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游客参观清华大学,校门口遍地垃圾的新闻出来没几天,又出了一件让人心寒的事情。8月17日,清华大学大礼堂草坪前的日晷发现刻字。

刻画的痕迹在日晷的上半部分,笔画有十几条,在日晷上面可以很清晰的看到,非常的突兀。

什么是清华日晷(清华大学日晷被人刻字)(1)

清华学生供图

什么是清华日晷(清华大学日晷被人刻字)(2)

清华学生供图

发现刻字之后,清华大学立即进行修缮,修复后的日晷晷面上已不见先前的刻痕,但泛白的地方显示有处理过的痕迹。校保处也已派人查看监控,找出责任人。

什么是清华日晷(清华大学日晷被人刻字)(3)

清华学生供图

日晷被刻字一事让很多清华人的气愤,日晷对于清华来说是具有标志性的物件。原为圆明园遗物,1920届学生毕业时献给母校。

1920级是清华学校时期优秀的毕业年级之一,著名的经济学家陈岱孙、化学家曾昭抡、陈可忠、萨本铁、赵学海,植物学家张景钺、政治学家萧公权等,均出自于这个年级。

1920年春,庚申级同学毕业前夕,大家商议要做一纪念品向母校献礼,经反复磋商后选定了日晷方案。日晷仪由同学们集资建造,摆放在高等科教室(即清华学堂)前的草坪上。它可供同学们上下课守时的参考,同时亦含有惜阴、即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意思。

上部的日晷盘由美国数学教员海晏士(Heinz)依照北京经纬度绘制,委托北京著名景泰蓝厂老天利以银胎珐琅烧成。

日晷底座用汉白玉材料,请工匠在校内雕作而成,底座四面刻文,正面(南面)镌刻中文“行胜于言”,背面(北面)为“行胜于言”的拉丁译文“Facta Non Verba”,一侧中文“庚申级立”,另一侧为英文为Class 1920。

中文请庚申级同学邹宗彦之兄邹宗善书(邹宗善为南开大学生,曾与周恩来总理同学),外文由华凤翔学长书写。经过数月的精心制作,1920年暑期日晷完工,摆放在高等科教室右侧草坪上。

什么是清华日晷(清华大学日晷被人刻字)(4)

日晷伴随着清华经历了无数坎坷,日晷自身也历经沧桑,俨然已成为清华园中的一处重要景点,游人们都喜欢在此留影纪念。“行胜于言”道出的了清华校风的一大特色——“实干”。

不过出于对老日晷的保护,老日晷已存入校史馆进行展放。现在的是一个原样的复制品。

什么是清华日晷(清华大学日晷被人刻字)(5)

目前,清华大学因开学,从8月14日起已“停止校园参观”。想要参观的游客可在周末及法定假日进行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