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焦虑(anxiety),anxiety这个英文单词也可以翻译成忧虑,它与担忧或担心的意义也比较接近。首先要说明的是,我们谈论的焦虑不是那种病态的“焦虑症”,而是指作为每一个个体在情绪(或情感)上都会有的那种正常(常态)的焦虑或忧虑。这种“正常焦虑的共同形式之一,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有限性,也就是人类面对自然力量、病痛、脆弱以及终极死亡的脆弱。”(见:罗洛梅,《焦虑的意义》)这类焦虑现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例如对前途的担忧,对失去工作的担心,对家庭问题的忧愁,对培养孩子的忧虑,等等。而且,还有对社会方面的一些焦虑,例如对社会价值的忧虑,对社会秩序和发展的忧虑,对各种社会风险的担忧,对集体利益的担忧等等。
以下从三个方面来谈谈,包括焦虑的不同理解、历史性焦虑和存在性焦虑。
一、焦虑的不同理解我们先来看一看人们对焦虑的理解,这些理解比较复杂多样,这可能主要源自于人们的不同学科的视角,有时即使是同一个学科都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理解,例如哲学就存在着“无定论”的现象。(见:陈修斋,《关于哲学本性问题的思考》)在历史上,对焦虑做过研究的,有哲学家,例如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萨特以及保罗·蒂利希等;也有精神分析学家,例如弗洛伊德;还有许多心理学家、文学家以及神学家等。这里我们主要介绍几位有代表性的哲学家及其观点。
克尔凯郭尔认为,“焦虑”与自由有关。“焦虑则是那自由的现实性作为那可能性之可能性”,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意识到了自己具有自由的可能性,但是这种自由还没有实现出来,还只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这种自由还是“被困的自由”,人在这种焦虑中还不自由,只是对自由的可能性的把握。(见:《克尔凯郭尔文集》)
海德格尔区分了“怕”与“畏”。他指出,“怕(即恐惧)是怕有害之事的来临,畏(即焦虑)之所畏却不是有害之事。”他认为,焦虑的对象是“虚无”,虚无就是一种非存在(存在的缺失),或者叫“丧失”。丧失会引起悲哀,而焦虑就是对丧失的担心和忧虑。他的这些观点与后面我们要谈的“存在性焦虑”的观点接近。(见:《存在与时间》)
萨特也认为焦虑与自由有关。他把生存焦虑归结到人降生的那一刻,那是最初的陌生感与偶然的存在,用另一句话说,人就是焦虑。他还认为,“正是在焦虑中人获得了对他的自由的意识,”“焦虑是自由这存在着的意识的存在方式”,也即在焦虑之中的人是自由的 。因此,萨特说,“人并不是首先存在以便后来成为自由的,人的存在和他‘是自由的’这两者之间没有区别。”(见:《存在与虚无》)
弗洛伊德把焦虑分为三类:现实焦虑、神经症性焦虑和道德焦虑。他说,要找到焦虑这个谜题的答案,就必须“照亮我们心理存在的全部”。(见:《精神分析导论》)
罗洛·梅认为,现代人有三个特点:空虚、孤独和焦虑。而焦虑“比空虚和孤独更为基本更为重要,因为空虚和孤独本身并不会给我们带来干扰,除非它使我们处于那种被称之为焦虑的心理痛楚和心理混乱之中。”他还指出,焦虑乃是因为“人在其生存受到威胁时的基本反应,是某种人视为与其生存同等重要的价值受到威胁时的基本反应。”(见:《罗洛·梅文集》)
不管人们对焦虑的看法有何不同,我们都认为罗洛梅的焦虑定义是更加值得重视的,他认为,“对焦虑的定义如下:焦虑是因为某种价值受到威胁所引发的不安,而这个价值则被个人视为是他存在的根本。威胁可能是针对肉体的生命(死亡的威胁)或心理的存在(失去自由、无意义感)而来,也可能是针对个人认定的其他存在价值(爱国主义、对他人的爱,以及‘成功’等)而来。”(见:罗洛梅,《焦虑的意义》)显然,这是一种广义上的焦虑的定义。
以下我们主要谈一谈两类焦虑。
二、历史性焦虑无论是从哪个学科来看,人们都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的焦虑。按照焦虑在个人一生中存在时间的长短(短暂或永久),我们可以区分为:历史性焦虑和存在(生存)性焦虑。
说它是历史性焦虑,是指它会随时间而生灭,也即它会在人的一生中产生和消失,或者说它会被制造出来也会被解决,解决就意味着它不再会成为困扰人们的问题了。例如,你是一个学生的时候,你会有上学的焦虑,等你求学之路结束了,不再上学了,这种焦虑也就不用再面对了。
说它是存在性焦虑,意指它伴随着每个人的存在而存在(不论你是否承认它),只要你领会到它。而且它会伴随个人的一生,既不会被消灭,也不会被当做问题而解决,除非个体死亡。
我们首先来看看历史性焦虑。既然是历史性的,那肯定就是在历史中产生,在历史中灭亡。很显然,历史性焦虑的威胁也来自历史。人的一生中有着各种各样的历史性焦虑,那么这些焦虑是如何体现的呢?
