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真实还原呈现一位历史人物,让观众看完戏后不再是“非黑即白”的体验,而是用更辩证的视角去看待阿根廷的标志性历史人物伊娃·贝隆。

这一版音乐剧《EVITA》做到了。

《EVITA》(《贝隆夫人》,又被译作《艾薇塔》),是音乐剧作曲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著名作词人蒂姆·莱斯百老汇传奇导演哈罗德·普林斯唯一联袂打造的经典音乐剧,在5位实力主演和20位群舞演员的精彩演绎下,真实又戏剧性地呈现了阿根廷历史人物伊娃·贝隆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1)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2)

01伊娃·贝隆传奇人生


100年前的阿根廷,在一个贫穷的女裁缝家里,伊娃·贝隆出生了。谁也没有想到,出身贫贱的伊娃·贝隆长大之后,竟成了阿根廷的精神符号。她是阿根廷总统胡安·贝隆的第二位夫人,被称作是阿根廷永不凋谢的玫瑰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3)

曾经,她的名字叫艾薇塔。从小父亲就抛弃了她。童年遭受的阴影,使她从小就立志要成为阿根廷的大人物。艾薇塔利用自己的漂亮的优势,为自己换取有利资源。后来,她成为阿根廷上流社交圈无人不晓的女人。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4)

1943年,在一次宴会上,艾薇塔与贝隆相遇,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当时时局混乱,贝隆也因政治倾向被捕入狱。为营救贝隆,艾薇塔开始在全国到处宣传,为贝隆争取民众的支持。她的演讲感染了许多阿根廷平民,他们纷纷走向街头,高呼贝隆上校的名字,同时要求当局释放贝隆。这种抗议游行迅速地在全国各地开始蔓延,当局只有释放贝隆。出狱之后的贝隆,迎娶了艾薇塔。1945年,艾薇塔从此成为贝隆夫人。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5)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6)

渐渐的,艾薇塔开始不满自己现在“第一夫人”的身份,想要成为阿根廷的副总统,但没想到遭到了军方强烈的反对。为获取外部力量的支持,她接连获得了“贝隆手中的王牌”“阿根廷玫瑰”“苦难中的钻石”等称号。正当她还在欧洲展示自己的外交风采时,死神却已经悄然逼近了她。艾薇塔在法国病倒,回国不久,就被查出身患子宫癌。1952年7月26日,艾薇塔走到了生命的终点,那年她只有33岁。

1919年到2019年,100年过去了,贝隆夫人光彩依旧。她不仅是阿根廷的政治明星,同时也是阿根廷的精神偶像。贝隆夫人,她不仅是属于阿根廷的,同时也是属于全世界的。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7)

02“人性”艾薇塔,视听盛宴


不同于历史中艾薇塔的叱咤风云和麦当娜般艾薇塔的性感迷人,《贝隆夫人》音乐剧则还原了一个更有“人性”的艾薇塔

不同于一般传记类音乐剧的顺序讲故事方法,《贝隆夫人》从葬礼开场。通过看电影时得知贝隆夫人溘然长逝后阿根廷人民的悲恸,侧面反映出了艾薇塔早已属于阿根廷;通过艾薇塔的葬礼,用上帝视角回顾艾薇塔的一生,着重突出其命运的传奇与悲剧色彩,令人唏嘘。

作为音乐剧教父安德鲁·韦伯的经典作品,《贝隆夫人》的音乐更是震撼人心、星光闪耀。

《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阿根廷,别为我哭泣》)出现在第二幕以胡安·贝隆总统的就职典礼时刻,EVITA首次以总统夫人的身份亮相,随后发表了著名的“阳台演讲”,成就了音乐剧中最经典的一幕。它被阿根廷奉为“第二国歌”,一经发行便夺下了英国销量第一,并被“西区音乐剧女王”伊莲·佩姬、“百老汇资深女唱将”帕蒂·鲁普恩等多位明星演绎。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8)

