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青春献给你

在贵州大三线博物馆里,有几张“三八钻”女钻工站在高高的钻塔下进行地勘工作的照片,她们在蓝天白云下专注工作的神情,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无法想象,在崇山峻岭中,会有这样一支由一群年轻的姑娘组成的“三八钻”,作为女性,她们如何克服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完成了男人都有些吃不消的勘探工作?

终于,我见到了照片中的142队“三八钻”的代表陈居兰、李淑霞、罗恒女士,她们既是三线的二代,又是三线建设者,她们在深山里风餐露宿,走遍了贵州的崇山峻岭进行勘探,顶起了新中国煤田地质勘探的半边天,在乌蒙山脉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青春之歌。

勘探员是怎么死的(人世间里提到的三线建设者究竟有多苦)(1)

142队三八女子钻机组指导员周筑君(左)与钻工一起拆卸钻头

贵州煤田142队成立“三八钻”那一年,陈居兰、李淑霞、罗恒三个人还不到20岁。

大寨村第一支“铁姑娘战斗队”成为勘探姑娘们的青春偶像

1964年,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诞生了中国第一支“铁姑娘战斗队”,这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铁姑娘队,一时间,成为年轻姑娘们的青春偶像,从此,各行各业的“铁姑娘队”“妇女专业队”“女子突击队”等以女性组成的专业队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和全国众多女子专业队一样,贵州煤田142队也成立了“三八钻”,这是一支由30多个姑娘组成的女子勘探队。从那时起,陈居兰、李淑霞、罗恒三个年轻的姑娘,和她们的伙伴们,一起走进大山深处,走向那高高的乌蒙山,开始了不平凡的勘探生涯。

贵州省第一支女子勘探队伍

“三八钻”是贵州也是六盘水大山深处第一支女子勘探队伍。

陈居兰说:“当时我们‘三八钻’姑娘,最大的二十出头,最小的17岁,是一支年轻的充满朝气的队伍。‘三八钻’队伍组建后,立即投入了勘探工作第一线。”

陈居兰印象最深的是“三八钻”第一次搬家。

当时,她们在一个地方完成了作业后,要往另一个地方搬家。搬家都得女钻工们自己搬。位于山顶的钻塔,足足有17.5米高,在勘探作业时,塔顶上都披着帆布做的塔衣,平时人在塔衣下面作业,并不觉得塔有多高,有多险。当时,陈居兰和张敏跟着班长一起拆卸钻塔,班长是一位少数民族的男同志,班长在塔尖顶上拆卸,他一手用扳子拆卸螺丝,一手要来回往下递卸的零件,还要不时地换工具,当时,没有人给他换工具,递工具,陈居兰和另一个女孩子就爬上去了,去给班长递工具。指导员在下面吓坏了,喊着她们的名字,一个劲地让她们快点下来。

勘探员是怎么死的(人世间里提到的三线建设者究竟有多苦)(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钻机搬迁前的动员

陈居兰说,当时年轻,天不怕地不怕的,再说,平时在塔衣底下工作,不觉得有什么,爬到塔顶上作业,也没觉得有多害怕,但等塔上的塔衣拆下来后,一下子,我们整个人就暴露在外面,头顶上就是蓝天白云,再往更远处看去,顿时觉得整个人和钻塔都旋转起来了,仿佛人就站在转塔上,非常紧张害怕,腿抖得不行。

陈居兰说,虽然当时非常害怕,但是,当你站在高高的钻塔上时,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开阔,辽远,心情也变得不一样了,那种感受真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到……

高强度的野外钻探工作需要坚定的意志力

钻探是一种高强度的野外工作,工作异常艰苦,男同志都有些吃不消,更何况是一群年轻的姑娘,男女的生理特点不同,女性从事钻探工作确实需要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当时勘探作业时,上山没有路,每个人还要扛着上百斤的钻头爬山,她们一趟趟上山下山,硬生生在树林里走出一条路;爬山需要力气,钻探要打到地下千米深,需要力气;从一个地方搬家到另一个地方,需要力气;给铁管铁棍加固加密,需要力气;柴油机坏了,三四百斤的重量,两个姑娘用杠子抬起来就走,需要力气;使好钳子,扭紧管子,需要力气;面对数吨重的钻机,两个姑娘拉动那根绷紧的手杆需要力气……

这些力气活,“三八钻”的姑娘们,都能利落地完成,她们工作起来从不示弱,和男性职工一样出力出汗,她们技术熟练,应付自如,靠的是不断地学习和钻研,还有特别“要强”的那股子劲头,靠着不服输的那种韧性。她们从柔弱的姑娘变成了勘探队的女汉子,那时候,加入“三八钻”的姑娘,都是政治上信得过,工作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骨干。

钻探队员最辛苦的是搬家

搬家是最辛苦的,所有的铁管、机器、设备都要自己搬,从山底搬到山顶,再从山顶搬到山底,每根大管子都有十几斤二十几斤重,女孩子们个子小,扛着那么大那么长那么重的管子走山路,是怎样的一种情景啊,她们一趟趟地从山上山下来回搬着,搬着;三四百斤的柴油机,都是靠着她们瘦弱的肩膀扛到山顶的;所有的设备抬上山,安装,接水管,等等,都要女钻工们自己动手去做。

勘探员是怎么死的(人世间里提到的三线建设者究竟有多苦)(3)

一四二队女钻工在学习钻机操作

钻机只要开钻,就不能停止,30多个女钻工三班倒,一个班有10多个女生,半夜12点到早上8点这个班,是姑娘们最不喜欢的时间段,半夜时分,在被窝里睡得热乎乎,却要爬起来去上班。勘探地点都是在山里,不管是深更半夜,还是刮风下雨,都要准时上班,大家手拉着手,硬着头皮走夜路,穿越丛林,爬上钻机场。冬天上夜班最辛苦,天气特别冷,积雪厚,山上都是羊肠小道,时常结冰,不好走,平时工作在野外,住的也在野外,搭个帐篷就是家。冬天夜晚的山上更冷,钻塔上都是冰柱子,人冻得伸不出手,但是,这样还得干,从不退缩。真的一点都不敢松懈,后半夜四五点钟困得受不了,但也不能睡,硬挺着。

勘探员是怎么死的(人世间里提到的三线建设者究竟有多苦)(4)

142队“三八钻”代表陈居兰在井架上进行高空作

看到“三八钻”的姑娘们辛苦工作,当地的老乡有些不解:怎么还有女人干这种工作?

“三八钻”的姑娘们执着于为祖国找矿

长年工作在山里,“三八钻”的姑娘们似乎忘记了自己的性别,她们和男人一样,风里雨里,从不懈怠,遇到喜庆的事,就一起喝酒,一只碗,装满了酒,一人一口,轮着喝,一碗酒转一圈,喝光,再来一碗,像男人一样满是豪情。女孩子天性爱美,但是平日里几乎没有机会穿太好看的衣服,只有回家,回到城市,她们好像才想起自己是女孩子,才会打扮打扮,她们最好的青春、最美好的时光都是在山上钻塔边度过的。

沧桑风雨,岁月峥嵘,“三八钻”成立至今已经40多年了,那群花季少女在深山中披荆斩棘、肩扛重物、翻山越岭、艰难跋涉的身影依然在眼前,那一张张蓬勃向上的青春面孔,成为云贵之巅大山深处最鲜活最美丽的风景。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她们坚守初心,用无悔的青春和燃烧的激情,执着地为祖国找矿,打出了一口又一口千米深井,她们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祖国的勘探事业。

待续……

长篇报告文学《热血在燃烧——大三线峥嵘岁月》连载之十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