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

作为一个具有一些民族自尊心的人,阅读世界科学史其实是一件很让人痛苦的事情。当前世界科学史的抗鼎经典著作都是西方人写的,其水平是极见功底的,并非浪得虚名。然而,透过纸张,这些西方权威所展现出来的傲慢和西方中心论,却是不免让人感到愤懑的。众所周知,韩国所展现出的为本民族争取辉煌过往的意志之决绝,令人惊讶。那么作为一个本身就承继了5000年辉煌文明的国家,作为一个背负着5000年厚重文化的中国人,对于西方人在字里行间所透露的傲慢和目中无人,心底肯定是难以接受的。

比如丹皮尔的《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从序言开始,开门见山就直指古希腊——“在希腊人看来,哲学和科学是一个东西,在中世纪,两者又和神学合为一体。”视其他文明如无物。在绪论中也一样,谈论人类早期的神话时代,直接从宙斯和阿波罗开讲,对奥西里斯和马尔杜克都避而不谈;一直讲到爱因斯坦,中间大约只给了古埃及和古巴比伦2、3行的空间,内容还是贬低性的。其他文明则完全不予涉及,看都不看一眼。全书凡383页,几乎只有第一章《古代世界的科学》52页涉及到其他文明。当然,现代科学几乎就是在西方世界发展并出现的,其他文明大约只提供了基础和物质前提。这是必须要承认的,我们实事求是,我们自立自强,不指望通过不正常的手段来满足我们的自尊心,我们的自尊心是建立在亲手建筑起来的辉煌大厦之上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但是仅就第一章52页而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三个古文明占据了大约不足7页,古中国只字未提,剩余的空间则全部给了古希腊和古罗马。

比如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就完全不涉及古中国,这一点在序言中就明确了:“为了不使资料漫无边际,我忽略了几种文化,例如中国的、日本的和玛雅的文化,因为他们的工作对于数学思想的主流没有重大的影响。”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古希腊在世界范围的科学发展史中真的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吗?我对世界科学史学习得越多,我对这一几乎成为定论的结论产生的疑问就越多。

二、希腊化时代的科技成就怎么算?

1.什么是希腊化

公元前336年,随着父亲腓力二世暴亡,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在实施了一系列内部平叛之后,亚历山大于公元前334年开始其东征。东征十分成功,马其顿军队几乎是一路凯歌。大军于公元前327年进入印度,最终到达比斯河流域。由于将士不愿意继续前进,亚历山大只好被迫撤军。公元前32年,亚历山大逝世,他亲手创建的庞大帝国在他死后随之分崩离析。以当时马其顿及希腊的城邦松散统治形式是无力统治庞大帝国的,亚历山大生前极力学习波斯的绝对君主制度,绝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贪恋那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他深刻的意识到,如果没有这种权威,那么他的统治实际上只能覆盖他所身处的城邦,根本不可能真正建立流芳百世的大帝国。几百年后的古罗马又一次以同盟者战争、几乎和继业者战争一模一样的巨头内战和罗马帝国证明了这一点,松散的城邦联合与真正的大帝国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虽然对于希腊化的起止时间史学界尚有争议,但是大多数人都以公元前338年喀罗尼亚之役,或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发起东征,或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去世为希腊化时代的起点,以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托勒密埃及为这一时代的终点。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及其历史发展(古希腊到底有什么科学之一)(1)

希腊化时代所涉及的是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面积达200万平方英里(约518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土地,其范围西起西西里、希腊、马其顿一线,东到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一带,南及尼罗河第一瀑布,北界小亚细亚、高加索、里海、药杀水附近——包括希腊本土和马其顿,非洲的埃及和利比亚,亚洲的叙利亚、巴勒斯坦、伊拉克、波斯、土耳其、阿富汗以及印度的一部分。

希腊化时代可谓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科技黄金时代,古典时代那些足以令后人肃然起敬的成果很多出自于希腊化时代,比如欧几里得和他的《几何原本》;在几何学、物理学、算数和工程学等方面都取得伟大成就的阿基米德;阿波罗尼乌斯及其《圆锥曲线论》;日心说的先驱阿里斯塔克;地理学之父埃拉托色尼;以及统治了此后西方天文学和医学1000多年的托勒密和盖伦。贝尔纳在《历史上的科学》中指出:“希腊科学对于后来科学的伟大贡献中的最大部分,的确来自早期希腊化时代,或称亚历山大时代(公元前330-前200年)里的工作。而且,大都就在继承亚历山大的托勒密的新帝国里最重要的希腊城市亚历山大里亚城本身中。”

在各种世界科学史著作中,希腊化时代的种种科技进展都被毫不犹豫地计入古希腊时代,成为一个辉煌时代的延伸和注脚。但是这么计算是否合理,却没有被分析和探讨,一切似乎都自然而然,约定俗成。要对这个问题有一个较为公允的结论,要从世界对希腊化时代的看法入手。

