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的往事

文/徐晓燕(四川都江堰)

千帆过尽 归来仍是茶马驿栈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1)

灌县茶马古道一松茂古道

茶马古道的往事,年幼时我从上辈或上上辈那里口口相传得知的。

那时候年幼,有关茶马,有关背背子(背伕)的龙门阵听得懵懵懂懂,云里雾里……

戴某华,都江堰市向峨石花村的社员,人们尊称她为戴孃,时年曾在茶马古道背背子。

一提到茶马古道,戴孃就有说不过的话:年轻时,她牛高马大,墩笃得很。一身好力气,肩挑背磨的活路敢与男子争高下,就是现在俗称的“女汉子”。为了挣点脚钱(背运工钱),曾去大山里头,今阿坝州汶里茂松一带背背子,一次要背一百多斤。背运的东西有茶叶、盐巴、布匹、铁器等。顺当的话,个把月打来回,家里人直看到人回来,听到说话的声音,才如释重负,牵肠挂肚的心才算放下。那条七百里的古道,走得实在艰难,一边是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一边是滔滔岷江,滚浪波澜,险象环生,每一段,直面生死,每一步,步步惊心……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2)

古道上的女背夫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知青大返城,我来到白沙,即后来的紫坪铺镇,现在的龙池镇。

那时灌县到白沙没有班车,其它一般三五十里路的乡镇,每天定点发两班车。

报到那天是老婶杨孃带我去的。

我们俩孃侄一早从城隍坡上玉垒关,沿松茂古道遗址,爬坡下坎至二王庙,顺着前苏联在大跃进期间,因中苏关系破裂而半途而废毫不适宜地矗在那里的一堆水泥建筑(今利废利旧为道解都江堰演艺场),走过灌县煤矿,再往前,一遍黑压压的桤木林枝繁叶茂,长势良好,那是都江煤矿的试验林。

靠河边有一爿沙地,过往的行人偶尔会遇见喻姓胖妈在那里打理自留地。世间本无路,那里走的人多了,年复一年,岁岁年年,也就成了路。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3)

古道边的农家自留地

后来那片树林消失了,开发为跑马场,尔后改叫为荣光俱乐部,再后又叫百川俱乐部,继后是白沙小学,白沙中学,熊场,三汇淀粉厂,落建于旁的还有早前的岷江水运局贮木场。

地震后第二年,从二王庙以上靠河边的住户、厂矿等单位列为拆迁地。两年后,在三汇淀粉厂原地上,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用来安置拆迁住户,改名“三汇苑”。

村民们先后陆续搬进新居,开始了新环境新生活。由于地理位置和其他原因,三汇苑底楼所有商铺却静静闲置在那里,没有启动的商贸契机。

时任该届镇党委政府为了盘活三汇苑商住区,群策群力。他们查阅了大量史实资料,查实从二王庙一直到白沙五里以上至查关,楠木园一线,就是历史上久负盛名的茶马古道。

镇政府报经上级相关部门批准,将三汇苑更名为茶马驿栈,弘扬了民族文化的同时,还原了历史本真。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4)

茶马古道起点一西街

为了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生态名城,相继开通过18路19路城市公交车,现18路公交车终点站即为一茶马驿栈。

历史的变迁,时代的交替,曾经的水陆码头,渔舟唱晚,早已一去不返。日看千里恺恺雪山,夜听岷江涛声连连。千帆过尽,归来仍是茶马驿栈。

坝水 神渡

从茶马驿栈靠右上行五里,就是查关旧址,即现在的紫坪铺水库大坝。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5)

紫坪铺水库

紫坪铺水库从2002年开始建,2006年全部竣工投入使用。坝高156米,正常蓄水位877米,相当于70个西湖。它是西部开发十大工程之一,也是一个以灌溉、供水、发电、防洪、旅游为主的大型综合型现代化水利枢纽工程,但我的藏族阿妈(婆母)却说它是神渡。

事由回放到那场震撼人寰的“5.12”特大地震。这场人类的大劫难,摧毁家园,阻断交通通讯设施,人员伤亡极为惨重,八十多岁的阿妈当时住在汶川县城,侥幸余生,毫发未损。

