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如何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平台作用,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上,是每一位宣传思想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问题,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队伍建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队伍建设
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如何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平台作用,推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上,是每一位宣传思想工作者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近年来,七台河市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目标,紧密联系基层工作实际,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阵地平台作用,持续推动城乡文明建设。目前,已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4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270个,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已实现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覆盖。通过组织开展理论宣讲、科学普及、技能培训、道德提升、文体娱乐等文明实践活动,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吸引力不断提升,各级党员干部的践行能力和行动自觉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
坚持高位推动,注重统筹谋划。坚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高位推动、全域推进。市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推进,制定下发《七台河市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方案》《七台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挂点联系制度》等。各区县逐级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践点和实践基地,形成市级统筹指导、区县党委负总责,宣传部门主抓,实践中心(所、站)实施的工作格局。坚持文明实践“一把手”抓的工作导向,制定考核标准,纳入绩效考核、创建督查和先进评选工作当中,形成责任明晰、齐抓共管的浓厚氛围。
强化资源整合,完善平台搭建。坚持整合和共建融合,着力在夯实基层、打牢基础上下功夫,真正让资源活起来、设施用起来、人气聚起来。一方面,整合资源,各区县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因地制宜将党建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服务站、农家书屋、短道速滑冠军馆、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各类阵地整合贯通。另一方面,联创共建,依托七台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挂点联系制度,充分发挥各级文明单位工作经验,结合职能职责开展挂点调研,联系指导各区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37处,助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工作持续深化、全面铺开。
推进品牌打造,保障长效发展。组建专项评审小组,按照“七有”标准和建设测评方案,深入区县了解民意反馈,推出文苑社区文明实践站、兴秀社区文明实践站等8个星级文明实践典型。依托“四不两直”调研、电话随访等方式方法,定期动态调整星级评定,有效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品牌创建工作,不断优化“点单—派单—接单—评单”服务流程,培育打造“剪爱”“红色光影”“志愿冰凌花”“义警队”一系列志愿品牌,落实“一中心一品牌”工作目标。
聚焦重点内容,精准开展活动。坚持以志愿服务为主体凝聚各方力量,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出针对性强的文明实践项目。一是传播思想强阵地。把学习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依托各级宣讲团、党校(行政学院)教师、各级道德模范、“五老”人员组建宣讲志愿队伍,广泛开展“百姓宣讲、志愿同行”系列基层宣讲活动,打造“宣讲 文艺”“微宣讲”等模式,累计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宣讲219次,受众13800余人次。二是引领文明树新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入村屯、社区开展“除陋习,树新风”专项活动,充分使用文明中心“村村通”广播、新媒体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社会新风,推广爱卫生、护环境等理念,助力疫情防控、生态保护等工作落实。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标兵、“美丽庭院”示范户、“孝行之家”标兵户、“好儿媳”等典型选树工作,以身边典型带动引领社会新风尚,形成激浊扬清、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三是立足实践惠民生。组织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以“阵地 流动”工作模式,围绕“一老一小”、文明城市创建、人居环境治理等热点内容,打造“夕阳别样红”“爱心护学岗”“健康义诊暖人心”等志愿主题。在社区、村屯、学校等开展敬老爱老、防疫科普、扶弱助残、免费早餐、体检义诊等志愿活动600余次。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价值和思考
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高党在基层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充分认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价值属性和追求十分重要。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带来的思想认同,对党执政基础的巩固作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最根本的任务就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大基层落地生根。通过具体实践不断提高基层群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认同,实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使命任务。这就要求我们要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大胆探索大胆实践,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占领基层思想文化阵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带来的文明提升,对振兴发展提供的支撑作用。指出,东北发展无论析困境之因,还是求振兴之道,都要从思想思路层面破题。我们必须坚持聚焦乡村振兴实施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延伸、营商环境优化、统一大市场建设等工作重点,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宣讲活动、文艺活动和实践活动,实现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提升群众的精神境界,进而厚植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所需的文化底蕴、法治底蕴、创新底蕴,凝聚振兴发展的磅礴力量。