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犹太人受苦受难的影片过去被世界各国导演拍过不少,但最值得推荐并反复观看的我还是首推改编自同名小说的《辛德勒的名单》,它是第一部以德国良知觉醒并不惜冒生命危险反叛德国纳粹以营救犹太人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克拉科夫市和德国高层军官勾结投资设厂,最后良知并未泯灭的辛德勒为拯救在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不惜倾家荡产的故事。

不同于以往的英雄故事叙说,影片中的辛德勒的形象并非一开始就是高大伟岸的。他自私自利、出卖灵魂,不仅和德国高层军官来往密切,以佩戴德国纳粹党党徽为荣,甚至不惜压榨犹太同胞,以获得极低的工资支出;他花天酒地、荒淫无道、沉迷于女色不可自拔,他会为了因从十几位女士中挑一位秘书烦恼而直接将这些女士全部纳为秘书,他也会经常出入各色的会所与上层人物打交道,他还喜欢和不同的女人上床,甚至乡下的结发妻子来克拉科夫市找他的时候,给妻子开门的还是和他缠绵厮混了一晚的情妇。

辛德勒的名单有多经典(辛德勒的名单若人性不自然)(1)

英国作家威尔逊说:“辛德勒是个骗子, 一个酒鬼, 一个登徒子, 可是, 如果他不是这样的人的话, 他也就没办法从纳粹集中营中拯救出上千个劳工了。”这或许是对辛德勒的评价是最恰当不过的。

辛德勒的名单有多经典(辛德勒的名单若人性不自然)(2)

辛德勒的名单有多经典(辛德勒的名单若人性不自然)(3)

宁要半分人性,不要一丝神性。如果辛德勒是一个自始至终浑身散发着正义之气的男人,我想他的形象不会如此深入人心,反而可能因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人觉得某种形象上的缺失。正正因为辛德勒是人不是神,辛德勒也让观众感觉多了几分烟火气,这也让辛德勒心路历程的转变有理有据,自然有度。

辛德勒一开始的内心充斥着对物质、对金钱的无限渴望, 他利用各种契机逼迫困境中的犹太商人、利用廉价的犹太人劳动力, 通过贿赂德国纳粹官员, 在战争的混乱局面中和腐败体制下大发私财。如他所言, 他来克拉科夫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到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为此他全然不顾在自己工厂里的犹太工人的悲惨境遇。直到他遇到自己工厂里的一位断臂犹太阿伯,阿伯为了感谢辛德勒一连数天在辛德勒办公室门口,只为祝福辛德勒,辛德勒懊恼的外表之下内心已然掀起了涟漪。

随后,辛德勒在山上目睹了德国纳粹军队在克拉科夫市大肆屠杀和逮捕犹太人,一个穿红衣的小女孩闯入辛德勒的视线,在黑白的背景中这一抹鲜艳的红色在逃难的人群里格外耀眼夺目,而这也是这部黑白片二战时唯一一抹有颜色的镜头。辛德勒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她,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一栋建筑内。辛德勒陷入了痛苦的沉思中,他的内心产生了某种不可逆的悸动。

辛德勒的名单有多经典(辛德勒的名单若人性不自然)(4)

辛德勒的名单有多经典(辛德勒的名单若人性不自然)(5)

可这痛苦存续不久,更大的痛苦又向辛德勒袭来。二战末,德国政府为了销毁他们设立集中营的证据,派遣军人对集中营的犹太人进行集中的毒气室、焚烧、填埋等惨无人道的方式进行种族灭绝。堆积如山的尸体中再次出现了之前的那个红衣小女孩, 还是幼小的身体, 还是鲜艳的红色, 她静静地躺在一辆载满尸体的小运输车上——她没能逃出死神的魔掌。辛德勒目光追随着她, 直到目睹她被长长的输送带送进那个庞大的焚尸炉里, 黑烟不断冒出来, 遮盖了天空, 不见阳光和云朵, 仿佛最后一丝生的希望也幻灭了。这一刻成功地唤醒了辛德勒内心深处的良知与人性中尚存的善良, 于是他放弃了带着资产离开的想法,暗自下定决心倾尽家产以拯救更多的犹太人。

