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江苏南京一高校宿舍里,一名同学从家里带来的辣酱,因发酵过度爆炸,满墙辣椒好似“案发现场”。孙同学称,辣酱是贵州的同学带的,放了2个星期左右,当时还在睡觉,直接被炸醒,感觉很崩溃,这辈子都忘不了。

对此,网友热评

这是身边的“隐藏炸弹”

朝鲜族人自制辣酱(从老家带了一罐辣酱)(1)

喜欢亲手制作美食的小伙伴们要注意啦

一旦处置不当

那些美食可是会变成隐藏在身边的“炸弹”

一不小心就得打扫一整天

有些美食中具有微生物发酵的条件

当外部温度升高时

微生物会发酵产生气体

内部压力增大

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爆炸

场面一言难尽

各位小伙伴们要多留心哦~

还有哪些食物可能爆炸?

冰冻可乐

很多人喜欢喝冰镇可乐,但在开启拉环的瞬间一定要注意,易拉罐可乐内含气体,喷发力度较大,罐体极易爆裂。

可乐液体结冰后本身体积会增大,另外因为可乐中有一定的二氧化碳,当可乐放入冰箱冷冻室后,液体结冰或部分结冰,气体溶解度就会发生变化,液体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溢出,导致罐内气体压力增加。此时,将冰冻的可乐由冷冻室(-18℃)拿到室温下(20℃以上),因为温差达到了30℃以上,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罐内气体受热急剧膨胀,所以此时开罐极有可能引起爆炸。

塑料瓶装的可乐跟易拉罐装的可乐发生爆炸的原理是一样的,发生爆炸的几率与容器材料的抗压能力、冷冻室的温度,以及冷冻室与室温的温差有关。材料的抗压能力越小、温差越大越容易爆炸。而啤酒跟可乐是一样的道理,啤酒中溶解的也是二氧化碳。

含气的饮料尽量不要放冷冻室,不要让其结冰,如果要喝冰的建议放冰块。

过期酸奶

酸奶在2—6℃的情况下,乳酸菌会暂停发酵,保证酸奶的新鲜和营养。一旦酸奶脱离了冷藏条件,乳酸菌就会加速发酵,产生胀气。夏季高温容易导致酸奶内乳酸菌进一步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当瓶内气体过多,压力较大的时候,就可能引起爆炸。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应当注意酸奶的储存。

冷藏储存:酸奶买回家后,要尽快放在冰箱里冷藏,以控制里面的乳酸菌活性,使其活性平稳。如果放在常温下,一般两三天后,酸奶喝起来就会非常酸,之后很快变质,从外观看主要就是胀袋。

开封后尽快饮用:酸奶最好在开封后24小时内喝完,时间太久,空气中的杂菌会进入酸奶,或产生变质。

如果酸奶发生胀袋,或味道变酸,即使在保质期内也要扔掉。如继续饮用,易导致食用者产生腹泻等不良反应。

9月开学季

同学们都陆续回到了学校

希望大家回到校园

在享受美食的同时

也要注意食品的储藏方法

综合:学校共青团、新华网、青春山东、安徽共青团、微博@西部决策、中国消防等

来源: 江苏共青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