2.看法的演变

事实上,长久以来,西方历史学界持西方中心论的观点,他们的观点其实又代表了西方社会的主流观点。由于西方世界的强大实力,西方社会的主流观点长期占据世界历史观和价值观主导地位。根据他们的西方中心论,他们是不承认希腊化时代是古希腊时代的一部分的,生怕杂糅了东方文化的希腊化时代玷污了古希腊高贵而纯洁的血统。19世纪中叶以前的古希腊史,一般只到亚历山大东征为止,最多写到公元前146年罗马人毁灭希腊之科林斯从而在希腊确立统治。完全是一种希腊半岛中心论观点,甚至是更为极端的雅典中心论。至于包含了东方“野蛮人”的希腊化历史,怎么能够同高贵的雅典相提并论。比如19世纪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格罗特,其长达12卷的《希腊史》始于传说时期,终于公元前301年。在该书结尾,他写道:“从亚历山大以后不但希腊的政治自由和独立行动开始熄灭,而且多产的天才也开始枯萎,公元前4世纪在柏拉图和德摩斯提尼身上展示出来的完美的文学和秀丽的修辞也每况愈下。”他把亚历山大大帝看作一个不懂得希腊的蛮族集权统治者,更不用提那些出身于更东方的波斯和埃及等地的统治者了。格罗特还是一个“雅典中心主义者”,他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不仅结束了雅典的霸权,而且毁灭了整个希腊世界的自由,黄金时代的雅典结束了。在格罗特心目中,马其顿人除了有一层希腊文化的皮毛之外,基本上还是野蛮人,他们和雅典人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后亚历山大时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时期,根本不值得去研究。格罗特只是长久以来西方中心论观点的一个代表,而不是单独的个例。与格罗特持有同样观点的学者大有人在,比如英国著名的古典学家吉尔伯特·默雷就认为希腊化时代是“魄力的丧失”,多兹认为是“对自由的恐惧”。

改变是从19世纪普鲁士历史学派创始人德罗伊森开始的。1833年和1836年,他先后出版了《亚历山大大帝传》和《亚历山大的继承人》,开启了希腊化学术研究之门。这一时期的主流观点依旧是西方中心论的,只不过不再坚持古希腊的傲娇圣女人设,而是将之改变为殖民者人设,“古希腊政治、教育制度在东方民族中的扩散”,西方文明代表的古希腊成为了和后世的殖民者一样的“施恩者”、“赐予者”、“解放者”、“开化者”,无形中就把亚历山大及其继承者当作各殖民主义者扩张的先锋。因此,他们对于东方诸民族而言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俯视态度,而这也可以从“希腊化”这个专有名词中体会出来。

这一状况直到20世纪40年代才开始有所转变。新时代的主流观点修正了对希腊化时代带有殖民色彩的描述,往往把希腊化文明的成就和价值归结于由希腊-马其顿人和近东非希腊民族的共同创造。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希腊化时代是一个融合的时代。希腊化时代与古希腊时代实际上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希腊化时代不仅仅是单纯的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而是多文明多文化不断融合发展的结果。

3. 不同的时代

与古希腊时代相比,希腊化时代有了相当多的不同。

希腊化文化虽承袭古希腊文化遗产,并以希腊语文为主导,看似成为被其殖民的文明的主导,但是实际上已经融入了各地的风俗习惯,各自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风格,不能再以古希腊文化简单视之。古希腊那样的城邦共和国从管理方式上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本质上是一种较为落后的管理方式,已经无法适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对日益广大的国土进行统治和管理的需求。亚历山大大帝及其继业者们千方百计、哪怕违背拥护其统治的公民兵的意愿也要学习君主制,不是没有原因的,希腊化时代的世界性大帝国必须要实行君主制度。这些都是对古希腊时代传统的逐步偏离,导致希腊化时代相之于古希腊时代产生了不小的差别。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及其历史发展(古希腊到底有什么科学之一)(2)

带有古希腊色彩的马其顿王国征服了东方各国,带来的却是古希腊城邦制的衰落和大帝国王权制的盛行。作为庞大王朝子民的个人现在有了“四海一家”的意识,狭隘的城邦地域观念随之消失,东西方固有的阶级社会出现了新的分层;新的语言出现了,这是一种混合希腊方言的柯因奈语。希腊文化和当地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导致了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在这种文化共存的局面下,文化要素如阶级、家庭、妇女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