地震时,灾难截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阿妈和所有藏族同胞一样,翘首以盼救星来临,她坚信那支从雪山草地一路来的菩萨兵,一定会来搭救他们。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6)

菩萨兵果真来了,那就是共产党领导的“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边”人民解放军。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临危受命,兵临都江堰,齐聚重灾区。

而于都江堰市的紫坪铺水库,则是通往震中映秀汶川方向最近的唯一可行的一条水路。解放军先遣队分乘冲锋舟,冒着滂沱大雨和滚石不断的余震,无惧艰险,逆水行舟,挺进映秀,挺进汶川,挺进灾区。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7)

映秀得救了,汶川得救了,灾区的藏族同胞及各民族同胞得救了。灾区的群众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撤离出来,赈灾队伍和赈灾物资又络绎不绝地开赴灾区。

不久,国道213线初步恢复通行,阿妈从汶川出来住在我家。尽管她年事已高,且腿脚不便,阿妈还是刻意去了紫坪铺水库大坝。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8)

老人向水库方向施以藏族的最高礼数,顶礼膜拜这个拯救了各族同胞和无数生灵的神渡……

神渡神渡,阿妈心中的神渡……

查关 龙溪谷 湘琴故里

“三脑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上松藩。”这首脍炙人口,流传民间的《松游小唱》,系都江堰市(原灌县)虹口乡人氏董湘琴(1843一1900年),人称“川西第一大才子”所作。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9)

茶马古道驿站一白沙

清末,董湘琴应松藩总兵夏毓秀为幕僚之约,从灌县出发到松藩,记录了沿途一带的见闻景致。

《松游小唱》是迄今为止唯一系统描述茶马古道的珍贵史实,阐释传承丰富了民族历史文化,诗中多处描写了都江堰、玉垒关、灵岩山、伏龙观、青城山、白沙、查关、松茂古道等地的景致。

“白沙小叶泛舟,稽查卡点查关。”小唱中的查关,又名茶关。原属都江堰市龙溪乡辖下的一个村级机构,如今合并到都江堰市龙池镇紫坪社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或者更远,查关所在地的工矿有一个著名的灌县水泥厂,沿河一带分布着多个队办集体副业一石灰厂。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10)

古道边的白沙河

后因紫坪铺水库建设需要,查关村迁址灯盏坪,从此声名久远的查关旧址淹没在紫坪铺水库深水区,不见原貌不见底,只有远眺和回忆……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11)

如今,一进入查关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抗震救灾群雕。这组群雕取材于“5.12”救援现场的真实照片,查关村人民第一时间,第一点位亲眼目睹人民解放军军民合力抗震救灾,可歌可泣的的壮美画面。我猜想,这就是这组群雕为何塑立在查关村的理由之一。

站在查关村前俯瞰紫坪铺水库,烟波浩渺,绿如宝石。渔翁垂钓,安之若素,甘之如饴。

从查关上行不远,穿过隧道便进入龙池国家森林公园,再往上往里行驶,到了山顶。

一汪碧如翡翠洁似玉的高山湖泊一龙池,静卧在群山环抱中。饮一抔龙池甘霖,还有龙王龙女龙池的故事,定叫你流连忘返,心旷神怡。

有龙的地方就有水,龙溪谷距白沙三里地,这里瀑布层叠,阳光、沙滩、索桥,纳凉嬉水,好不快哉。

颇具规模的老年中心,深受老年朋友们的青睐。去虹口玩一玩心跳,挑战自我,激流一漂,身心爽悦。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12)

都江堰虹口玻璃栈道

玻璃栈道,古蜀鱼凫王故里,川西第一大才子董湘琴故里,不仅宜家、旅游、康养,连国宝大熊猫也三番五次造访村民院落,与人类近距离接触凑热闹,分享盛世和谐。

网络有句调侃语:旅游就是你去别人呆腻的地方,别人来你呆腻的地方。我说,这个地方我呆不腻,更爱它,会让你来了还想来,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都江堰茶马古道旅游攻略(一路风景一路故事都江堰茶马古道上的那些过往)(13)

都江堰龙池

这里,春来百花吐艳;夏有溪谷纳凉;秋看风中芦花;冬赏龙池瑞雪。

都江堰欢迎您,龙池欢迎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