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人与人之间工作效率和成果的,除了时间管理的方法,最主要的差别其实是人与人的精力的不同。一个精力旺盛的人能做更多的事,也更容易成事。

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但精力不是。除非你决定好好改造它。

那么精力可以提升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得弄清楚精力是什么。

精力管理12条法则(很多人在精力管理的路上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1)

一、精力包含的三个基本维度

精力字面意思就是:精神和体力。

抽象一点可以理解为人体的能量,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其实就一个字:气。你看形容一个人中气十足,那就是精力旺盛的样子。而元气不足、气虚乏力形容的就是一个人无精打采、精力不足的状态。

这种能量细分下来包含体力、心力、脑力三个部分。

1、体力,就是身体的基础能量和力量。

体力是由先天体质 健康能量的输入-疾病消耗的能力构成。

不可否认,精力一定有先天的一部分决定因素。因为人都是独立存在的完全不同的个体,有的人生下来的时候基础好一点,有的人生下来的时候可能就有一些小病小痛。只是这部分因素不占绝对力量。我们的精力很难也没必要进行横向测量和比较,关键在于是否能在自己的现有水平上,进行改造和提升。所以先天的这部分基础其实所占比例就微乎其微,几乎不到1%。

可以通过健康的身体、运动、睡眠、合理的饮食来提升,这一点没有异议吧?反之疾病和疼痛、缺乏运动、睡眠不足、饮食不合理都会导致体力不足。

健康能量输入包括:健康的饮食摄入,科学和睡眠修复,积极的运动塑造,还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和习惯。这部分输入是塑造我们后天的身体基础的重要能量。

而任何疾病和疼痛都是对能量的消耗。避免生病,也是保护精力的重要方面。

一个健康水平高的人,体力基础自然更扎实,适应环境的能力也更强,这就是能量。

精力管理12条法则(很多人在精力管理的路上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2)

2、心力,指人的状态和情绪。

积极的状态和情绪能让人更容易集中精力专注高效地做事。而负面的情绪状态则会大量消耗一个人的能量。

试想自己是不是在情绪不好的状态下工作效率很低,甚至没办法正常推进工作?比如早上迟到了会影响白天的工作,失恋状态下很难像平时那样正常工作?

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更容易专注投入工作本身,而一个情绪不稳定的人,很容易被情绪带乱节奏。

精力管理12条法则(很多人在精力管理的路上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3)

3、脑力,就是大脑的状态和能量。

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在睡得特别好的清晨自然醒来,工作效率也会特别高,很容易专注和投入一件事情,进入所谓的心流状态。而当我们累了饿了大脑缺氧的状态下,就很难再集中注意力。或者有时候就是注意力很难集中,没办法非常投入地做事情。这就是脑力不足。

脑力一方面受到物质营养的消耗和输入的影响,另一方面和我们使用大脑的方法有关。

精力管理12条法则(很多人在精力管理的路上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4)

这三种能量是互相影响的。体力是一切精力的基础,会直接影响心力和脑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而情绪管理和大脑使用方法又能帮我们更高效使用精力,确保精力花在刀刃上。

只要体力、心力和脑力都能通过训练提升,那就精力就是可以提升的。

答案已经显而易见。

二、从三个维度提升精力水平

1、体力,要在一个健康的身体前提下。

最基本的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确保自己不被疾病困扰。

吃健康一点,给身体补充需要的能量而不是增加身体的负担。

认真对待睡觉这件事。休息是体力、心力、脑力恢复的重要方式。

锻炼,锻炼,锻炼。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重塑自己的力量、耐力、协调力和反应力。锻炼是重塑体力的重要手段。

就算一个天生健康基础不太理想的人,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配合合理的饮食和睡眠就能获得越来越好的体力,毋庸置疑。

精力管理12条法则(很多人在精力管理的路上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5)

2、心力管理,最重要的就是情绪管理和思维模式管理。

你可能会说,我天生就是个暴脾气啊!我就是很容易生气啊!我就是控制不住我自己啊!

性格可能是天生的,但情绪真的可以通过管理变得更好。一些帮助情绪控制的小方法先用起来:

深呼吸,多运动,冥想。

管理情绪最关键其实是改变思维方式。用积极的思考方式代替消极的思维方式,变固定思维模式为成长型思维模式。

同样的问题,换一个角度去想,就会获得完全不同感受和情绪。

比如面对两岁的孩子到处翻东西弄的满屋子凌乱不堪。

消极思维和固定思维模式的人就会认为孩子太调皮了、屋子太乱了又要重新打扫,很生气。

而拥有成长型思维和积极思维模式的人就会发现原来孩子已经进入了另一个成长阶段,他开始有了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这是成长和进步啊,我应该再设置点什么障碍让他挑战一下呢?

