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佛教信仰中,有浙江普陀山观世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在这些菩萨中除了观世音菩萨外,就数地藏菩萨名声显赫。地藏菩萨发下的那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感动了无数的佛教信徒。相传每年农历七月的最后一天就是地藏王菩萨的诞辰日,今天恰好就是2022年农历七月廿九,七月的最后一天,是地藏王菩萨诞辰1327周年纪念日。所以我向朋友们介绍一下地藏王菩萨的来历。
地藏王菩萨铜像
在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地藏菩萨信仰出现得较晚,也没有像在中国有这样高的知名度。在梵文佛经中,地藏菩萨叫“乞叉底蘖(niè)婆”。关于地藏菩萨的佛教典籍比较少,最主要的有唐代玄奘法师翻译的梵文佛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和唐代西域于阗国僧人实叉难陀翻译的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中是这样称赞地藏菩萨的:“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佛经中还说,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佛既灭、弥勒佛未生之前,发誓度尽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后方始成佛。所以这位菩萨被认为具有“大孝”和“大愿”的德业,因此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简称“地藏菩萨”或者“地藏王菩萨”。
佛经《地藏菩萨本愿经》中介绍了地藏菩萨的事迹,里面记载有他的四世故事:
第一世,地藏菩萨是一名富有的老人的儿子。他见到如来佛祖有如狮子般威压众生的庄严宝相,心中顿时充满敬畏。他请教佛祖,怎样才能够拥有这样的庄严相?佛祖说,应当长期度济苦恼的众生。于是地藏菩萨在佛祖面前发下宏愿,要度脱完一切众生,脱离苦海后才成就佛果。
第二世,地藏菩萨是一名婆罗门女。她的母亲因为坠入邪道,死后在地狱受苦。为了救赎母亲,婆罗门女变卖家产为母亲布施修福,后来母亲成功脱离苦海。为了感谢佛祖,婆罗门女便在佛像前立下宏愿,要度尽地狱众生。
第三世,地藏王菩萨是一位国王,他和邻国的国王是好友。两人看到国内的人民多造恶业,于是两人共同发愿救赎众生,但是他们的愿望却有差别,邻国国王发愿,先成佛,再度化众生;地藏菩萨发愿,度化完众生,再成佛。
第四世,地藏菩萨是一个名叫光目的孝女。光目的母亲生前喜欢吃鱼子,因此多造杀孽,死后在地狱中受苦。光目虔诚礼佛,感动佛祖,她的母亲脱离地狱,投生在光目家中,成为奴婢之子。这个孩子出生未满三天便将真相告知了光目,并且说自己在十三岁时将会死去,再次到地狱受苦。于是光目发誓,愿救赎一切罪苦众生,最终光目的母亲和众生被光目度化,脱离苦报。
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月身宝殿
地藏菩萨信仰大约在三国时期传入中国,从此在中国发扬光大,成为大乘佛教推崇的四大菩萨之一。在中国民间传说中,有《目连救母》的故事,故事中目连就是地藏菩萨的前世。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富有,却吝啬贪婪。儿子目连却极其善良,并且非常孝顺。青提夫人屡屡趁儿子外出时,大肆宰杀牲畜食用,从来不修善业,死后坠入饿鬼道。目连成道后,通过神力看到母亲受到饥饿之苦。于是运用神通送饭给母亲吃,不料饭菜刚进母亲的嘴,便化为通红的火炭。
目连无计可施,十分悲伤,于是祈求佛祖。佛祖教目连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建盂兰盆会,借助十方僧众之力让母亲吃饱肚子。目连按照佛祖的嘱咐,在中元节这天设立盂兰供养十方僧众,超度亡人。目连母亲在盂兰盆会得以吃饱,转入人世,变生为狗。目连又诵读七天七夜的佛经,使母亲脱离狗身,进入天堂。这个佛教故事从西晋流传到现代,每当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国绝大多数的地方就会过中元节,祭祀祖先。很多人不明白中元节的来历,其实这就是一种地藏王菩萨信仰的节日。目连尊者就是地藏王菩萨。
目连救母的故事
到了唐朝,出生于朝鲜半岛的新罗僧人金乔觉被大乘佛教界认为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金乔觉虽然是朝鲜人,但是其成就却是在中国安徽的九华山建立的。
公元696年农历七月廿九日,金乔觉出生于朝鲜半岛的新罗国金氏王族。他是新罗国第七位国王金理洪的儿子。金乔觉在六七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的叔父金兴光继承了王位。少年时期,金乔觉被叔父派大唐来学习中华文化。金乔觉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折服,每天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流连忘返。通过学习,他的汉学修养颇深,已经能熟练作诗了。他作的唐诗《送童子下山》还被收录在《全唐诗》中,可见其文化修养还是很有水平的。通过几年的学习,他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说:“世上儒家六经、道家三清法术之内,只有佛门第一义与我心相合。”于是在回国后,金乔觉毅然抛弃了舒适的王族生活,落发为僧,出家做了一名苦行僧。
