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关羽为什么要招张飞(张飞为何要杀关羽)(1)

大家好,我们今天给大家讲《三国演义》里面和关羽有关的故事。什么故事呢?斩蔡阳,或者说斩蔡阳兄弟和好。这个故事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呢?就是张飞一上来就要杀关羽,要拼个你死我活。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之后好不容易冲出了曹操所控制的地盘,更开心的是他不仅得知了刘备在什么地方,而且也得知了张飞在什么地方,他就先去找到了张飞,当然带着他的两位嫂嫂和一干人等。张飞所在的地方名字叫做古城。

到城外后,关羽就先派孙乾去给张飞报信说,嫂嫂来了你赶快出城迎接。张飞一听,立马脸色就黑了下来,二话不说,穿上自己的战甲,拿上自己的丈八蛇矛,骑上自己的骏马,怒气冲冲地冲出城,把报信的孙乾吓了一跳,但是他又知道张飞脾气比较暴躁,也没敢劝他,也没敢问具体什么情况,赶紧随着张飞出城了。关于一看,唉呀,果然是自己的三弟张飞啊,长得还是那么黑呀!呵呵!于是就很开心赶快骑着马过去,正想和张飞来个拥抱呢,却突然看见张飞一矛刺了过来,把关羽给吓了一大跳,赶快就闪过,说,三弟你疯了吗?你忘了桃园结义了吗?张飞说,哼,你是谁的二哥?你是个无义之人。我知道你投资了曹操,曹操给你加官进爵,你现在肯定被他收买了,是不是过来要骗我,然后把我给杀掉!

三国演义关羽为什么要招张飞(张飞为何要杀关羽)(2)

关羽解释说,三弟你怎么可以这样误会我呢?我当年投降曹操那是逼不得已,不信你去问问嫂嫂去!两位嫂子赶快替关羽说话,但是张飞根本就不听,一门心思认定关羽既骗了两位嫂嫂,同时还认定关羽把他骗出来要杀他。关羽很无奈,就一声长叹说,三弟你如此误会我,你想想,我如果要是真的来骗你杀你,我怎么会孤身一人呢?我应该带部队过来呀!嗨,这个话音刚落,张飞就指着远处说,瞧瞧,那不是你带来的部队吗?这一说关羽心中也大吃一惊,顺着张飞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是尘土飞扬,部队过来了。关羽心里就很纳闷这是什么部队呢?突然脑子里想到一个计策,说,三弟你要是不相信我真的是无辜的,那么我把这个来的将军斩杀掉,以表明我的真心。张飞听后说,好,不过我给你一个限制:我要你在三通鼓罢就要把他杀掉。——我们知道古代打仗都是要擂鼓助威的,关羽答应了。

他就骑上自己的赤兔马拿上自己的青龙偃月刀,冲着来的部队过去了。这来的部队到底是谁呢?就是蔡阳所率领的部队。那这个蔡阳为什么要追关羽呢?这跟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第五个关卡有关系。这一关的守将秦琪是蔡阳的外甥,结果被关羽杀掉了,蔡阳要替自己的外甥报仇,恰好路过古城碰上关羽了。关羽就迎上去跟蔡阳二话不说,见面就打,张飞亲自擂鼓,一通鼓还没有敲完,蔡阳被关羽咔一刀把头给斩掉了,同时关羽又捉了蔡阳手下的一个小卒,问清楚小卒蔡阳追杀自己具体是什么原因,于是小卒把具体情况说了一下,关羽把他带到张飞那里,把这个情况一五一十地给张飞说了,张飞才明白原来自己是真的冤枉二哥了。

所以说等于蔡阳用自己的人头为关羽和张飞兄弟尽释前嫌和好做了贡献。开个玩笑。这就是我们今天给大家讲的斩蔡阳的故事。

张飞一上来就要杀关羽,《三国演义》为何要这样的情节设计呢?不是桃园结义的时候三人同生共死的吗?这岂不是张飞违背了当初的誓言吗?其实,作者这样的设计才真是了不起,精致之极,让人佩服得不得了。此话怎讲呢?

三国演义关羽为什么要招张飞(张飞为何要杀关羽)(3)

其一,张飞要杀关羽恰恰突出了张飞极其看重桃园结义的誓言,对其是刻骨铭心的。他之所以要杀关羽,是因为他认为关羽违背了誓言,投降了曹操,是一个无义之人,原文的话说“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玷污了他们的誓言他们的宗旨,故而要杀之而后快。这说明张飞的心志极其光明磊落,极其始终如一,按我们今天的话说,叫不忘初心。因此,张飞是真君子,大丈夫,对道义的遵守可以说是矢志不渝的。这样的情节设计进一步弘扬了刘关张的桃园结义,进一步赞颂了他们的结义誓言、人生宗旨,是极其高妙的设计。

其二,这样的设计虽然突出了张飞的莽撞,性如烈火,但同时也点出张飞并非一个头脑简单之辈。二者看似是矛盾的,莽撞又怎么头脑不简单了呢?因为关羽毕竟投降了曹操,而且为曹操立下了汗马功劳,而且曹操对待关羽与众不同的好,这些张飞肯定是知道的。这时候的张飞是什么角色呢?是占据古城的一个最高长官,他不仅是关羽的三弟,他还要为手下的几千人马负责的。关羽这时候突然来到古城,再加上张飞深知关羽是个知恩图报的人,曹操对他那么好,难保关羽不会未来报恩变节做出非常之事,所以,张飞对关羽保持戒心也是正确的,可以看出张飞是一个识大体的人,不因无法确定的弟兄情义而忽视古城的几千人马的安危、前途。

其三,这样的设计属于一种典型的误会模式,更符合情理上的逻辑,艺术上的真实。照一般的作者,既然刘关张肝胆相照,那么就会设计让他们之间的情义针扎不进水泼不进,三人好的穿一条裤子,完全没有任何嫌隙、猜疑。殊不知这样的设计恰恰是拙劣的二流的设计,不符合情理上的逻辑、艺术上的真实。尤其是刘关张三人的性格本就多元,刘备深沉,关羽儒雅,张飞莽撞,设计一些误会既能凸显角色的特点,同时也更能加深刘关张的情义——这也正是作者的用心所在。所以,这才是极其高妙的写作手法啊。这种误会模式的设计在《西游记》里又得到了发展。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唐僧两次赶走孙悟空,这不正是典型的误会模式吗?所以这也可以看出《西游记》对《三国演义》一书的借鉴吧。

最后,这样的设计其实不也正好说明了关羽降汉不降曹是站不住脚的吗?所以这也的确可以再次说明《三国演义》在艺术手法上不够完美,某些情节上还有瑕疵。本来是为了美化关羽的投降,却借着张飞刺向关羽的丈八蛇矛把之前的粉饰之辞戳个窟窿,这大概是作者没有料到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