决定你情绪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思维方式。而思维是可以通过学习改变的。

精力管理12条法则(很多人在精力管理的路上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6)

3、脑力,其实就是意志力是否足够,做事能否专注。

决定脑力的除了一些营养补给比如葡萄糖、供氧,也和工作强度有关,更重要的是意志力使用的方法。

比如一件明明可以靠习惯去完成的工作你偏要靠意志力,这就是脑力的浪费。所以让一些好方法养成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专注力本身也是可以通过训练不断提升的。比较好的方法有冥想,关于冥想,真的建议精力不好的人要尝试一下,最好能养成习惯。慢慢你会体验到完全不同的脑力状态。

有一些专注力训练游戏如舒尔特方格,都是可以强化我们大脑的专注程度的。记得,大脑的结构是会根据我们的使用方法而发生改变的。只要我们的方法很好,就会让大脑变的越来越省力。

精力管理12条法则(很多人在精力管理的路上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7)

以上三个方面,如果能把每一项都坚持下来,短则一周就能感受到精力的变化,而且坚持的越久越明显。

很多过了三四十的人都是靠着这样一套严密的精力管理的方法,让自己随着年纪的增加反而能保持更加充沛的精力。

你以为精力管理就这些?

三、一个好目标,才是精力管理最重要的前提

精力管理的最终衡量标准是结果和价值。你能通过你的精力创造多大的价值成果?

如果你觉得自己精力旺盛得像头牛,却不知道该把劲往哪里使,这个时候也会感觉精力不佳,而这种精力不佳的问题通过以上方式并不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对于更多的人来说,感觉懒散、提不起劲、无所事事的根源是因为没有目标,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所以,精力管理真正的前提是你有一个值得为之奋斗付出精力去实现的人生目标。没有这个前提,所有的精力管理和时间管理的招式都是王语嫣的武功——知道很多,但就是不会。

精力管理12条法则(很多人在精力管理的路上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8)

人在有目标的时候,会感觉浑身充满干劲。但是,有的目标一旦完成,就会发现人生突然失去了意义,没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精神状态也是懒懒散散的。

比如一个以照顾孩子为己任的妈妈,在孩子考上大学离开家之后,突然就变得空落落的。目标完成了,之后呢?

一个好的目标,可以不断地刺激我们的多巴胺分泌,而多巴胺是让我们充满干劲的神经递质基础。

什么样的目标是好的目标呢?

这个目标必须是你乐意为之奋斗的,长远的持久的目标。而且为之奋斗的过程让你感觉到人生有意义。

为什么以赚钱为目标的人,永远都嫌赚的钱不够?

一方面,一个目标实现后,我们的多巴胺很快就习惯了现状,而习以为常是多巴胺的大敌。所以,我们只能不安于现状,不断提升目标,不断去赚更多的钱,那么钱多到自己根本用不完的时候,怎么办呢?或者自己就是赚不到很多钱,一直难以完成这个目标该怎么办?

你看很多富人为什么奋斗到最后都去做慈善了?

为什么有的人生活在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却依然能幸福快乐,充满干劲,直到生命最后时光都不会觉得人生乏味,而乐此不疲?

因为物质的追求是有极限的,而精神的满足却无止境。

所以,我们设置的人生大目标一定要从精神的层面去做长远的考虑,然后再把物质的需要放进去。

这样,就算物质的追求到达极限,或者另一个极端——物质的目标很难实现的时候,我们都能保有继续奋斗的热情和动力。

这样的目标才是一个值得追求一生的人生目标。

精力管理12条法则(很多人在精力管理的路上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9)

所以寻找人生真正的意义感和价值感,比短时间的物欲更能带给人满足和快乐。而意义和价值的核心,往往都是利他的。我能为别人做什么?为社会做什么?为人类的发展做什么?为历史留点什么?这样的问题看似很宏大,其实就藏在我们的生活的细节里。

同样的一件小事情,你的出发点和心态不同,就决定了它的意义不一样。所以定目标的出发点很重要,这个目标设定的出发点,我叫它目标心态

最理想的目标心态,就是把心理学上的积极心理的思维作为目标设定的基础。我们要多关注那些真正能带给人积极体验的事情和人生目标。

一旦有了这样一个值得为之奋斗的目标,我们就会调动一切精力管理的资源,充分去实现它。

精力管理12条法则(很多人在精力管理的路上都忽略了最重要的一步)(10)

所以,在谈精力管理之前,一定要认真问问自己:你找到自己毕生最想做的事情了吗?你的心里时是否非常清晰,自己想要什么?它能持续带给你价值感和满足感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就用上文谈到的精力管理的三个维度去实践吧。只要目标一直清晰地在那里召唤你,你现在就可以行动起来!


我是岚言知己,陪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