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有明线和暗线两个故事:

本文讨论的是明线故事,用一句话来概括:

愚公移星前传——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星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1)

《流浪地球》无论是刘慈欣的原著,还是郭帆团队的电影,本质上都是在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这里的《愚公移山》,指的不单是先秦的寓言故事,而是经过教员老三篇的《愚公移山》升华过思想主题。和《西游记》的孙大圣故事类似,在经过教员的演译后,故事《愚公移山》被赋予了远超原著的精神内核,成为新中国的思想基因之一。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2)

教员是在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前夜,引用了《愚公移山》的故事,呼应了时代,诠释了三个道理:

  1. 新中国要搬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 两座大山,是一个需要世世代代坚持的事业
  2. 然而围绕着新中国的命运,有“智叟” 和 “愚公” 两条路线的斗争
  3. “愚公” 的道路获得胜利,必须要感动“上帝”,这个“上帝” 就是中国人民

刘慈欣敏锐地捕获了这个思想基因,他把寓言中 “山不加高,而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这个哲学命题科幻化,太行王屋二山变成了即将氦闪的太阳,而 “移山” 变成了用一万座行星发动机驱使着小破球、需要持续一百代人、长达四光年的星际长征。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3)

然而在刘慈欣所处的时代,这个 “移山” 计划看起来阶段性地挫折了,于是他的各个作品总是在从“理性” 的一面,阐述着悲观主义的历史规律,那就是 “人类不感谢持剑人”、“让人类一直都保持理智,确实太难了”。

于是《流浪地球》的原著中,愚昧的群众在煽动下拒绝相信氦闪,把坚持流浪地球计划的官员和科学家冻死在了冰原上,却亲眼见证了氦闪的爆发。从这个角度看,流浪地球计划的牺牲者们,也是《三体》中雷迪亚兹、罗辑、维德的前身。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4)

电影版《流浪地球》也完全围绕 《愚公移山》的故事展开,先导片里直接不演了:

移山计划,就是要在这个小白点上,建一万座发动机,把它带到两千五百年后的新家园。你信不信?我信。我的孩子会信,孩子的孩子会信。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5)

由于时代变迁,某种意义上 “氦闪” 在我们现实历史中真的爆发过了,反而使郭帆团队的《流浪地球》电影版比刘慈欣的原著更能把握住《愚公移山》中情感的、乐观主义的一面:

我们终将感动上帝,而这个上帝就是人民

于是电影版《流浪地球1》里,我们看到了久违的集体主义精神:木星灾难爆发时,全世界团结一致开展了“饱和式救援”,“不惜一切代价”;而最终的胜利也不是靠一个两个超人式的英雄,而是依靠了全人类各族人民的奉献和牺牲。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6)

但电影《流浪地球1》逻辑上并不完整,它只展示了人类大团结(这个春节童话)之后的景象,却没有阐述这种大团结是如何产生的。

因此,《流浪地球2》作为前传故事,创作逻辑上的首要任务就是回归两条路线的斗争,而这场斗争最终促进了人类的大团结。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7)

我原本以为,《流浪地球2》名线上的戏剧冲突将围绕着 “飞船派” 与 “地球派” 开展,那样的话剧情会非常敏感。

设想一下 “飞船派” 的代表作灾难电影《2012》,能在末日之际登船的除了精英政要、军人、科学家之外,就是出得起几十亿欧元一张船票的富人。类似于韩子昂韩朵朵这样的升斗小民则只能在刹车时代的滔天巨浪中自生自灭。这个剧情冲突在经历了2022年终海啸的时候放出来,该多么有冲击性!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8)

但是看过电影的观众知道,原著中 “飞船派” 在电影里被替代掉了,换成了暗线故事中相对 “无害” 的反派。但原作的框架基本上都保留了,不仅有试图破坏移山计划的恐怖分子,也出现了各国尤其是漂亮国民众,对 “移山计划” 的普遍反对。

这个改动,我对电影主创团队的选择表示理解。

因为电影主题关键并不在于两条路线是如何争斗的,而在于真正的 ”上帝“ (人民)是如何团结起来的。这个剧情要如何推测出来呢?

