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人生六个法则(死于孔子这句最恶毒的诅咒)(1)

阿元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孔子说的这句话已历经数千年,其实它在“至圣”、“ 亚圣”的众多鸡汤中,啥也不是。

只是当代一位伟人在特定时期、特定场合反复引用了这句话,才让这句话,在神州大地广为人知。

伟人承认对“左”倾错误责任时说: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我有两条罪状:一个,一千零七万吨钢,是我下的决心,建议是我提的,结果九千万人上阵,补贴四十亿,得不偿失。

第二个,人民公社,我无发明之权,有推广之权。但是始作俑者是我,推不掉。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我无后乎?中国的习惯,男孩叫有后,女孩不算。我一个儿子打死了,一个儿子疯了,我看是没有后的。

……

从此闯下大祸,九千万人上阵。始作俑者是我,应该绝子绝孙!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孔圣人对善良,最恶毒的诅咒!

“始作俑者”是啥意思?

《中华成语大辞典》的解释为:“最初制作俑来殉葬的人,比喻恶劣风气的创始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啥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啥不同?”梁惠王说:“没。”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要断子绝孙的吧!

(原文:“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因为“始作俑者”以土偶象征活人埋进死人墓中,以致后来形成以活人殉葬的风气,所以宅心仁厚的孔子破口大骂“其无后乎”!

在我国早期历史中,奴隶主死后往往有用活人殉葬的陋习,“始作俑者”革除了用活人殉葬的弊陋,该当冠以文明缔造者的美誉。

那孔子为何对此深恶痛绝呢?

宋代朱熹有注:“古之葬者,束草为人以为从卫,谓之刍灵,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则有面目机发,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恶其不仁,而言其必无后也。”

原来孔子主张“束草为人”,而不赞成用俑,因为一旦开了这个头,就可能用活人来殉葬了。这算得上一个“完美”的解释了.

然而且慢,事实远没如此简单!

中外大量的考古证据表明,“人殉”远在“俑殉”之前。中国的商朝就是个盛行“人殉”的奴隶制国家。只是周朝之后,“俑殉”大量地取代“人殉”,是一个了不起的社会进步。

儒家眼中残暴的秦始皇,也接受了这个社会现实,殉葬的只是大量的兵马俑。

孔子作为“周礼”的崇拜者和鼓吹者,竟会对“始作俑者”这样的社会改革破口大骂?

中国上古的奴隶主就多是“人殉”,“束草为人”殉的只是奴隶或没有奴隶的平民,这朱熹或许不知道或许装作不知道,博学多知甚至能“及古之缺文”如孔子者,也会不知道?就算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对上古之事不很了解,但治学严谨,以“恕道”待人的孔子,会在对某件事还不很了解时,就妄发评论,甚至破口大骂呢?

当然现代的专家还有更好的解释办法,那就是利用古文没有标点符号的特点,很坚决地把这句话改成了疑问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然后加上括弧,人家有啊,所以把人殉改为俑殉,是大大的好!从而表明孔子是反对人殉,支持俑殉的。

可惜考古证据,还有相当多的历史记载,甚至包括《史记》都告诉我们,人殉在周王朝一直在存在。

因为历代周王的墓都没有找到,所以没有特别确切的证据,表明周王的葬礼是不是采用了人殉,但历史上关于周幽王墓的记载表明,不仅周王朝的诸侯是采用人殉的,周王也没有例外。

根据《西京杂记·卷六》记载:周朝那个烽火戏诸侯丢了江山的周幽王,他的墓中有百余尸体,其中只有一具是男性,其余全为女性,都是他的姬妾美人,应该说都是从死殉葬的后妃宫女。

另据《史记》、《左传》等史籍记载,周武王伐纣,鲁季平子伐莒,郑文公伐鄫,楚公子弃疾灭蔡,都用人祭。秦武公、秦穆公、齐桓公、宋文公、晋景公、楚灵王、邾庄公等诸侯死后,都用人殉,少则数人、数十人,多至一百七十七人。

目前考古所见的两周殉人墓有八十多座,共殉两百多人。

诸侯、王和高级贵族墓一般都有殉人,一墓殉一人至数人。殉人一般是青年女性和少年儿童,多数处死后全躯入葬,有的有木棺,并有少量随葬品和佩饰,但仍有少数杀殉入葬的。

孔圣人是觉得周王朝啥啥都是好的,所以这些事实说明,孔子所说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最开始发明俑来代替人殉葬的家伙,一定要断子绝孙的,因为他违反了周王朝人殉的有关规定。

孔子所谓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对用俑代替人殉的,最为激烈的反对。你们这么改变老祖宗的制度,不怕生孩子没屁眼吗?