九华山肉身宝殿内地藏塔
身在新罗的金乔觉始终认为,要想学到高深的佛法,必须要到大唐去学习。于是金乔觉在24岁那年(719年),带着神犬谛听,坐大船再次来到中国。他在苏州一带登陆,一路向西寻找适合修行的好地方。就这样金乔觉一路化缘来到安徽境内的青阳九华山下。他举目眺望,发现这里峰峦叠嶂,连绵百里不绝。山中云雾缭绕,气温凉爽清新,是个修行的好所在。于是决定留在九华山修行,当晚金乔觉在山下的“九华行祠”中休息。
九华山当地的一位隐士费冠卿在他的《九华山化城寺记》中详细记录了这位苦行僧在九华山的事迹。虽然此时的唐朝佛教非常兴盛,但九华山尚处在原始状态,山上荆棘密布,行人稀少。初到九华山的金乔觉无处栖身,只能在东崖的岩洞中修行。他每天在岩洞旁的那块巨大而平坦的石头上坐禅诵经,息止妄念。不久在南陵人俞荡等人的帮助下,金乔觉写成四部佛经。其后几十年中,金乔觉就在东崖山洞中苦修佛法。
九华山东崖禅寺
传说当时九华山上有一个老员外叫闵公,乐善好施,经常供养僧人。有一次金乔觉去向闵公化缘。闵公问他:“要化什么东西?”金乔觉说:“我要化山头”。闵公又问:“你要多大地方呢?”金乔觉说:“我要一个袈裟之地”。闵公答应了他的请求,金乔觉将身上的袈裟向空中一抛,袈裟化作一团红云,将九华山的99个山头都覆盖了。闵公见金乔觉佛法无边,便把整个九华山都给了他,并出家做了金乔觉的护法,后来闵公的儿子也随金乔觉做了比丘,法名道明。所以现在的地藏菩萨像两旁,一般会有一老一少两个比丘,这就是闵公父子。
到了唐肃宗至德初年(756年),青阳县的乡绅诸葛节等人在九华山赏秋游玩时,路过东崖石室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僧在石室闭目打坐。身旁的一个缺了足的铜鼎里面,有夹杂着少量米粒的观音土,这就是老僧的饭食。这个老僧就是在九华山修行了36年的金乔觉。诸葛节等人看见这番凄惨的场景,跪在地上哭泣着说:“和尚如此苦行,这是我们的过错啊!”于是召集乡亲们为金乔觉捐献物资,新建了一座禅居,金乔觉才有了容身之所。有了新禅居的金乔觉开始招收门徒,为乡亲们做法事,九华山的名声开始传播。
地藏菩萨像
相传金乔觉大师的唐诗《送童子下山》就是在这个时期作的。他的一名年幼的徒弟受不了寺中的清苦生活,要还俗下山回家,大师写了这首七言律诗赠送给徒弟。诗写得亲切柔和,娓娓情深,叙述的也是日常近事,充分地表现了金乔觉大师仁慈的心地和豁达的情操。
《送童子下山》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
780年,宣城郡太守张严仰慕金乔觉,捐赠大量财物将金乔觉的禅居扩建为寺庙,并且奏请朝廷为新寺赐名“化城寺”。于是化城寺成为九华山的开山寺和总丛林。寺院建成后,各方来参学的僧侣众多,就连新罗国的不少僧人也来九华山学习佛法。由于僧侣增加许多,致使口粮匮乏。化城寺的僧人们在煮饭的时候还要渗拌观音土,才能不被饿死。由于生活非常清苦,这些僧侣都形容枯槁,被人们称为"枯槁众"。虽然生活清苦,但是僧人们在金乔觉的感召下,一心求法,没有一个人退却。后来新罗国国王金良相知道九华山的僧人们过得艰难,派人送来粮食和金钱供养。
九华山化城寺
金乔觉大师在九华山苦心修炼七十多年,始终如一日的研究佛法、普渡众生。唐贞元十年(794年),99岁的金大师圆寂。
根据传说记载,金乔觉大师圆寂时有诸多征兆,其一是寺钟坠地,堂椽三坏,预告大师即将离开人世;其二是,大师坐着圆寂,徒弟们按坐势将他的尸身收敛于石函中。三年后,当徒弟们打开石函,准备将他移入佛塔时,他的尸体仍然完好如初。他的脸色就像睡着时一样,手指柔软,浑身关节还能转动如常,只是在转动时会发出如开金锁的声响。这正和佛经中记载的“菩萨钩锁,百骸鸣矣”的经文相符合;第三个祥瑞的征兆是,金乔觉大师的肉身舍利在放入舍利佛塔时,佛塔的地基上发光如火,光成圆状。
根据这些祥瑞以及大师生前渡人无数的高超佛法和功德,唐代的佛教界认为金乔觉大师就是地藏菩萨的应身菩萨,因此把金乔觉大师尊称为"金地藏"。弟子们在九华街神光岭为金地藏修建了殿宇,称肉身殿。从此九华山名声远播,逐渐形成与普陀山观世音菩萨、五台山文殊菩萨、峨眉山普贤菩萨相并称的地藏王菩萨应化道场。
安徽池州金地藏寺
明万历年间,明神宗朱翊钧又给九华山赏赐白银,重修了地藏王菩萨的塔殿,并且御赐匾额"护国肉身宝塔",从官方层面承认了金乔觉大师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清康熙二十二年(683年),名臣于成龙又重修了地藏王菩萨的殿宇。咸丰七年(1857年)除藏经楼外,寺宇皆毁于兵火。光绪十二年(1886年)开肉身塔大规模重修,移殿门正南向,门额悬挂"东南第一山"横匾。1917年,北洋政府总统黎元洪书赠"地藏大愿"匾额给九华山。建国后,在1955年和1981年又两次重修了九华山殿宇。现在九华山有大小寺院80余所。主要的寺院及殿宇有化城寺、东崖寺、月身宝殿、甘露寺、百岁宫、祗园寺等。2007年九华山风景区获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现在九华山上的寺庙是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