简言之,人的不同年龄段都有不同的忧虑。学生时代的人们会对学习产生忧虑,这是作为学生普遍存有的一种现象,好学生担心成绩下滑,成绩差的学生担心成绩提高不了。而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这些忧虑便不成其为忧虑了。成人时代也有它的焦虑,例如工作和升迁的焦虑,教育孩子的焦虑,照顾老人的忧虑等等。老年时代也有它的焦虑,例如养老的焦虑,疾病的焦虑等等。
如果古今焦虑不同,那它们又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们想要得到古人有关焦虑的详细数据,那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谭。但是有一点是比较清楚的,古人的历史性焦虑与今人是不尽相同的。可以说,我们如今的生活也要比古人丰富得多,由此带来的焦虑不会比古人少,而且在种类上也要比古人繁多。古人的一些焦虑可能在今人那里还存在着,但在形式和方式上都会发生一些变化,有的焦虑可能在程度上也有所变化。
尽管当代社会,尤其是当代中国社会已经不完全是农业社会了,但是农业社会的一些特质并未完全消失,加之我们处于向现代文明转变的进程中,各种社会矛盾所引发的焦虑必然会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复杂和多变。
不仅如此,现代人的焦虑似乎也比古代人的更加普遍了。社会心理学家威洛比曾指出,“焦虑是西方文明最耀眼的心理特质。”威洛比的一些研究也证明了“西方文明的焦虑与日俱增这个常识性的看法”。(见:默奇森,《社会心理学手册》)我们完全可以说,焦虑不仅是西方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中国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焦虑的存在并不必然都是坏事,如果处理得好,它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美国学者加德利和斯皮尔伯格也指出,焦虑存在着层次性:高等水平、中等水平和低等水平的焦虑,然而中等水平的焦虑会对工作学习产生最为有效的影响,高等水平和低等水平的焦虑则会降低这种影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一发现。
三、存在性焦虑这是一种人人都挥之不去的焦虑,只要这个人还存在着!之所以是挥之不去的,那是因为所有人都要面对,而且这些焦虑还始终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简言之,它是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同时又无法摆脱的焦虑。在这一点上,古人与今人的处境是一样的!
对存在性焦虑做深入研究的是美国著名神学家、哲学家保罗·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气》(商务印书馆出版)一书里,他首先区分了病理性焦虑和存在性焦虑,然后详述了这两种焦虑。因本文开头就言明了不讨论病理性焦虑,故在此仅仅谈一谈“存在性焦虑”。
他从“非存在”出发,区分了三种存在性焦虑:对命运和死亡的焦虑、对空虚和无意义的焦虑以及对内疚(guilt)和罪责/谴责(condemnation)的焦虑。
他指出,凡人皆有上述三种存在性焦虑,且终生无法去之,它们非属心理学范畴,故称之为“存在性焦虑”。存在性焦虑的威胁来自于“非存在”,也就是死亡所带来的“虚无”,因为死亡便是遭遇“虚无”,“虚无”就是对人这个“存在者”最根本的威胁,或者说是毁灭。
第一种是作为对命运和死亡的忧虑(本体论上),这是最基本的、最普遍、最不可避免的焦虑。这种焦虑直接威胁本体上的自我肯定,也就是实体上的自我肯定受到了非存在的威胁。它在命运方面是相对的,这是因为命运强调的是“偶然性、不可预见性,以及不可能显示其意义和目的的性质。”它在死亡方面是绝对的,这是因为“对死亡的焦虑笼罩着所有具体的焦虑并给予它们以最终的严酷性。”
第二种是对空虚和无意义的焦虑(精神上),这是威胁人的精神上自我肯定的焦虑。无意义是指非存在对于精神上的自我肯定所构成的绝对威胁,也就是说,对无意义的焦虑是对丧失终极关怀的焦虑,即对丧失意义之根源的焦虑,因此它是绝对的;而空虚是指非存在对于这种肯定构成的相对威胁,也即,对于空虚的焦虑则是由于非存在威胁精神生活的特殊内容引起的,因此它是相对的。
第三种是对内疚和罪责/谴责的忧虑(道德上),这是威胁人的道德上的自我肯定的忧虑。“人的存在,无论是实体的还是精神的,不仅仅是被给予他的,同时也是对于他的要求,他必须对之负责。”内疚是对自己或他人犯下错误的一种负面评价和自责,它表明了人勇于承担责任和作出改正,因而它是相对的。而罪责是对自己罪行的无法饶恕的评价,尽管人们可以通过救赎来赎罪,但罪行本身却是无法弥补的,因此罪责是绝对的。罪责由于人的自由是有限的,在其有限性的偶然性范围内是自由的,因此人被要求完成自己的使命,去造成和成为自己,就必须在道德上肯定自己,肯定自己的贡献都是在为完成使命而努力着的。
事实上,这三种焦虑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结语有人会把我们的这个时代称作“焦虑的时代”,这或许是真的。“焦虑是一种普遍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一个存在者意识到了他自己可能有的非存在。这句话可以简要表述为:焦虑是对于非存在的生存意识。”(见:《存在的勇气》)最后这句话的意思是指,焦虑是一个存在者对非存在(虚无或死亡)的一种生存意义上的领会(领悟)。
对于焦虑,当你遇到或意识到它时,也就感受到了它的存在。而你一旦意识到焦虑本身,就将无法摆脱它,只不过它有历史性和存在性之区分而已。它还会不时地袭上你的心头,困扰你,或可成为你前行的障碍,又或可成为你前行的动力。
上述就是我们聊的焦虑的内容,之所以介绍这个话题,是因为我们需要理解这些正常的焦虑,只有理解它们,我们才能正视和面对,这对于当今社会的我们来说尤为重要;而且还可以借此进一步去思考这一论题,或许能得到一些更深的和更多的启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