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时三个多月,每天四、五个小时对着电脑,共17篇文章的《古文观止》卷四战国策文,今天终于修订完了。这时候的我,大约可以用形容枯槁、眼袋发黑、头发蓬乱来形容了。连续好几个月的修订工作,让我眼神恍惚,身形佝偻。

我习惯把战国策文称为秦文,虽然可能不妥,但战国时期,实际上是秦帝国的孕育成型时期。平王东迁之后,周王朝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了,不然,秦朝二世而亡,仅存续了15年,何来秦文一说?名副其实的秦文佳作,也就李斯这厮写的《谏逐客书》了。

《古文观止》卷四全部17篇文章中,篇幅比较长,言辞意蕴比较深远的文章,主要有“苏秦以连横说秦”、“范雎说秦王”、“冯煖客孟尝君”、“触龙说赵太后”、“鲁仲连义不帝秦”、“乐毅报燕王书”和“谏逐客书”这7篇。其中,尤以“乐毅报燕王书”为最难。这7篇文章,无一例外都是说服别人的文章。尤其是,当你想说服的对象是你的老大时,你就不得不用极其委婉、极有条理、极具逻辑性的语言来写。

苏秦、范雎、李斯说的都是秦王,那是虎狼之秦的秦王。触龙说的是实际掌权者赵太后,女人的心思难捉摸啊。冯煖说的是老板孟尝君,这好似去孟府求职。乐毅说的是燕王,功高震主之后,功臣如何自辩自处。只有鲁仲连是同辛垣衍辩论。

篇幅不长,句式相对比较简单的文章,主要有“庄辛论幸臣”、“鲁共公择言”、“唐雎说信陵君”、“卜居”这4篇。其中,尤以“庄辛论幸臣”和“卜居”为最易,因为,这两篇文章用了很多句式一样的排比句,反复铺排以表达作者的思想,读者只要弄懂了一句,就等于其他句都懂了。

所有这些文章的解读,最难的还是那些虚词。虚词中最难的字,当数“之”、“者”、“也”、“而”和“以”了。每次当我以为我大致都掌握了的时候,肯定会出现让我想几天,甚至一个星期都想不明白的句子来。而这些句子之所以想不明白,仅仅是因为其中的一个虚词。有时候,我也想放弃这种方法,就像一个网友说的那样,我都把它们当语气词,不理它们。可是,虚词除了作语气词之外,作副词、介词和连词时,也是非常讨厌的。如果都忽略所有的虚词,我们是否还能正常阅读文言文呢?也许能。但,倘若说文言文的实词是人体的骨骼和肌肉,那文言文的虚词就是人体的血管和神经组织。人,没有血管和神经,还能是完整的人吗?

可是,要关注这些虚词,又极其耗时间。一方面,市面上就没有绝对权威的虚词词典,每一本词典都有其独到之处,但每一本都不足够全面,解释也不能让孩子们很容易就掌握。另一方面,坊间诸《古文观止》版本,大多数情况下都不注虚词,即使注,也注那些显而易见的,遇到不容易分辨的,就意译避过了事。

有关虚词词典,我试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聊供一乐。

“也”作陈述语气词时,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虚词词典》P690注释如下:

1、 用在陈述句句末,助判断语气,译时加“是”;

2、 用于陈述句句末,加强陈述语气,可译为“啊”,或不译出。

3、 用于陈述句句末,用以加强原因、结果、动机、目的或情况的解释说明,可灵活译出。

看官,上述“也”字的都是在陈述句句末。那这个条件满足之后,势必就需要分辨“助判断语气”、“加强陈述语气”和“加强...的解释说明”。请问,这样的描述,大家能分辨吗?很多的文章中,都不一定在句末加了感叹号(最初,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当我们碰到一个句号前的“也”字时,是不是想死的心都有了?这根本不好判断好吧。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被字典里的解释给弄糊涂了。话说,助判断语气,加强陈述语气,解释说明语气,我看起来都差不多啊,我想死的心都有了。其他字典大都类似这种风格。

直到后来,我买了一本韩峥嵘的《古汉语虚词手册》。有一天,我不抱希望地再去查了一下这个“也”字,顿时让我坐直了身子。韩先生是怎么说的呢?在P445,他说,用于陈述句句末的“也”字,有三种情形:

1、 名词后,表示判断,译为“是”;

2、 动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肯定,译为“是…的”或“呢”;

3、 因果复句后,表示解释,译为“是因为(由于)”或“是”。

我用这三种情形,修改了我已经解读过的《古文观止》卷一、卷二和卷四,总共51篇文章中的所有陈述句后面的“也”字,没有超出这三个范围的,而且,极其好分辨。“也”字前面是名词,还是动词或形容词,这个很好判断吧?

再比如,“虽”作连词时,什么情况下译为“虽然”,什么情况下译为“即使”呢?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虚词词典》P556注释如下:

1、 表示转折或反问,常常是前一分句表示肯定或承认,以引起后一分句的转折或反问,可译为“虽然”、“尽管”;

2、 表示假设,“虽”所在的分句,是说话人故意夸张的假设,以引起下文的论说,可译为“纵使”、“即使”等。

拿上述解释,比对活生生的文章,好对号入座吗?我不知道其他人怎样,我反正经常被弄得糊里糊涂的。

后来买了杨伯峻先生的《古汉语虚词》一书,偶尔查一下,见P161-163,注释如下:

1、“虽”字句说的是事实,译为“虽然”;

2、“虽”字句说的不是事实,译为“即使”。

如此,我又不得不用这个原则,去修订我解读过的51篇文章中所有的“虽”字,虽然累(累是事实,所以我用“虽然”,哈哈),但感觉很痛快,简单粗暴有效率!

现在,我基本上完成了《古文观止》卷一、卷二和卷四,卷一18篇,卷二16篇,卷四17篇,加起来就有51篇了。王力先生在他的《古代汉语常识》一书P40中说:

“那么,究竟怎么办呢?我看要多读些好文章。可以读读《古文观止》,这书市面上有卖的,其中一共有两百多篇文章,不要求都读,可以少读些,读三五十篇就可以。要读,就要读些思想性较好的或自己爱读的文章,最好能够背诵,至少要读熟。此外还可念些诗,读读《唐诗三百首》。三百首太多,不妨打个折扣,也挑选些思想性好、爱读的诗读读,读一二百篇也就可以了。要读得熟,熟能生巧。所以学古汉语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念三五十篇古文、一二百首唐诗。宁可少些,但要学得精些。”

唐诗是暂时无暇顾及了。古文目前已经有了51篇了,基本保证字字过关,应该算是精读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让孩子彻底掌握这51篇议论文。相对于校内的那不多的几十篇,这些应该足够孩子应付中高考了。但我想,这51篇文章,大约能保证中高考文言文不失分。但如果要对作文也产生影响,大约还需要50来篇。如果上了100篇,应该就能保证“范弗里特弹药量”了,无差别覆盖课内的感觉,真是太好了。

接下来,我是该解读卷三《国语》呢,还是解读卷五《史记》呢?要好好想想。

古文观止含楚辞几篇(写在古文观止卷四战国策文修订完毕后的感慨)(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