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带来的实践成果,对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增强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优化,生活的富裕,人民群众对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日益增长,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中要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为着力点,整合调配各类公共文化资源和服务力量。通过常态化、规范化的各类便民服务和志愿服务,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弥补政府服务和市场服务的短板,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带来的丰富内容,对融媒体宣传和影响能力的提升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为基层网络传播的重要载体,融媒体内容的质量影响着其传播的影响力和宣传的号召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产生的正能量理论内容、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特色鲜明的典型案例,为融媒体创作出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爆款作品提供了新机遇。我们必须坚持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产生的生动素材与融媒体中心编辑生成、内容分发工作深入结合。在增强群众的思想认同与情感喜爱中,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从而让党的创新理论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路径和展望
当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已进入大范围推开,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要继续坚持系统思维,立足“定位要准、方式要活、队伍要强、保障要实、效果要好”的基本要求,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高质量建设,高效率利用,高水平运行,筑牢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基石,为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不竭精神动力,营造强大舆论氛围。
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增强实践的规范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贴近基层、惠及百姓的系统性民生工程,需要以制度建设凝聚社会合力。一是完善项目推进机制。通过意见箱、民情岗、座谈会等传统渠道和机关能力作风建设年、走流程走边角等工作下沉一线,主动搜集群众的需求和反馈,持续完善群众点单、平台统单制单派单、志愿服务组织接单、群众评单的“六单”工作法。对文明实践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对效果不佳、认可度低的项目进行整改,推动品牌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二是完善投入保障机制。不仅要加强财力投入,保障各级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到位、管理到位,还要拓宽资金来源,推出社会组织、企业及个人等参与捐赠的鼓励机制,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三是完善关怀激励机制,通过兑实物、享荣誉、受嘉许,打造“保障 激励”的志愿服务体系。目前,黑龙江省推出的志愿服务基金会,省内各地的积分兑换体系以及社会信用评价体系,都值得七台河市进一步借鉴探索。
促进资源整合,不断强化建设的有效性。一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不仅要盘活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现有公共服务阵地,统筹使用各类公共服务资源,也要依托星级评价动态机制,探索资源调配向高低两级适当倾斜,补齐短板,满足增量需求,让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科学。二是推进“两中心”融合。坚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同步推进,按照服务类别实现对媒体资源和公共服务部门的整合。依托融媒体中心,打造文明实践“阵地资源库”“群众需求库”“志愿项目库”“文明实践库”“宣讲素材库”等数据库,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县级融媒体中心阵地互动、资源互享、内容互融、机制互补、人员互补,探索文明实践依托微信小程序等大众应用向数字化赋能、智慧化应用模式转变。三是推动纵横共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纵向要延伸到底、横向要覆盖广泛。在纵向上要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层级机制,推进标准化建设,中心负责项目统筹,对人力、物力合理调配,所、站负责落实优化,充分实现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的精准化。在横向上对公共服务机构、基层组织、社会团体进行功能整合,打破数据壁垒,借助市民服务中心、政府服务大厅建设理念,促进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与乡村振兴、基层党建、文明创建、文化惠民等工程充分融合,实现工作效用最大化。
优化项目内容,不断强化活动的针对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5项主要工作内容,即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读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推进移风易俗。一是坚持宣传党的思想理论。持续创新、活化载体形式,以传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积极传播党的声音。要用小切口展示大主题、小故事揭示大道理,引领基层群众坚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加强项目策划的指导引导。党委宣传部、文明办要统筹规划,定期及时推出一批服务社会发展、贴近百姓生活、围绕重大节日的志愿服务项目,在助力文明实践品牌建设的同时,通过“国庆吃面、国泰民安”、农民丰收节等活动助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发挥基层的主导作用,围绕不同群体推出针对性、实效性更强的项目,围绕黑龙江省和七台河市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方向,探索勃利县黑陶、鼓道乐器、中医正骨和冰上运动等文化活动推广项目。推动文明实践向重点工作延伸,向产业发展靠拢,向民生事项拓展,向特殊群体倾斜。
壮大志愿队伍,不断强化服务的多样性。一是继续拓宽志愿者来源渠道。围绕群众需求和项目实际广泛招募各类志愿者,既要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特别是机关干部带头参与志愿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还要引导高职院校、企业、医院、技术站所等部门单位发挥专业优势,从民间能人中选、返乡大学生和大学生村官中育、德高望重的乡贤中聘、基层退伍军人中引,带动更多群众积极参与。二是重视培训工作。以培训带动文明实践项目做细做实,更好地吸引受众、感染受众、服务受众。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培训基础知识,完善志愿者的初步培训。建立团队人员定期调整制度,完善师徒结对、传帮等培养机制。探索联合属地院校,成立志愿者学院和孵化基地,组织开展知识传授、技能传习、项目交流等各类形式的学习培训。
(作者系中共七台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