首先,我从电影的演员阵容中看到了李雪健老师、刘德华、和吴京。光看他们三人,就可以推想出《流浪地球2》中有一个 ”传火“ 的故事架构。

李雪健老师的神作太多,其中与 ”移山计划“ 最可类比的是电影《横空出世》,演绎了共和国的一代英杰如何在艰苦的沙漠戈壁点燃了小太阳,使这个国家在威慑纪元里摆脱了任人宰割的蝼蚁命运(参见《三体》中澳大利亚大迁徙)。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9)

可以剧透的是,《流浪地球2》里的李雪健老师,饰演了一位“周” 姓的共和国官员,把憔悴消瘦的身体挺得笔直,梳着背头、穿着中山装,在新纪元的 “万隆会议”里推动了一个个促进人类团结的大议题。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10)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11)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12)

完全致敬总理的一个打扮

这是电影第一层的传火。

第二层则是刘德华的参演,导演郭帆让小破球认爸爸时,也感谢过刘德华。这是中国电影界的一段佳话。众所周知刘德华资助宁浩拍出了《疯狂的石头》,而宁浩则帮助了《流浪地球》的诞生,这个过程是新千年电影界的薪火相传。邀请刘德华参演2,本身就有这层感激还愿的动力在。

所以我预言刘德华的角色在剧情里会起到 ”传火“ 的作用……从结果来看,错了名线的这一半,对了暗线的那一半。

第三层,则是吴京再次饰演 “刘培强”。《流浪地球1》中的刘培强是完美无瑕的英雄人物,并不符合当代 “主流舆论” 的审美。从这个角度来看,前传故事势必要丰满对刘培强的刻画,尤其是他的成长过程。

而刻画成长过程,最自然的形式就是 “传火”。年轻的刘培强一定也是类似刘启的毛头小子,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他需要在上一代 “薪王” 与 “护火女” 的激励下,才能成长为一名在未来毫不犹豫推动 “前进3”、牺牲自己,点燃木星的英雄——也因此将薪火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刘启。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13)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14)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15)

有了角色的创作逻辑,推测出主线剧情就更容易了。在《流浪地球1》中我们已经得知,刘培强曾经在 “逐月计划” 中历下过功劳,得到了电影中出现的航天英雄勋章: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16)

则电影很可能围绕着 “逐月计划” 展开,并在故事中引发一场大灾难,以持续《流浪地球》作为科幻灾难电影的基本调性。而这场大灾难,与 “智叟” 和 “愚公” 之间两条路线的斗争,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刘培强就是在这场大灾难中,通过 “薪火相传” 成长为了下一代的薪王。

以“逐月计划”来演绎大灾难有一个巧妙的好处,它能很好地解决《流浪地球1》创作动机上的矛盾。与刘慈欣原著中近乎暴君的全球六十亿人抽签进入地下城的 “现实主义” 不同,电影讲述的却是世界人民大团结来战胜灾难的 “理想主义”。

“逐月计划” 所造成的意外,很好地解释了人类为何在拥有重物质核聚变的情况下仍然只能有一半人得到生存机会,而另一半人却要被迫按 “抽签” 式的概率事件去面对滔天而来的海啸因为逐月计划被人为破坏,导致了 “刹车时代” 意外提前到来。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17)

这部电影在 “刹车时代” 果然提前到来的 2023 年初上映,真是太奇妙了。

但回到电影本身,最本质的问题并非灾难如何发生,而是灾难如何解决。在路线对抗中肉体上消灭反对的一方,并无法达成人类的大团结。因为消灭肉体是无法消灭思想的,更无法感动 “上帝”。

如何感动 “上帝”,教员早就说得非常清楚: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18)

所以我一直坚信《流浪地球2》会按照这个逻辑来演绎。在《流浪地球1》里之所以会有无数卡车转向逆行,“遍地英雄下夕烟” 的壮观景象,一定是因为人类已经被 “唯有牺牲多壮志” 所感动过了。

而这个历史逻辑向电影中的传承,才是第零层、最深层的传火。

只不过以我贫乏的想象力,无法在看电影之前,预测到郭帆导演的团队竟然在成片中,贡献出了令人如此感动的 “理想主义” 答卷能够将这些穿越历史阶梯螺旋上升的星星之火,以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的移山魄力继续传递下去。

为什么流浪地球2是流浪地球的前奏(唯有牺牲多壮志)(19)

小破球做得很棒,感谢创作团队!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薪火相传的好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