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睡觉,对肺部不好;右侧睡觉,对肝脏不好;左侧睡觉,对心脏不好;趴着睡觉,对肠道不好……最近很多人被这个关于睡姿的视频刷屏,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仰卧式睡姿好不好?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仰卧式睡姿好不好(到底哪种睡姿好)

仰卧式睡姿好不好

仰卧睡觉,对肺部不好;右侧睡觉,对肝脏不好;左侧睡觉,对心脏不好;趴着睡觉,对肠道不好……最近很多人被这个关于睡姿的视频刷屏。

不同睡姿对不同器官的伤害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到底哪种睡姿最好?天津大学泰达医院神经内科和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赵伟认为,最佳睡姿因人而异,取决于个人舒适度以及所患的疾病。赵伟介绍了不同睡姿对健康的影响,并支招正确的睡觉姿势。

据北京青年报 漫画/小牛

分析

左侧卧睡伤心?

可能增加心脏压力

赵伟认为,左侧卧睡还是右侧卧睡对心脏好,目前还存在争议。左侧卧睡可能会增加心脏的压力,改变心脏的心电活动。心力衰竭患者在睡眠时为了避免憋气会本能地避免左侧卧位。但没有证据表明,左侧卧睡会增加健康人患心脏病的风险。

右侧卧睡伤肝?

没那回事

有人认为右侧卧睡会压迫腔静脉。腔静脉是连接心脏的大静脉通路,人体所有的静脉血都要经过腔静脉回流到心脏。但是没有证据表明,右侧卧睡会伤肝。

仰卧睡伤肺?

加重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

仰卧睡可以让头、脖子、脊椎保持舒适的姿势,缓解腰背疼痛。此外,仰卧睡可以避免面部与床上用品相互接触和摩擦,有利于皮肤放松和清洁。

赵伟认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仰睡,研究表明,仰睡会加重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会显著增加高血压、心力衰竭和房颤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蜷缩式睡姿

导致脊柱压力过大

蜷成一团会限制胸腔运动,导致呼吸不畅,也会导致脊柱压力过大,出现肌肉疼痛等。

趴着睡

会导致颈部或背部疼痛

趴着睡因胸腔受到压迫感到呼吸不畅,也会导致颈部或背部疼痛。女性趴着睡会导致乳房血液循环不良。趴着睡优点是可以减轻打鼾。

提醒

患不同疾病的人

要选择适合的睡姿

赵伟同时提醒,患有不同的疾病,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睡姿。

胃食管反流 右侧卧位睡觉时会导致胃排空延迟、胃内压力升高、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容易出现反流。所以,患有胃食管反流的人选用左侧卧位可以使“阀门”关闭,防止胃酸等物质反流到食道。另外,也可以把床头抬高10-15度。重力作用也可以防止食物回流到食道。

消化不良 右侧卧睡有助于消化。胃和胰腺位于身体的左侧,右侧卧位可以让胃液和胰酶分泌增加,帮助消化。

睡眠呼吸暂停 仰卧睡可能会导致舌根后坠加重气道阻塞。侧卧睡和趴着睡有助于气道通畅,缓解睡眠呼吸暂停。但是,趴着睡有可能导致颈部、肩背部肌肉疼痛。手臂神经受压会出现麻木、无力等。

脊柱疾病 仰卧或侧卧可以缓解脊柱疾病导致的颈部、腰背部肌肉疼痛。选择合适的床垫和枕头,可以减轻脊柱的压力,降低疼痛的发生几率。

此外,颈椎病的患者经常有两个误区,一是不枕枕头,二是喜欢用毛巾卷着酒瓶当枕头。应该选择合适的枕头,不应让头部过伸。腰背痛的患者可以在腰背部和膝关节下放一个薄枕头或者毛毯,来减轻脊柱的压力。

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患者左侧卧睡时,胸腔内的肺部和纵膈由于重力作用会移位压迫心脏,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加重心脏负担。还会激活肾脏的相关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夜尿增加。必要时可以采用半卧位来缓解心衰症状。

夜间心动过缓 采用左侧卧位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反应,提高心率。

赵伟同时提醒,除有上述疾病的人群或孕妇、儿童等要注意睡姿外,健康人群不管采用哪种睡姿目的是睡得好、睡得香,强迫自己采用某一体位反而可能导致失眠。

【提醒】

三种常见睡觉习惯

其实也对健康不利

■高枕无忧伤颈椎 有的人睡觉时喜欢枕两个枕头,躺在床上看电视。枕头过高不仅对颈椎不好,还会影响呼吸道,导致打呼噜风险增加。

■蒙头睡不利心肺 蒙着头睡会导致缺氧,对于有心肺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更为不利。

■枕臂睡压迫神经 无论是枕着自己的还是伴侣的手臂,都可能引起神经受压,导致麻木等症状。

【支招】

仰卧睡和侧卧睡

巧用枕头护脊柱

对一般人来说,侧卧睡或仰卧睡都可以。这两种睡姿容易保持脊椎的平衡,放松肌肉,减轻脊椎的压力。

赵伟建议,仰卧睡时,手臂放在身体两侧,最好在膝盖下放一个薄枕头,让双腿与下背部脊柱成一条直线,这样就能让背部获得更多的支撑。侧卧睡时,最好将腿稍微弯曲,在两膝之间放一个枕头。这样可以避免骨盆扭转对脊柱产生的压力。

【资料】

仰卧睡和俯卧睡

或增老年痴呆风险

不过也有研究发现,仰卧或俯卧睡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大脑存在一种可以清除垃圾和废物的类淋巴系统。类淋巴系统在侧卧睡时比仰卧或俯卧睡更能有效清除大脑中的废物β-淀粉样蛋白。β-淀粉样蛋白是大脑中的著名的垃圾之一,它在大脑神经元聚集可导致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

来源: 厦门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