垒起古诗这座宝塔的,不仅有一个个诗坛名将,更有无数个“无名氏”。一般来说,无名氏之作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诗人没留下名字,后世根本找不到作者;一种是同时有几个疑似作者,诗文陷入了版权之争。虽作者不明,但却不影响其中的精品流传于世。

生查子无名氏的词风及语言特色(无名氏的一篇奇文)(1)

在所有的无名氏之作中,《古诗十九首》是最出名的,其中“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绝美,”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的空灵,都令人印象深刻。到了唐诗里,无名氏作中最出名的则是入选《唐诗三百首》的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谓经典。而到了宋朝,则有了一首在民间流传很广的《月儿弯弯照九州》,”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可谓千古名句。

生查子无名氏的词风及语言特色(无名氏的一篇奇文)(2)

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众多无名氏之作中的一篇奇文,诗名叫《半字诗》,全诗共8句仅56个字,却含有24个“半“字,年轻时只觉得像绕口令,人到中年才真的读懂。让我们来品一品:

《半字诗》

半水半山半竹林,半俗半雅半红尘。

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

半醒半迷半率直,半痴半醉半天真。

半虹半露半晴雨,半皎半弯半月轮。

这首诗的朝代,作者均不详,目前也有数个版本存世,这个版本是目前认可度最高的。全诗的遣词用字是通俗易懂,明如白话,但却极具禅意,发人深省值得一读再读。

生查子无名氏的词风及语言特色(无名氏的一篇奇文)(3)

首联“半山半水半竹林“,其实写的就是一种在隐居山水和俗世红尘之间的一种生活状态,纵情山水自然是雅致得很,但却难免孤寂,于是就取其一半,偶尔入红尘俗世也未尝不可。历代文人中,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是诗佛王维。状元出身,曾位高权重,但却能在山林和朝堂间切换自如,最后站在了山水诗巅峰。

次联“半师半友半知己,半慕半尊半倾心“,是对待友情和爱情的观点。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如师如友般的情谊正是刚刚好;而对于爱人,要爱慕要尊重,虽要倾心却不能失了自我,这叫半倾心。

生查子无名氏的词风及语言特色(无名氏的一篇奇文)(4)

第三联是对于如何处事的见解。对待世上种种,要半醒半迷半率直,或许正如郑板桥所谓的“难得糊涂“一样,在痴醉中不失天真。这一点在画坛似乎得到了完美的体现,除了郑板桥,再往前有唐伯虎,或许正是因为”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人生哲学,唐伯虎才能成一代画师。

尾联则呼应前篇,以写景结尾,同时半晴雨和半月轮的景致也是一语双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虽不能永远一帆风顺,但也不会一直不得志,悲欢间方能体会生活真意。

生查子无名氏的词风及语言特色(无名氏的一篇奇文)(5)

纵观全诗,诗人共用了24个“半“字,从生活状态,讲友情观和爱情观,再到如何为人处世,以及对人生悲欢的独到见解,可谓一气呵成,一切都被抒写在这些”半“字中,充满着禅意。年少时总觉得这种诗是为炫技,人到中年才知句句是人生真谛,值得一读再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