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槌落,鼓点起,锣镲齐鸣,狮子跃上高桩,时而低头回顾,时而摇头摆尾……在吴川江心岛训练基地,湛江吴川龙狮代表队队员将狮子出洞的神态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正是代表湛江参加省运会群众体育组龙狮比赛的队伍。

据介绍,省运会龙狮项目共分为三大项,分别是南狮高桩、传统南狮竞赛、舞龙竞赛。湛江吴川龙狮代表队将组成男子青年组(高桩规定套路、高桩自选套路、传统南狮)、女子青年组(传统南狮)、男子青少年组参赛。

吴川博茂醒狮表演(湛江吴川龙狮代表队)(1)

湛江吴川龙狮代表队参加比赛。曾亮超 摄。

8月8日,龙狮比赛拉开帷幕,湛江吴川龙狮代表队着上新装,与省内各地市队伍同场竞技,在赛场上挥洒汗水,舞动青春。

群众底蕴好 缘起少年时

一头威风凛凛的雄狮延续着历史的血脉,而年例的存在为南狮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壤,孕育出深厚的群众基础。诸多少年受到村里舞狮队风采的熏陶,拜师学艺,从此与舞狮结下不解之缘。

吴川博茂醒狮表演(湛江吴川龙狮代表队)(2)

在训练基地备战省运会时,一群少年大清早就开始热身,投入传统南狮的训练中。这群少年是来自吴川市第二中学的学生,他们趁着暑假紧锣密鼓地加紧训练。除了周二下午、周日早上,其余时间这群学生都会背着书包按时来到场地,沉浸在舞狮的乐趣中,美丽的摩天轮和偶尔袭来的微风仿佛在为之喝彩。

众多市民茶余饭后会来看队员们训练。帅健体育文化有限公司总教练何俊杰说道:“训练重点主要在于难度技术动作的改变,与表演不同,南狮比赛更讲究惊悚百态、惊动静疑,通过狮子的神态和细微动作,表达情绪和内容。”

23岁的陈华轩是湛江吴川龙狮队的老队员,他是吴川黄坡镇人,因经验老到,在比赛中担任鼓手。虽然陈华轩2016年才正式开始训练,但他从小就与村里的舞狮队接触。

谈起第一次上高桩的感受,陈华轩说道:“刚开始我有点害怕,最后还是被教练的一瓶可乐给‘收买’了。”渐渐地,陈华轩爱上这种“飞跃”的感觉。在他心里,成为南狮文化的传播者是支撑他走出庸常生活的信念。

吴川博茂醒狮表演(湛江吴川龙狮代表队)(3)

舞狮不仅要肢体灵活,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舞狮者,需调动全身的感官来完成一场盛事。对于这些队员来说,从小耳濡目染为他们带来更敏锐的乐感,使他们具有比常人更高的音乐灵性。

今年刚高考完的李志裕,是男子青年组里的镲手。他表示,为了学好镲,村里的师傅都会先从拍手掌教起,通过调节拍手的节奏来提升自己的乐感。

台上几分钟 台下多年功

业精于勤荒于嬉。舞狮是门技术活,亦是门体力活,需保持一定的训练量,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何俊杰说:“每10个人组成一个队伍参赛,大家依靠着一份热爱努力前行。”

体能训练是整个项目的重点。今年4月和5月,队员们主要通过跑步、技巧动作、举重等方式增强体重,上下午各练3小时,然后转移到室外训练场开展技巧训练。5月中旬开始,队员拆解、组合、再拆解、再组合,将一个个技术动作分解开来进行练习。对于队员来说,刮破皮受伤是家常便饭,不过庆幸的是,他们都没有因为舞狮受过很严重的伤。

根据队员的特性,不同队员被安排在不同的位置。何俊杰说,“鼓手是整个表演的中心,所以要选择成熟选手,指挥狮子的动作、前行方向、前进速度,拉高或者压低都需要鼓手的手势配合。狮头需要比较轻巧的选手,跳跃位置则需要比较灵活的选手,而狮尾需要选手具有很强的举重能力。”

在表演开始前,队员们要做好热身,站在高桩上调节身体状态,把感觉找出来。训练时最高的桩达2.3米,一场表演训练下来,所有人都大汗淋漓,豆大的汗珠从他们脸上滑落,一天下来,队员们要换好几身衣服。

吴川博茂醒狮表演(湛江吴川龙狮代表队)(4)

王建文和徐国裕分别是队伍中的狮头和狮尾,每一次上桩二人需配合有度,跟随音乐的鼓点和节奏开始表演,向前推进2.8米,从低到高推进2.1米……“刚开始和队友一起练习配套动作,在磨合上会有一点问题。后面常常在一起沟通讨论谁的节奏出错了,慢慢地,默契度就上来了。”王建文说道。

天气亦是一大挑战。阳光强烈的时候该怎么办?光线对舞狮有没有影响?风太大时该怎么处理动作?教练在一旁,会根据实际情况帮助队员调整状态,适当让他们休息补充水分。

【记者】傅晓冰

【摄影】郭龙碧(除署名外)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