辛德勒的名单有多经典(辛德勒的名单若人性不自然)(6)

在中国人眼里,英雄往往都是高高在上,是苏轼《留侯论》中的“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的形象,仿佛伟人都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一尘不染。可这可能吗?我们新中国成立至今,一直在颂扬雷锋式的大公无私、乐于奉献的英雄人物,让我们看到他们的高高在上,让我们瞻仰他们的伟大。可是,我们内心与这些塑造得近乎神一样的伟人会产生深深的距离。我们的民族,总是多了一分仰望星空的浪漫与勇气,少了一分脚踏实地的执着和探索。辛德勒的形象则相反,他更能让普通民众感受到人性的纯粹。因为他可爱但不可敬,可亲但不可畏。

在纳粹大肆残酷迫害犹太人的环境中, 辛德勒恰恰相反, 他不接受所在集体强加给他的思想和行为, 自己另辟蹊径, 开辟了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小说作者对辛德勒的评价是:“在他身上, 你没有办法说清楚投机主义究竟在何时让位给无私主义, 我喜欢这种颠覆意义的事实, 即精神的力量和美好的意愿在不可能出现的地方大放异彩。”必须说明的是, 他这种高尚的行为不是他一时所动的恻隐之心, 或偶然发现的良心, 而是他人性中的一部分, 即他的本质属性。

罗曼·罗兰说:“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所以当最后,当辛德勒逃跑时哽咽地说出“我本该可以救更多人的……如果我能或许我可以救更多的人……能过我能多赚一点钱,我浪费了很多的钱,你根本无法想象。我若是……我做的不够”的时候,我才发现人性之光的纯粹,导演斯皮尔伯格至此把人物形象塑造得水到渠成。

辛德勒的名单有多经典(辛德勒的名单若人性不自然)(7)

辛德勒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电影里的主人公帕万。自从1947年印巴分治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人民就成了世仇。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正是基于此背景创作。巴基斯坦小女孩沙希达从小哑巴,在一次前往印度德里进行治疗的途中因故和母亲走散。机缘巧合之下,沙希达与帕万相遇,好心的帕万把沙希达带回了家中。帕万并非不想摆脱沙希达好好地过日子,偏偏每次总是遇上意外不能得偿所愿。当他发现自己摆脱带沙希达回巴基斯坦的中介竟然是个人贩子之后,帕万毅然决然选择踏上带小女孩沙希达回家之路。在经历无数的冲突和误解后, 帕万人性中最柔软、最善良的部分终于苏醒, 虽然这股力量很微弱, 但它足以拯救对抗里的生命、灵魂与良知。其鼓舞人心的地方在于尽管疯狂的极端主义思想会横行一时, 最终会有人性至善的光芒照耀前方。

辛德勒是个伟人吗,以建功立业的角度来说还真算不上是。充其量也不过是历史的特殊形势之下,被逼着走向历史舞台并肩负起历史使命的小人物罢了。影片最后也说,辛德勒在战后处处做生意却一直不如意,两次破产,而且结合妻子也没和他白头偕老,共度余生。

辛德勒的名单有多经典(辛德勒的名单若人性不自然)(8)

可在以成败论英雄的这本王侯将相的史册里,给我们带来最多感动的反而是小人物,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我们在痛苦的思索之后仍然坚信,尽管历尽数千年的尔虞我诈、血雨腥风,可在这个民族心灵的最深处仍然有高贵的、真诚的血液在流淌,从而对未来仍心存善念,希冀来日的晨曦。人类中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可人性之光闪耀着的,正正是平凡的伟大。

辛德勒的名单有多经典(辛德勒的名单若人性不自然)(9)

我想化用英国诗人布莱克的一句诗:一粒沙里看出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辛德勒的名单有多经典(辛德勒的名单若人性不自然)(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