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军 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军 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军 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军 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丽 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军 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军 摄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军 摄
兰州晚报讯 4月24日上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劳动,志愿者、市民朋友和兰州日报社部分党员在兰州高新区定远镇矿湾村的山坡上,种下了300余棵杏树和桃树。从这一天起,这300余棵树苗将在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等它们长成郁郁葱葱的树木,连成一片片茂密的树林之时,坐落于山间的矿湾村将会是另一番景象。
上午10时,兰州晚报读者林揭幕仪式在矿湾村举行,随着红色“盖头”的掀起,刻有“读者林”三字的石碑展现在大家面前,这场简短的仪式标志着兰州晚报第18届读者林植树活动正式开始。为了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仔细核查了每位参与人员的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活动开展过程中,本报还通过划分区域的方式,将参与者进行了人员分流,避免人群聚集。
春风拂过山岗,红旗漫卷如画,在和煦的春光里,近200名志愿者、市民朋友们种下的一棵棵树苗,既是在绵延的山梁上种下的一片片绿色,也是在自己的心中种下的一份份希望。
植树完毕,志愿者把市民王静女士认领的6棵树木一一拍照,并将照片发给王女士,这是本报志愿者为不能亲临现场参与活动的认养人提供的代种服务。在接受采访时王女士说,自己是在朋友的微信里看到本报发出的报名信息时,第一时间就决定报名参加活动。“去年孩子学校组织了植树活动,我们也认养了3棵树。今年看到兰州晚报组织的活动,我和孩子就决定再认养6棵树,继续为咱们兰州市的植树造林工作做贡献。”王女士说,因为工作原因无法到场参与活动,谢谢志愿者为自己和孩子代种树木。“以后有时间我一定会去看一看。我们大人不光要给孩子讲绿色、环保的理念,也要身体力行做好表率,和孩子一起种一棵树是最有效、最直观的环保教育。”王女士说。
三年抗疫,无数白衣天使、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勇敢逆行,守护大家的生命安全,谱写了人间大爱。本次植树活动,本报还携手兰州高新区在读者林建设了一片抗疫纪念林。那一棵棵杏树将在矿湾村的土地上长成大树,开花结果,见证抗疫工作者们的默默付出。
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了10位曾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参加此次植树活动。该实践中心副主任马莉说,种下一片树就是种下了一片期盼,同时也借这一极具意义的方式,表达对抗疫工作者、志愿者的感谢和敬意。“以后有机会我们会来看一看自己种的树,和亲友们分享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马莉说。
高新区定远镇矿湾村党支部书记金耀山和几位村民当天也在活动现场忙得热火朝天。他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村民们都积极响应兰州高新区和定远镇的号召,为播绿家乡、改善家乡自然环境做着贡献,参加此次植树活动大家义不容辞。矿湾村有始建于唐朝初年的龙泉寺,寺内有千年圆柏,此外还有明朝肃王墓旧址和铁锈泉。“以后我们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挖掘村子的文化内涵,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业,让乡亲们过上更好的日子。”金耀山说。
当天植树现场,兰州日报社6个党支部还联合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
自2005年4月至今,本报已连续17年先后组织读者在白塔山、将军沟、国学馆、黄家庄、马家山等地种下一片片读者林,并得到社会各界和热心读者的积极响应。这不仅是播种了一份份希望,也彰显了主流媒体的社会担当。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申亮
“树”我直言 “杏”而有你
本报携手兰州高新区共建抗疫纪念林
“植”此青绿四月天,杏林春满在人间。昨日,兰州高新区矿湾村迎来一批抗疫人员、热心市民和社会团体,为兰州的春天植新树、添新绿,种下一片读者林。在这片读者林中,本报携手兰州高新区再植100棵杏树,共建抗疫纪念林,致敬每一位逆行英雄,致敬平凡人的不平凡。
兰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植树,之所以选择杏树作为纪念林的树种,是因为“杏林”在当代已成为医界的别称,同时还寓意“疫”线工作者与兰州市民心连心,共同战疫,齐心协力守护平安金城。