古希腊城邦国土狭小,山地贫瘠,物产有限。虽然部分港口城邦通过贸易获取不小收益,但是总体而言物资稀缺。比如雅典就经常受到饥荒的威胁,粮食问题始终是雅典头顶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是古代雅典“帝国”维系爱琴海和黑海霸权的重要驱动力之一。希腊化时代,形成了“统一的经济共同体”,物资充分调节,各地基本都不再遭遇物资短缺的风险。当然,作为经济体的边缘地带,希腊半岛的各大贸易大港在规模上是无法与东方的亚历山大里亚、罗德岛等港口城市相提并论的。雅典的小规模生产制度被大规模商业的成长与剧烈的利润竞争所取代。通常认为,在整个希腊化时代,希腊半岛的经济处于衰落之中,尽管在公元前260年左右有着短暂的复苏,但与早期相比,雅典的辉煌已经过去。不断的战争、东方的竞争、出口的减少、国内购买力的下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波里比阿说,小亚细亚各个城市中产阶级的财富要比希腊本土公民的财富多得多。比如亚历山大·伊休戊斯被认为是公元前200年左右希腊本土最富裕的人,他的财产(部分来自偷窃)大约为200塔兰特。小亚细亚尼萨城的卡莱蒙和他的儿子匹休多洛斯财富达2000塔兰特。

在艺术方面,希腊时代所推崇的朴素和中庸,以前简朴的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的神庙,现在让位给奢华的皇宫、高贵的官邸、象征权力、财富的豪华公共建筑和纪念碑了。帝国君主及其权贵所能够攫取和拥有的财富,绝非非城邦公民统治者所能够想象。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及其历史发展(古希腊到底有什么科学之一)(3)

4.统一融合的时代

希腊化时代的大帝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之前,在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早就产生了政令统一的大帝国;即使在希腊半岛,由于征战的规模越来越大,各种联盟也成为城邦生存必须的选择,比如伯罗奔尼撒同盟、提洛同盟等。在这一系列带有统一倾向的政权和联盟后,一个横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已经呼之欲出。在亚历山大之前,就有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图特摩斯和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居鲁士等人做过尝试,亚历山大并不是肇基者,更不是终结者,直到终结其继业者们的罗马帝国才为这一个小轮回画上一个句号。因此,统一是一种趋势,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不去做,自然会有牛启顿的亚历水大、羊其顿的亚历火大去做。由于在管理手段、融合程度等方面尚存在不足,庞大如亚历山大帝国必然是短命的,必然还要经历类似继业者王国的阶段去完善手段、强化融合。希腊化时代就是这样一个为了更大范围统一和融合做准备的阶段。这就决定了希腊化时代必然是一个凸显融合的时代,融合是其必须要完成的历史使命。谁不去融合谁就是开历史的倒车,必然会被那些把融合工作做得更好的政权所取代。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及其历史发展(古希腊到底有什么科学之一)(4)

因此,所谓的“希腊化”只是一种巧合,统一和融合是必然的,由谁来统一是偶然的。若不是当时波斯和埃及等地的统治者腐朽不堪,以马其顿的体量及古希腊诸城邦内部的矛盾重重,完成这一伟业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在亚历山大之前,是东方压倒西方,波斯的居鲁士是第一个完成建立跨欧亚非三大洲大帝国的君主。试想,假如伊朗掌握了近现代的世界话语权,后居鲁士时代是否会被称为“波斯化”时代呢?在亚历山大之后,同样是东方压倒西方,前面已述在亚历山大帝国范围内,东方的经济占据绝对优势。经济上的发达,使得在政治和军事上,来自东方的继业者们往往占据优势,马其顿国王和希腊半岛上的城邦主们更像是汉献帝,没有来自东方主人的支持,西方主人的地位也坐不稳。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及其历史发展(古希腊到底有什么科学之一)(5)

