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创始人本人讲抖音(对话荔枝创始人)(1)

声音有多少种可能?

中年人倾向于知识付费,而年轻人则更倾向于把它当成维系情感的社区,荔枝属于后者。

今年年初时,荔枝完成D轮融资,平台上拥有超过1.5亿的注册用户,月活3000万,月活跃主播超300万,月流水近亿元,并实现盈利。

这个最初打着“小清新”标签的声音情感社区,现在却在渐渐抛弃这个标签,朝着声音经济的整个业态转型。

近日,寻找中国创客(ID:xjbmaker)对话了荔枝创始人赖奕龙。在他看来,“调性”是荔枝未来首先要甩掉的标签。“我们不希望被调性所绑住,你是个小清新平台,就意味着把很多东西排斥在外。”

他并没有把迅速崛起的抖音看做抢占年轻人市场的对手。他反而认为,未来荔枝真正的对手或许是《恋与制作人》这个动漫 声音结合的养成类游戏,这种声音的新的融合跨界模式才将是荔枝未来的竞争市场所在。

从知识付费转型语音直播时,内部比较有争议

寻找中国创客:为什么当时选择了做语音直播,而不是知识付费?

赖奕龙:坦白说,这个决定当时内部也比较有争议。我们平台的用户趋向于年轻化,他们有的本来就有很多学习任务,有的刚刚出社会,可能没有中年人那么焦虑,对学习的需求没有那么迫切,更多的是想放松娱乐。

寻找中国创客:所以其实是围绕核心用户的需求而放弃了知识付费?

赖奕龙:其实也是在围绕主播做。如果做知识付费了,我们那100万主播做什么呢?当时很多主播正好也希望从录播转到直播,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能为主播做什么。

寻找中国创客:从YY时代起,语音直播就出现了,荔枝和他们有什么不同?

赖奕龙:我十几年前在电台工作的时候,每个主播都会收好多好多信,一个房间里面全是信,听众有很强烈的倾诉欲。所以我们当初就设计了一个很大的屏,方便这些主持人能够跟听众互动,同时还加了一个语音介入的功能,两个互动的功能。

寻找中国创客:目前荔枝主要的盈利就来自于直播,商业模式是怎么跑通的?

赖奕龙:原来觉得这个语音直播不是一个收费项目,只是用来赚聊天数,现在直播间里的聊天已经接近一亿条一天。后来就发现聊天多了,互动多了,自然就会产生送礼物这些行为。

寻找中国创客:可以类比为视频直播的打赏?

赖奕龙:对,打赏,这个是没想到的。其实视频的打赏是源于长得好不好看,才艺好不好,音频的打赏则是在于互动的多不多。

寻找中国创客:荔枝上最红的主播,做一档节目收到的打赏大概有多少?

赖奕龙:平常的话也不会很高,就是一两千块钱,但是一些特别的比如生日,就会比平时高,总的来说不会一夜暴富。

抖音创始人本人讲抖音(对话荔枝创始人)(2)

内容平台社交化将成为常态?

寻找中国创客:除了音频直播外,荔枝未来会有什么其他尝试?

赖奕龙:荔枝去年办了一个发布会,把荔枝FM改名叫荔枝APP,其实就是想立足声音做不同形式的尝试。今年会推两个新的产品,一个是短音频 “用心说”,类似《声临其境》可以玩配音,配套的有图片和音乐。还有一个是在线语音互动社交,叫“荔枝派”。

寻找中国创客:“荔枝派”是转为社交平台的尝试吗?

赖奕龙:它像一个派对,大家在一个房间里唱歌,可能一个房间有一百号人,大家就排麦唱歌,可以投票谁唱得好,同时也可以聊天。我们不断地在找声音互动方式的可能。

寻找中国创客:短音频在某种程度上在学习抖音和快手?

赖奕龙:荔枝这个团队从来都不是看别人火什么就做什么,我们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走。如果要模仿他们,其实应该走搞笑路线,但我们做的依旧是情感类的。

寻找中国创客:唱歌其实属于社交模式,内容平台社交化未来会成为常态吗?

