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的傲气是什么呢#

所谓人的傲气是什么?傲气,一般是指自尊心很强,很骄傲而且对自己的各方面有自信和满足,但有时候会看不起别人,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出自:矛盾《一个女性》。

那上海人的傲气来自于哪里?首先,我对上海人没有敌意也没有偏见,反而有很多同学,朋友,客户都在上海。上海人的傲气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反而是部分经历过老上海的年纪大的一些人身上,体现得更明显一些。

老一辈母亲眼中的自己(70后老妈家书-上海人的傲气来自于哪里)(1)

50-60年代的人,经历过租界时期洋人文化的影响,从骨子里对西洋文化,西洋人就有一种崇拜感,这部分人的傲气更多来自于自卑转化的自傲。

老一辈母亲眼中的自己(70后老妈家书-上海人的傲气来自于哪里)(2)

在这里说一个笑话。2003年左右,大概时间,我和导师一起去上海同济大学开一个全国的学术会议,会议休息时间,碰到一个上海本地老太太,当时和她聊天的是我和一个天津的朋友。话题不知道怎么聊到了潮流,老太当时问了我们是哪里来的,朋友答天津,我曰广州。

老太太随后的话题就是天津当时有洋租界,穿衣打扮还是受了很多西洋的影响,比较洋气,而广州就是很土气,我清楚的记得说这话的时候,老太太的略带轻视的眼角扫了一下我的打扮[捂脸]。随后就一直和我这个土气的人零交流,全程休息时间都是夸租界文化如何影响天津上海两地的潮流,对我这种广州小地方的人嗤之以鼻。我这个土气的人就识趣的再也不去自讨没趣了,改和大叔们去讨论学术问题了。

70年代的人,也就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基本都有崇洋媚外的思想,至少前期。改革开放的初期,媒体信息,都是讲国外的环境是如何好,生活充满自由,遍地黄金,而这时的上海,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进入的国外的资本更是远超国内的其他大都市,在这种环境下,与国外接触多的上海人,自我感觉也高大上起来,看所有其他地区的人都是外地人,眼界小的人。

80后的年轻人,面临的环境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尤其深圳的崛起,虽然上海人认为大多数的深圳人是暴发户,但是他们居高临下的平台一下子矮了很多。尤其在00后,年轻人更多地接受了国潮文化,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种无名的傲气感。

相比于广州人和上海人,广州人的傲气和舒适感来自于对自我的认可,穿着拖鞋,大排档烤个生蚝,喝杯啤酒,煲个靓汤,这种来自于内心的满足感和舒适感,让他不用去羡慕或者仰视其他人的生活。

而对于上海人来讲,他们的傲气和舒适感来自于外部环境,硬邦邦的衣领,无折痕的高档外套,气派的环境,摇曳的灯光,迷离的音乐,这些外部环境带给他们一种感觉上的高大上。即使衣服卡的不舒适,袋子里的硬币叮当响,他们也觉得自己是高人一步的。

环境在变,无论傲气与否,都是要面对自己的内心,面对现实的社会。适合自己的就是合适的。如果有一天所有的人的傲气都是来自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可,上海人的傲气变成国外人说“中国人傲气”,那就是我们中国真正的复兴了。

老一辈母亲眼中的自己(70后老妈家书-上海人的傲气来自于哪里)(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