△《Buenos Aires》剧照


《Buenos Aires》该唱段将EVITA在成为贝隆夫人前,还是15岁的小镇少女时期的向往大城市的逐梦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9)

△《A New Argentina》剧照


《A New Argentina》作为全剧最震撼人心的唱段之一,也是一场纷繁复杂的戏,是上半场最后一幕的唱段,不仅展现了贝隆夫妇的“号召力”,还给观众呈现出直指人心的震撼观感。

《哦,好一场闹剧》用看似轻快愉悦的曲调,道尽了对乌合之众的讽刺,对艾薇塔其人缔造的历史进行深刻反思;《可能的艺术》一曲更是直观展现出了阿根廷政坛的诡谲;《你绝对爱我》更是让人深深触动,完美展现了一个洗去铅华、最真实立体、最灵动秀美的艾薇塔。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10)

无论是对金曲的完美还原,还是现场伴奏和童声合唱的纯洁、震撼,都为音乐剧增添了歌剧般的艺术性,让观众获得难得的身临其境的审美体验。

03 3位大师的唯一联袂巨作


《贝隆夫人》由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爵士作曲,词作者蒂姆·莱斯爵士作词,哈罗德·普林斯执导,以二战前后阿根廷充满巨变的历史进程为背景,展现了伊娃·贝隆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本次巡演版音乐剧《EVITA》的导演丹尼尔·库特钠,有着与原版导演哈罗德·普林斯共事17年的工作经历,在编排手法上,原汁原味地还原1978年的版本,其中包括哈罗德·普林斯导演使用的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剧中的角色“切”就以旁观者存在于舞台上,以第三视角穿插在剧情之中,以此展现EVITA除众人心中“圣洁”形象之外的另一面。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11)

△音乐剧《EVITA》中角色“切”


哈罗德·普林斯是改变世界音乐剧发展走向的百老汇传奇导演,是很多创作者穷尽一生都无法望其项背的巨匠。他开创了“概念音乐剧”的理念,留下了《剧院魅影》、《Company》(伙伴)、《Follies》(富丽秀)、《A Little Night Music》(小夜曲)等无数杰作。坐拥21座托尼奖,并以“改变了美国音乐剧的本质”的辉煌成就获得克林顿总统颁发的国家艺术奖章。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12)

导演:哈罗德·普林斯先生(Harold Prince)


大师级作曲家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突破性地将古典乐、摇滚乐等多种音乐元素融合在一起。他拥有《猫》《剧院魅影》《基督耶稣万世巨星》《真爱不死》《摇滚学校》等多部享誉世界的音乐剧作品。作为世界顶级作曲家和制作人,他所创作或制作的音乐剧获得的奖项包括七个托尼奖、七个奥利弗奖、一个金球奖、一个奥斯卡奖。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13)

作曲: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爵士(Andrew Lloyd Webber


金牌作词人蒂姆·莱斯爵士以真实又尖刻的歌词表现出人物之间的矛盾,呈现了一出又一出的精彩好戏。他与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组成了音乐剧“黄金组合”,合作的三部作品《约瑟夫的神奇彩衣》《万世巨星》和《贝隆夫人》都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巨大成功。此外,蒂姆还与许多著名流行作曲家都有密切合作,创作了如《狮子王》《阿拉丁》《美女与野兽》等多部令人耳熟能详的作品。

贝隆夫人唱段(音乐剧贝隆夫人)(14)

作词:金牌作词人蒂姆·莱斯爵士(Tim Rice)


一部经典音乐剧作品的内在灵魂不仅是强烈的画面感和动人的曲调,而是在方寸舞台之间,在短短130余分钟内,构建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一段人生。历史沧桑、人情冷暖、悲欢离合,一剧尽知。

