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树林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胡金牛教授一段“自嘲式”简介引起各方关注在这份简历里,胡教授称自己读博士后的原因是“当时找不到工作”;发表的40多篇SCI论文中,有两个杂志是“水刊”;成为期刊审稿人是“被人强拉进去”……,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实学与真才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实学与真才的区别(观点从实诚教授)

实学与真才的区别

樊树林

近日,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胡金牛教授一段“自嘲式”简介引起各方关注。在这份简历里,胡教授称自己读博士后的原因是“当时找不到工作”;发表的40多篇SCI论文中,有两个杂志是“水刊”;成为期刊审稿人是“被人强拉进去”……

不少网友看完胡教授的简历,感觉这位80后教授是一位有趣的老师,用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得与失,敢于拿自己开涮,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是“深藏不露的大佬”;更有网友认为,这才是教师该有的样子,真实不做作且风趣幽默。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其意思浅显易懂,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只有学会了做人,才能掌握其他知识,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胡金牛教授的简介之所以走红,原因就在于“真诚”二字。在他的简历中,没有故作深沉的说教,没有“锦绣满目”的包装,没有顾盼自恋的炫耀,却有不少“大实话”。做科研做出了“打工人”的烟火气,一点科学家的架子都没有,难怪有很多网友称他为自己的互联网“嘴替”。

当然,胡教授之所以能“火”,恐怕不能无视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便是吹牛型、忽悠型的专家时不时出现在公众视野。比如,前一段时间,有专家号召农民到城市里买房,然后开车去种地;更有个别专家教授成了不折不扣、彻头彻尾的利益集团代言人。相比之下,胡金牛心无旁骛地专注于教学研究,无疑是高级知识分子队伍中一股清流。

说话明明白白,做事踏踏实实,教学兢兢业业,是人们对教育工作者的期盼。今年教师节前夕,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说:“教师最可贵的品质就在于真诚。当一名教师,有的人能力大,有的人能力小,但是真诚是谁都可以做到的。”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殿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很有可能会成为不少学生未来的人生底色。胡金牛教授用幽默的语言,展现出了自己面对生活的智慧,这种“扑下身子”的谦逊,怎能不令人喜爱呢?

从胡金牛教授简历的“大实话”,到汪品先院士的“教人真诚”,都说明了“真诚”对教育的重要性。希望更多教育工作者能够品咂出“真”的味道,在“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潜移默化中,使更多学子做真学问,做“真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