而与商王朝相比,人殉之所以规模逐渐缩小(当然也可以没有缩小,因为最初几代周王的墓根本就没有找着)的原因,据专家们研究,是因为生产力的提高,人力资源越来越宝贵,以至于贵族们不舍得把奴隶给杀了殉葬,而是用他们来挣更多的钱。

再有就是长期的战争让人,尤其是壮丁数量减少的很快。以秦始皇为例。秦始皇时期,军队数量不足已经甚至成为秦王朝灭亡的原因。

对抗匈奴,长城军团三十万或者更多一点;南征百越,五十万。而地方部队数量极少,以至于保卫咸阳的军队也仅仅有五万人。这也是秦末各地造反之后,各路造反军可以势如破竹,占据大片地盘的真正原因。也是因为军队数量不足,秦二世只能把修秦始皇陵的七十万刑徒武装起来,当军队使用。

军队数量不足,反应出的是秦王朝人力资源不足的现状,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的人殉当然无法实现。

但不管是啥原因,人殉在周王朝仅仅是规模变小,而不是被取消告诉我们,周王朝并没有因为人殉的残酷,而放弃人殉。

更重要的事实是,从汉的独尊儒家术,直到儒家成为主流统治思想,人殉一真存在。直到民国建立,人殉才不被提倡。而且,咱们看不到,儒家思想中,有反对这种人殉的坚决。

如果“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反对人殉的意思,而孔子是最高大上的圣人,他的话在旧社会是绝对真理,为啥没有人听呢?

不要说因为人殉是皇帝干的,所以大臣们不敢反对。

敢把皇帝喷满脸口水的大臣,有的是。

魏征、包拯、于谦,还有把明帝国祸害了的东林党……

不仅如此,文官还有更多的办法祸害皇帝。

话说唐代人喜欢玩鹞鹰而大于鸡,经过训练之后的鹞鹰,可以用喙来为主人梳头、挠痒痒;酷热的夜晚,还会站在床头用翅膀,为主人打扇;如果主人恰好偏头痛犯了,该鸟还可以为你做头部穴位按摩,很有奇效。

如此这般,家里养有鹞子的人,就等于同时拥有了梳子、老头乐、侍女和按摩师,倍有面。

所以当时唐代愤青歌声是:交个女朋友,还是养只鸟?

没有女朋友,你的鸟不是白养了?

唐太宗也喜欢鹞鹰,建了一座“鹞坊”,坊主工资老高了。做弼马瘟时的孙悟空,知道了鹞坊主的薪水,能活活气死。

一天,唐太宗正玩一只鸟,远远地看见魏徵来了。

额的妈呀,魏徵不让额玩自个儿的鸟啊,这不玩物丧志吗?咋办呢?

李世民麻溜的把鸟揣在怀里。

魏徵多贼啊,假做不知,开始和唐太宗唠嗑。

这是魏徵一生中与皇上最长的一次谈话,嘴角淌下的白沫,把胡子都整湿了。

虽然如此,魏徵还是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他估摸着,自己吐多少白沫,皇上的鹞鸟,也得吐多少白沫!

魏徵走了,唐太宗的鸟,也蔫了……

后来李世民终生都不再玩鹞,说了一句:日子长得像被魏徵玩,总没个头。

那么为啥孔圣人说了,“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旗帜鲜明地反对人殉,而皇帝,包括贵族士大夫们还坚持人殉呢?

因为他们知道,孔圣人是赞同人殉的。

他们,怕生孩子没屁眼……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是孔子对善良最恶毒的诅咒。

它让至为罪恶的,本该在秦末结束的,人殉制度,有延续了两千年!

无数的生命,死于孔子这句最恶毒的诅咒!

孔子人生六个法则(死于孔子这句最恶毒的诅咒)(2)

关注《历史有坑请注意》,《<史记>中的马屁》,长篇连载,每日更新,精彩无限。

真心建议大家关注下《历史有坑请注意》,因为是连载,所以很多内容很难在一章内说明白,不看上下文,就是一头雾水。更何况阿元还会有更多的精采内容上线,《爆笑三国》为您解读说阿斗到底是不是个笨蛋?诸葛亮是个阴谋家还是个伟大的统帅?刘备到底是英雄还是狗熊?关羽是高大尚的英雄,还是道德低下的混蛋?是诸葛亮还是刘备干掉的关羽等等迷题;如何教育孩子,阿元与您交流陪伴孩子成长的感受。

《历史有坑请注意》,欢迎您的光临。

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点“在看”和转发,以示鼓励!一个人长期坚持原创真的很不容易,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