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盛世欢筵:权杖的游戏(167)

李隆基文治武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就带来一个问题:钱从哪儿来?

从古到今,国家强大一要军事实力二要文化实力,但说到底,经济是基础。所以但凡想干点事的帝王,没有不重视经济的。

比如红军有著名的三大任务:打仗、筹款、做群众工作。搞钱,是仅次于打仗第二重要的任务。到延安时期,地小兵多,大搞生产运动,关于搞生产毛主席讲了两句话:一句是把生产‘提高到战略的重要地位,否则我们可能不打而自灭’;另一句是‘不想搞生产的人,只发半年粮,如果他可以半年不吃饭,就可以不搞。’

其实这方面,古人早已有很精辟的总结,叫‘足食足兵’,有粮有兵,才能无敌于天下。

一切经济工作,无非‘开源节流’四个字,节流李隆基是不可能节流的,只有从开源上动脑筋。

这方面出现的第一个著名人物,叫宇文融。

宇文融出身贵族,祖父是高宗时的宰相,他的特点是‘明辨有吏干’,从字面意思看,就是个有能力的干部,但史书并没有把他放进《循吏传》,而是和几个名气不佳的人放到一块单独作传,为什么?

因为史书对一些会搞钱的干部,有个专门的称呼,叫‘聚敛之臣’。

中国文化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讲究‘义利之辨’。从孔子开始,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开篇叫‘梁惠王章句’,也讲这个事。说孟子去见魏惠王,魏王问他‘能给我们国家带来啥好处呀?’孟子说了一大通,总之领导不该谈好处,要谈就是仁义,而且给讲好处的行为,作了一个很糟糕的结论:‘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大家都搞钱,国家就要亡了!

再到宋朝朱熹他们,更是上升到空前的高度:‘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搞不清义利关系,简直不配做读书人。

比较起来,西方文化不太搞这种二元对立,不但不搞对立,相反还有比较深厚的‘快乐主义’传统,比如‘酒神文化’:追求沉醉、享乐和放纵。而没有钱,上哪儿去买酒享乐呢?

当然,他们也讲‘义’,正义是人类一个共通的观念。西方文明的根子是古希腊,古希腊人正义观和我们‘天道’类似,大概意思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维持着世间万物达到某种平衡:

万物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这是命运规定了的,因为万物按照时间的秩序,为它们彼此间的不正义而互相补偿。

这是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之一、阿那克西曼德说的话,意思万物都在努力生长,但只要你越界了,就是不正义,将来某个时候,就要补偿。

这两种文化哪个好?不好说,一个更符合人性现实,一个更富于理想,都是人类社会需要的。

儒家出于义利对立的观念,免不了瞧不起、甚至贬低一些以搞钱为专长的干部,‘聚敛之臣’的名号就这么来的。

宇文融被打入这个‘黑名单’,不光因为敛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扰乱干部制度。

用干部是个重要又难办好的事,李隆基这方面同样花了大量心思,做了很多尝试。

比如当时一个突出问题是内外不均、‘士大夫轻外任’,大家都愿意做京官不愿意做地方官。这个问题就很严重,京官需要人才,地方官同样需要人才,而且干部不交流,能力就不全面,也容易板结形成山头。开元二年,李隆基下令:‘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

这个事他持之以恒抓了多年,但积习太重,效果有限。比如前面提到的倪若水,因为这个政策,由尚书左丞外派为汴州刺史兼河南采访使,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改做河南省长兼开封市长。有一次,他接待奉调进京的朋友:

扬州采访使班景倩入为大理少卿,过大梁,若水饯之行,立望其行尘,久之乃返,谓官属曰:‘班生此行,何异登仙!’

古代经济落后,交通通信又不方便,不象现在,城市林立、交通便捷,抱个手机便知天下大事。倪若水只不过从长安洛阳调到近旁的开封,那感觉简直像从仙境发配凡间。

大唐往事是谁写的(大唐往事375)(1)

柏杨《白话资治通鉴》

开元四年,李隆基组织了一次县长大会考,二百多人里二十多个不合格,四十五个成绩很差,‘或有不书纸者’,有的甚至交了白卷。李隆基很生气,撤了两个分管副部长(吏部侍郎)的职。其实这两人名声很不错的,事情不能全怪他们。你想啊,好苗子都想办法留在京城了,没本事、没关系的才出去做县令,水平能高么?

开元八年,宰相源乾曜刚上任,打个报告,说权势人家的子弟多任京官,把位置都占了,搞得好干部进不来,“‘臣三子皆在京,请出其二人。’上从之。因下制称乾曜之公,命文武官效之,于是出者百余人。

开元十三年,‘上自选诸司长官有声望者十一人为刺史。’李隆基亲自从中央部委挑选了十一名领导,到地方交流任职。为了体现重视,安排宰相、王爷和各部长官送行,又是赐御宴又是皇家歌舞团表演,还亲自作诗送别(‘太常具乐,内坊歌妓;上自书十韵诗赐之。’)这么高荣誉,还是有人不乐意,其中一个叫杨承令的发牢骚,说把我搞出去是有原因的(‘吾出守有由’),意思自己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李隆基听到大怒,把他降职发配往偏远地方。

李隆基生气可以理解:一个政策出台十年,没有被底下接受理解,还被说成是打击异己的手段,这能不上火吗。

另外,这个事情背后体现两点:第一唐朝建国这么些年,官场积习严重;第二,李隆基有想法有魄力,决心破除这些积习。

破除积习就要打破现有条条框框,搞一些制度创新,对宇文融的使用,就是个大大的创新。

本篇修订版,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一分钟神思漫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