实际上,这部作品不仅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场深度思考。正如此次巡演导演Daniel Kutner所阐述的:“这部作品讲述的是伊娃·贝隆和胡安·贝隆在阿根廷不断掌权的崛起之路。我们所有人应该都能理解那类人——来自小地方,缺少机会,但却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要抓住什么……”


关注gongzhonghao方圈可查看粉丝福利


拓展阅读:

揭秘关于伊娃·贝隆12个真相

(希望这关于伊娃·贝隆人生的12个真相,能够帮助到每一位观看音乐剧《EVITA》的观众,去更好地理解这部原版史诗巨作。)

01

当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伊娃就已经立下志向,有一天一定要离开她出生的小镇,离开这样贫穷的生活,搬到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去,并且要成为一个声名远扬的女演员。这就是音乐剧EVITA中的唱段《布宜诺斯艾利斯》(Buenos Aires)所表达的内容。

02

伊娃不顾母亲的反对,在1935年的时候坚持搬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那年她只有15岁。

03

她在电台的工作结束后,找到了一份演员的工作,跟着剧团去往了许多小城镇,足迹遍及阿根廷。虽然挣得很少,但伊娃仍然一直会寄钱给她的妈妈和兄弟姐妹。

04

1943年,伊娃虽然还没有触及到电影明星的位置,但24岁的她已经很成功并且手头相当宽裕了。她住着高档社区的公寓,摆脱了贫困童年所带来的羞耻感。凭借强大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伊娃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年少时的梦想。

05

1944年1月22日,伊娃在一场于Luna Park Stadium举办的慈善活动上遇到了胡安·贝隆,该活动是为了给圣胡安地震中的受灾群众募捐而办。

06

伊娃·贝隆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双重性格:作为伊娃,她履行着总统夫人礼节性的职责;作为艾薇塔,工人阶级的捍卫者,她面对面地服务于人民,致力于满足人民的所需所愿。

07

1947年,伊娃·贝隆周游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瑞士。在这场被称为“彩虹之旅”的友好访问中,伊娃会见了当时的西班牙元首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以及戴高乐将军。她在西班牙资助贫困儿童,在法国访问了凡尔赛宫,在瑞士遭遇了向她扔石头和西红柿的抗议者。

08

艾薇塔的时尚品位一度遭到欧洲媒体的批评,当返回阿根廷时,她带回了可以装满一整个衣柜的巴黎最新款时装。自“彩虹之旅”后,她从前奢华的着装风格变得优雅了不少;并且不再以她“电影明星时期”复杂的发型出现在公众面前了,而是简化为编起来的发髻。

09

1948年,伊娃·贝隆慈善基金会成立。在负责打造伟大艾薇塔的传奇和神话方面,基金会尤甚于她的其他举措。基金会为阿根廷穷人提供了数目空前的救助:截止到1950年,它每年送出成千上万双鞋子,烹饪锅和缝纫机。它给老人和无家可归的人提供补助,捐建了很多学校和图书馆,甚至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建造了一个完整的城区——艾薇塔城。

10

伊娃对阿根廷低收入者和工人阶级给予了全力支持,这部分群体被称为“无衫者”

11

1952年,就在33岁的伊娃因癌症去世之前,她被阿根廷国会授予“国家精神领袖”的称号。接着,在她去世后的两个星期里,悼念者的队伍绵延了数条街区,等待数个小时只为了能看一看躺在劳工部里的伊娃的遗体。

12

2002年,为了纪念伊娃·贝隆去世50周年,艾薇塔纪念馆(Museo Evita)在布宜诺斯艾利斯揭幕。纪念馆由贝隆的侄孙女创办,其坐落的大楼是伊娃·贝隆基金会为给无家可归的妇女和儿童提供住所而建造的,他们可以一直住在这里直到找到工作或是其他固定的住所。前来参观纪念馆的人可以在里面看到伊娃·贝隆的肖像和她时尚服饰的展览——包括她曾经穿过的著名的迪奥礼服裙,定制套装,以及引人注目的珠宝首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