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在为宝宝每天的睡前故事发愁?请关注我,从今天起悦宇妈妈陪你,每天一个国学故事,塑造宝宝幸福人生!

国学育儿。赢在起跑线上,睿智父母必看!手把手教你讲国学小故事~~~

(一)故事开头:介绍故事的出处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这句话给我们讲述了两个小故事,汉代的路温舒把《尚书》的内容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的内容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阅读。他们两人都买不起书,但还是在尽力求知。

三字经与什么是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一定要讲给孩子听)(1)

(二)提出要求:

要认真听哦,听完会问问题哒~这是关于谁的故事?故事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故事的讲述:

“披蒲编”,讲的是西汉路温舒读书的故事。西汉时,路温舒家贫,无钱买书,路温舒便取泽中蒲草,截以为牒,一片片编在一起,用以写书。路温舒后来终于学有所成,官至临淮太守,死在仕上。

三字经与什么是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一定要讲给孩子听)(2)

  “削竹简”是西汉武帝时公孙弘读书上进,后为宰相的故事。公孙弘家境贫困,为人放猪,四十岁时,才开始学习《春秋》与其他书册。因为家贫,没有买书的资财,他便去竹林中,找来竹子,削去青皮,制成竹片,借别人的《春秋》抄写在竹片上。日夜诵读,终于明白了《春秋》的义理而成为一代文豪。西汉武帝继位后,招纳贤良人士。公孙弘终于在六十岁时以贤良征为博士。后被提为丞相,封平津侯。

三字经与什么是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一定要讲给孩子听)(3)

  “彼无书,且知勉”讲的就是路温舒、公孙弘皆因家境贫寒,无钱买书习读的故事。

西汉时期,还没有出现纸张。“书”多是写在绢帛皮简上的。而这样 昂贵的东西是贫苦人家买不起的。但在买不起的条件下,路温舒、公孙弘,却用蒲草、竹简抄书学习,终成一代大家。

(四)讲完故事三必问:让孩子认真听故事,学习思考,加深印象,培养口才。问题要一个一个地问,引导孩子简单复述故事,说出自己的感悟

这是关于谁的故事啊?故事讲了什么啊?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啊?

(五)故事的总结:总结道理

路温舒和公孙弘这两个古人,小时候在没有钱买不起书本的情况下,动脑筋、想办法借书,把书中的内容抄在蒲草或刻在竹子上来学习,在现在咱们有着很好的学习条件,有着印制精美的书本,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古人的“披蒲编、削竹简”的精神,刻苦学习呀。

这个故事你会讲了吗?请点赞收藏哦~~

关注我,开启国学启蒙,以小故事为宝宝启迪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