虽然从马其顿来的初始继业者们非常注重古希腊文化的维持,他们建立城中之城、国中之国,借以维系本土文化的纯洁性,将希腊人作为自己统治的基础;他们基本上都把希腊语作为官方语言,扩大了古希腊文化的影响;他们从希腊半岛带来了运动和“科学”等带有鲜明古希腊特征的文化,面对如来自以色列等地的拒绝文化影响的反抗毫不留情地予以镇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东方的本土文化以其强大的民众基础也在影响着以继业者们为首的殖民者。一个最无法回避的表征就是东方的继业者们几乎全部选择了东方的君主制,而这一趋势从亚历山大时期就不可避免的开始了。而且这种似乎是反向的影响和融合,越是在史料难以记叙的基层就越为明显;随着时移世易,来自故土影响的淡化,来自本土文化的影响就更为强烈。随着基层的变化,随着来自希腊本土资源的减少,东方的继业者们不得不一步步对本土文化做出退让,这是对融合时代不融合就消亡的最好注解。在埃及,不少的神成为埃及人和希腊人共同的信仰,而萨拉皮斯神最具有代表性,他是埃及传统神与希腊的神结合起来构成新神。据说是托勒密一世试图对萨拉皮斯神加以改造,将之缔造成为连接希腊臣民和埃及臣民的纽带。抛开神仙的表象,到了王朝末期,在世界观方面,希腊人已经彻底埃及化了,他们在信中大谈死后灵魂得救、升入极乐世界,完全背离了古希腊的现实传统。在塞琉古王国,大量的非希腊民族进入希腊军队,即使享有盛誉的伙友骑兵,也不再是国王的“伙友”,而是听从国王命令的下属。犍陀罗艺术风格的确受到了古希腊风格的强烈影响,但是不要忘了,那是佛教艺术,而且保留了很多本土特点,希腊风格不过是外在影响。在希腊本土和小亚细亚,来自东方的风俗和影响与日俱增,肉眼可见地出现在各种遗迹和文物之间。即使对融合说持保留意见的历史学家沃尔班克也不得不承认:“希腊人影响蛮族人,蛮族人影响希腊人。正是这种文化之间的冲撞与融合构成了这一时期的重要内容之一。”著名历史学家贝尔描述道:“希腊主义的外在形式,即希腊语、希腊习俗、希腊宗教、希腊的社会生活、希腊的教育、艺术和文学,所有这些都被传输到新的环境中,但希腊文化的灵魂,即思想自由、完整的人性、微妙的平衡、面对残酷现实表现出的无所畏惧,这些希腊人的荣光,却没有被输送到埃及,反而在这样的环境中枯萎了。”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及其历史发展(古希腊到底有什么科学之一)(6)

5.希腊化时代的科技成就怎么算?

虽然在几乎所有的学术著作和教科书中,古希腊科技成就毫不犹豫地囊括了希腊化时期的科技成就。但是这个结论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成立的。

如果按照早期西方世界希腊中心论的主流观点,希腊化时代是野蛮的,根本不属于古希腊时代。那么凭什么记叙科技史的时候就将其囊括进来,记叙政治史的时候就将其剔除出去。既然希腊化时代和古希腊时代是两个时代,一个是高贵的圣女,一个是粗糙的野蛮人,那么野蛮人取得的科技成就自然不能算作圣女取得的科技成就。

如果按照现代的观点,希腊化是一个融合的时代,一个与古希腊不同的时代。既包含古希腊的传统,也包括各地自有的传统,甚至各地自有传统逐步同化了徒有其表的古希腊传统。而且,世界性的帝国,与古希腊的城邦传统相比,采用全新的管理模式,提供广阔而统一的商品市场,带来了世界化的视野和平等化的人民意识,艺术风格也不同。表现在科技上,二者间的价值观和传统也截然不同,希腊化时代的科技更重视实践应用而不是古希腊式的坐而论道。那么凭什么将希腊化时代的科技算作古希腊时代的成绩呢?

在有关希腊化时代的历史观中,只有一种观点可以将希腊化时代的科技成就算作古希腊时代的科技成就。那就是德罗伊森式的、带有强烈殖民色彩的“希腊化”观点:希腊化时代属于古希腊时代,是古希腊时代的延伸。因为希腊化时代的继业者国家,都是希腊-马其顿帝国的殖民地,完全被殖民者所化,其本身的野蛮传统不值一提,完全被“希腊化”掉了。那么,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埃及人会同意吗?他们的先祖曾经是古希腊人崇拜的对象,这片土地曾经是古希腊贤者们游学的地方,是他们的先祖教会了所谓的哲学之父泰勒斯、数学之父毕达哥拉斯等等“父亲”们什么是哲学、什么是数学等等知识,甚至连古希腊文字都是古埃及传过去的二手货。伊拉克人会同意吗?他们的先祖传授了古希腊人度量衡的知识,从时间空间乃至货币单位几乎都是从古巴比伦传来的;泰勒斯是靠古巴比伦的天文学知识才能预测日食;连《神谱》及《荷马史诗》等文学作品都大量抄袭两河流域的文学作品,你甚至很难分辨什么东西能是单纯的古希腊制造。推而广之,现代的土耳其、伊朗、约旦、以及其他马其顿帝国所曾经覆盖的国家及人民能够同意这种观点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至此,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结论。也许还会有人持殖民主义的观点,但是对我而言,我相信对当今地球上的绝大多数人而言,基本不会支持殖民主义的观点。我不承认希腊化时代的科技成就是属于古希腊时代的科技成就。希腊化时代的科技成就,是包括一部分希腊人在内的,泛亚历山大帝国所覆盖地区的希腊化时代的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在本文中,希腊化时代的科技成就不予论述。

主要参考资料:陈恒《希腊化研究》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及其历史发展(古希腊到底有什么科学之一)(7)

相 关 前 作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及其历史发展(古希腊到底有什么科学之一)(8)

什么是科学之三——我的答案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及其历史发展(古希腊到底有什么科学之一)(9)

古罗马为什么遗弃古希腊古典科学?以二者的史学观相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