价应以出厂价为主。

    (2)综合评标法

    综合评标法是综合考虑采购要求的各种因素,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评价标准进行综合评审后,以评标总得分最高者为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在采用综合评标法时除了要考虑价格因素外,还应考虑以下因素。具体如下。

    1. 物资的供应和售后服务情况
    2. 内陆运费、保险费及其他费用
    3. 交货期
    4. 付款条件
    5. 技术服务和培训费用等
    6. 物资的性能、质量、生产能力

    采购招标管理知识总结(采购招标管理招标工作准备)(4)

    采购部

    三、定标管理

    招标人根据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书面评标报告和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最终的中标候选人,或者授权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评标委员会经过评审,如果认为所有投标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可以否决投标,招标人应重新招标。如果招标文件符合要求的,评标委员应确定中标候选人,招标人将从候选人中确定最终的中标人。

    评标委员会一般会运用综合评标法,对投标候选人进行打分,按照中标候选人从高到低的得分情况进行排序。其中,得分最高的候选人确定为第一中标人,如果第一中标人放弃中标资格的,可以由评标委员会认定其理由是否充分,如果理由不充分,投标人就不能放弃中标,并由招标人报监管部门进行处理;如果理由充分,则取消第一中标人资格并没收其投标保证金。进而选择第二中标人为中标人,如果第二中标人也放弃资格的,则需要招标方重新组织招标。

    在确定中标者后,招标人要及时地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同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并表示感谢。

    四、争议管理

    1.招标争议的分类

    采购招标争议是企业在招标过程中产生的各类争议问题,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四大类,具体如下。

    采购招标管理知识总结(采购招标管理招标工作准备)(5)

    2.招标争议的处理

    招标委员会在接到招标争议后,应正确对待投标人的异议,认真研究投标人的投诉事项,根据收到的投诉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下是对招标争议的处理方式,具体如下。

    采购招标管理知识总结(采购招标管理招标工作准备)(6)

    #采购部##管理##采购招标#

    本文由弗布克原创,版权归属弗布克,欢迎转发,禁止转载,抄袭、洗稿,侵权必究。

    领取本资料的Word、PDF版完整内容方法:

    1.本资源编号:792。

    2.关注 评论 转发,然后私信“资料”。

    更多相关资料可点击下面“了解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