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主题书店
第785个故事
自序
作者:王新国
※本文图片来源于作者提供
谨以此文,感恩我的父母亲人
谨以此文,感恩在上山下乡的艰苦岁月里,关心、支持、帮助我的所有亲朋好友,同学们
谨以此文,纪念远逝而去的,我们的青春岁月
半个世纪过去了,随着岁月的流逝,随着我们的逐渐老去,我们的那一段上山下乡艰苦生活历程,与我们渐行渐远…
为缅怀我们的青春时代,为我们曾经的那段令人铭心刻骨的人生经历,为我们所经历的蹉跎岁月,我写下《我的知青生涯》一文。
在人生长河里,几年的上山下乡时间转瞬即逝,回想当年,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离别亲人朋友,踏上那似乎不可回归的路程,在那陌生的边远山乡渡过的那些艰难困苦日子,终生难忘。
毋庸置疑,五十多年前在中国大地掀起那一场始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给整个民族和社会各阶层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短短几年,随着运动的“深入”,导致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国民经济一度濒于崩溃边缘,前后六届的初、高中毕业生,何去何从,巳成为一个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而随后开展的那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让我们这一代人无奈地领受了这场"革命"的最终恶果,17764800名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绝无仅有!
我们这一代人,此生历经坎坷,备尝艰辛,作为这一场史无前例革命运动的参与者、青年时代的我们,在被莫名其妙地冠以一个名号"知青"后,被放逐到那实在"广阔”的天地!
人生最美丽的豆蔻年华,正值青葱的我们,正当其时。伟人挥手,亦是受时代感召,我们义无反顾,告别亲人、登上远离家乡的征程,融于广阔天地、大漠边疆,并在那里渡过了几年甚至长达近十年艰难困苦、前程无望的蹉跎岁月。
当然,这一经历,也在我们一生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当年,作家叶辛将他的知青文学作品定名为《蹉跎岁月》,其实,对1700余万名知青来说,蹉跎的是岁月,更是宝贵的青春!后来拍摄的同名电影中的主题曲《一支难忘的歌》中唱出的: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
岁月的河呀汇成歌,
一支汗水和眼泪凝成的歌,
忧郁和颓丧是那么多。
……
一支歌,一支深情的歌,
一支拨动人们心弦的歌
……
一支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
那令人无限感伤的咏叹,正是当年涌动在我们心中的痛苦与无奈。
文革后期,后来的“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说出的一段话:“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说到底是一个就业问题…”,道出了这一问题的真谛,但不管怎样说,这一场莫名其妙的运动,让我们这一代人丧失了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并为此付出宝贵的青春,能不让人痛心疾首!
我们这一代人,人生境遇千差万别,如今或事业有成,或平凡一生,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都老了,人到老年,却最是不甘寂寞,趁着这无限美的夕阳,或写诗作画、唱歌跳舞,或结伴出游、同学聚会,将这无限美的夕阳,演绎得如此灿烂辉煌。
我亦趁此,将时常在脑海中跳动的,过去岁月中的星星点点记忆,码字定格,作为对过去岁月的纪念,对青春时代的缅怀。
往事如烟,飘渺依稀;岁月如歌,如泣如诉,如今我们已渐渐老去,回首往事,不胜唏嘘,我们的那一段青春岁月是如何度过、留下的又是怎样的记忆呢…
时下,人们常引用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情诗"不负如来不负卿",在这里我翻其意而引用之,在当年,我又是如何不辜负时代,不辜负我的青春呢?
可以这样说,我亦"不负如来不负卿",虽没做到"大有作为",但也没有枉对那段人生!
编者补:王新国,电气工程师,出生于原重庆市江北城,这是作者王新国继《江北钩沉》系列忆旧之作后,一篇知青生活的回忆文章。本系列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艰难困苦的历程。作者文中流露出的、对那个"荒唐"岁月,包括作者自身成长经历的反思以及对其人生经历中邂逅的无数好人的感恩之情,值得称道,后续将陆续发布以飨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