赖奕龙:我觉得内容跟社交不是一个泾渭分明的东西,内容里面有社交,社交里面有内容,社交也在生产内容,公屏上的聊天就是产生内容的一种方式。我们思考的就是在声音上延展,看能做什么。

抖音创始人本人讲抖音(对话荔枝创始人)(3)

调性是一种包袱!

寻找中国创客:荔枝与其他内容平台不同的是,它一直是一个有调性的平台。调性会成为一直坚持的东西吗?

赖奕龙:我觉得调性这个东西很主观,它会成为你的一种包袱,所以我们现在其实尽量避免谈调性。

寻找中国创客:为什么放弃调性?

赖奕龙:调性肯定是小众的,不小众的就不叫调性。

寻找中国创客:那是否意味着未来会把现在的调性一步步抹掉?

赖奕龙:我们想变得更广、更社交化,更工具化。我们想抹掉小清新这种形象,内部也越来越提倡实用主义。更注重于怎么样才能用的更便利,而不是怎样来体现自己的逼格。

寻找中国创客: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调性是包袱的?

赖奕龙:当大家都把荔枝当成一个小清新平台的时候就很痛苦啊!你是个小清新平台,就意味着把很多东西排斥在外,只能容纳所谓的情怀、小清新这些内容了。

抖音不是敌人

真正的对手或许是恋与制作人!

寻找中国创客:抖音快手的用户和荔枝的有重叠吗?

赖奕龙:没错。

寻找中国创客:是否觉得抖音崛起后对荔枝有所影响?

赖奕龙:我们其实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我最终觉得抖音的崛起反而对我们来说是有帮助的,声音是一种特别的产品,它是抖音替代不了的。抖音就是娱乐,往往是刷抖音刷累了,听荔枝入眠。如果我们是类似视频这种感官刺激的话肯定会受影响,但我们是一种弥补,因为媒体的介质不一样。

寻找中国创客:那在你看来,未来音频、视频、网络小说甚至游戏的边界是否会越来越模糊?

赖奕龙:可能视频跟文字图片的边界会越来越模糊,音频比较特别。像现在微信里面也有很多音频的公众号,但对我们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它们是图片文字的补充,跟真正全身心投入听音频也不太一样。

寻找中国创客:会不会担心像头条或者其他大公司开始进军这种声音市场?

赖奕龙:声音最大的好处就是比较慢,粘性也比较高,不是想做马上就能快速地做。声音跟视频差远了,视频的一个APP月活可以达到几亿,声音可能就几千万到一亿。但它可以慢慢地涨,倒是不担心冲击。我觉得视频可能会对文字有影响。刷抖音的多了,看微信公众号会直接受影响,我自己都明显感觉到。

寻找中国创客:荔枝与喜马拉雅,和蜻蜓的用户基本已经区隔开了,那在你看来,未来的竞争对手会是谁?

赖奕龙:我觉得可能出现的竞争对手都是新领域的,就是新声音的模式。或许是《恋与制作人》这样的游戏,我们一直想做,但是腾不出手来做。声音本来生发得很慢,但怎么会有一个声音类的游戏全国女性都在用?连我们的用户都在用,这让我们觉得很有挑战。

抖音创始人本人讲抖音(对话荔枝创始人)(4)

恋与制作人推出的声音产品

寻找中国创客:未来是否会考虑切入《恋与制作人》这类声音游戏的市场?

赖奕龙:声音游戏我们肯定要去尝试。《恋与制作人》的确是给我们很大很大的启发,很多时候创新就是跨界的,《恋与制作人》是一个日本的养成类的游戏,一个好的动漫结合了好的声音,几个跨界就出现了一个全新的物种。

寻找中国创客:是否思考过五年后会成为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赖奕龙:希望能围绕着声音生发出很多形态的产品生态,有长录音的,有直播的,有短音频的,希望大家想到声音就会想到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