在抗疫纪念林植树活动现场,一排排整齐的杏树屹立于山间,一块块树木认养牌在春日下熠熠生辉,认养牌上的名字也鲜亮了起来:张浩军(甘肃省感控专家、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李小平(兰州市肺科医院副院长、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周艳芝(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支援兰州新区医疗队感控负责人),李泽花(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二科、肝病科护师),徐莫菊(兰州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护士长),周渐(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肝病一科主任医师),张艳(兰州市中医医院肺脾胃科护士),赵子毓(山河救援队理事),杨彤(兰州高新区交警队),马莉(城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活动当日,部分医护工作人员因工作安排和疫情防控政策,不能来到现场亲手栽树。为了弥补这个遗憾,由本报志愿者代他们栽下一棵棵树苗。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马琳细心栽下第一棵杏树,为它培土、围堰、浇水,最后为认养人悬挂树木认养牌。随后,记者现场连线了这棵杏树的认养人——兰州市肺科医院副院长李小平。当他看到属于自己的树木认养牌时,激动地向本报和兰州高新区表示感谢:“古有董奉杏成林,今建抗疫纪念林。我感到自豪,也心怀感激。虽然时代不同,但是作为医护工作者,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职责始终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020年9月,李小平因在抗疫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而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他表示,抗疫纪念林不仅能够让人铭记抗疫历史,还能够继续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
“疫情期间,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为大家的平安健康筑起了坚实屏障,他们这种无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很敬佩。”马琳和志愿者一起为不能到场的“疫”线工作者和其他无名英雄悬挂树木认养牌。
杏林春满,杏林春暖。疫情“大考”中,无数的“疫”线工作者用行动书写人间大爱,我们可以看到他们身着各种不同的“战服”奋战在抗疫一线,他们不分春秋,不计报酬,无惧生死。值此春天,在此山间,我们播绿春天,致敬逆行,感谢有你。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梦圆
声音
播绿者:
把希望和美好播撒在山间
4月24日上午,兰州晚报第18届读者林植树活动在兰州高新区定远镇矿湾村成功举行。本次活动自报名启动以来,就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仅5天时间就有近300棵树苗被认领,200余人报名参加线下植树活动。在参加活动的成员中,有公务员、医护工作者、警察、社区工作者,也有企业家、志愿者、社工,他们在这天手植一棵绿、心栽一片林,把希望和美好播撒在矿湾村的山间。
兰州山河救援志愿服务队通信分队队长张磊和队友们来到了植树现场。从2020年开始,兰州山河救援志愿服务队就在抗疫一线,积极做好消杀、卡口点执勤、物资运送等工作。近期,兰州山河救援志愿服务队派出两批队员共33人投入上海疫情防控工作中。“这次参加植树对我们意义非凡。作为志愿服务队,就是要为大家做好服务工作。救援和种树,都是尊重生命的体现。”张磊说,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兰州的天更蓝、水更绿,城市越来越美丽。
疫情期间,兰州友谊出租雷锋车队主动承担起医护人员接送及应急物资转运等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了一份力量。当日的植树活动现场,来自该车队的几辆出租车在各个场地之间来回穿梭,帮忙接送志愿者、活动参与者……车队队长赵军昌说:“植树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我们也要为兰州绿化出力。今天我和几名队友连车带人一起来到现场,种树的同时还参与了志愿服务,收获满满,十分有意义。”
挥动铁锹、扶正树苗、填土踩实……植树活动现场,兰州公安交警高新大队民警杨彤和几名同事非常认真细致。“疫情期间,我们严把交通关口,坚决筑牢防疫屏障;今天,我们植树播绿,为共建绿色家园出力。”杨彤说,“读者林中的这片抗疫纪念林是抗疫精神的延续,是对所有一线抗疫人员的致敬,我们在这里栽下的一棵棵树苗,就是播种了一个个希望。”
定远镇“一村一警一队”志愿服务队队员刘青也参加了当天的活动。他说,作为志愿服务队的一员,就要从自身做起,积极践行“开展社会志愿服务、开展退役军人服务、助力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职责。“植树造林工作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好事,能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我无比高兴。”刘青说,不论是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还是积极参加植树造林,都是志愿服务队的职责,希望自己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为定远镇的乡村振兴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申亮 马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