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蒋隽通讯员 谢家祭

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了,怎样在最后阶段查缺补漏、调整心态,从容应考?羊城晚报即日起推出“高考倒计时一个月冲刺”,请来名校名师,为高考九门学科逐一提供备考攻略。

指导老师:广东实验中学高中生物一级教师王玉龙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生物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广州市生物学科高考研究组成员,广州市特约教研员,多年任教高三)

高考生物复习全解(省实名师生物攻略)(1)

问:如何用好最后一个月?

王玉龙指出,高考前一个月的最后冲刺阶段,是高考前掌握基础知识与各种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复习策略和战术调整是至关重要的,既不能重复基础知识的复习,也不能过于综合而脱离基础知识。

他提出5点建议:

一、回归教材,巩固基础

生物课本是高中生物知识的重要来源,也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参照和依据,所以必须要做到对课本的熟练掌握。

很多学生认为课本知识过于简单,知识点较为分散,看一遍课本没什么收获,觉得自己一轮复习中的某本辅导书很不错,知识点提炼较为突出、明确,无需看那么多字,复习时又节省时间,就以该辅导书为蓝本复习,而取代了课本。

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辅导书上的知识点也基本上是摘自课本,但又不能完全覆盖课本知识点,所以会导致某些知识点复习不到。另外,课本的知识点是包含有某些具体语境的,而辅导书上缺乏该语境,会导致对该知识点的领悟不深刻或不知道何种情况下来使用。

教材是由众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历时多年整理编著的,几乎会对其中的每一句话进行仔细斟酌,这也造就了课本的经典。对于某些问题的解释、阐述,课本上的说法几乎无可挑剔,也自然需要学生的熟练掌握。

如必修一中主动运输的意义“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必修三描述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为无机物”,选修一中描述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偏少的原因“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等。

以上的三个事例,所对应的生物学原理或知识都很简单,理解起来没有丝毫难度,初次看课本时不会有较深的印象,但以上是考试中常常出现的考点,学生自己作答时,往往不能准确描述,或遗漏,或啰嗦,必须要再次回归课本时,准确掌握此类知识。

现阶段回归课本,是基于一轮复习结束后,有了基本的知识体系,又经历了一模、二模和平时的诸多考试测验等“实战化”经历,对知识的领悟或作答有了一些基本体验,此时再次回归课本来复习,当再次看到课本上的“微言”时,会能体验出其中的“大义”,而不会像以前那样觉得没什么收获。

二、重视课堂,听好习题讲评课

高三阶段的学生都经历了考试、测验,做好很多练习题,做题、刷题是提升成绩的一个做法,也是较多同学会采取的做法,但该做法较为低效又耗时。听好一套题的分析讲评比做一套题更为重要,并且此时的讲评课可以说是中学阶段最高水平的综合复习课,师生都要重视课堂对练习题的分析讲评。

教师上好讲评课,最好从4个层次——答案、解题思路、命题思路、错误分析来进行。为学生提供标准答案和参考答案;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要形成较为规范的信息获取、分析归纳、突破的方法;要让学生认识到题目考查的能力目标是什么,而非单纯的知识点分析;分析本班学生的错误原因,“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学生听好讲评课,要做到:核对答案,自己做错的题目是首要的关注焦点,要在讲评课上修正错误,反思方法;对自己做对的题目进行反思,进行“思维、逻辑校对”,因为在许多情况下,虽然自己做对了答案,但思维方法却不一定正确,逻辑也未必严谨完整,有偶然因素和巧合的存在,通过反思将这种偶然与巧合变成答对的必然。

三、学会反思

在听完练习讲评之后,学生还需要进行反思,要对相应的题目进行回味、思考、悟化、消化、转化、精化、活化。

主要反思的方面有:反思知识点,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夯实基础,也便于知识的及时提取和应用;反思解题方法、过程和规律,不满足于一种解法,开拓解题思路,学会创新,防止思维定势,总结解题规律、技巧;反思失误原因,有些是基础知识上的失误,有些是能力上的失误,也有些是非智力因素如答题策略、书写、应试心理、时间安排等的影响,通过反思出现的失误,进而努力克服自己在做题中的不足和不良习惯。

四、总结常见类型题目的答题套路

2020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规定高考在学科内容考查上,应指向“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层内容。

在命题考查形式上,“原因分析型”、“实验设计思路类”能较好体现和完成对上述四层内容的考查,这两类题目也是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题型,且所占分值较高,也是不同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所在。

对于此类题目的作答是有一定的模式和套路的,如何总结该模式和套路,需要教师通过研究诸多高考真题的答案,透过诸多纷杂繁乱的作答,总结出其背后的规律,让学生掌握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作答模式。

2021年广东高考生物是广东省自主命题,在命题形式上会借鉴全国卷,由于命题专家组的组成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承续性,同时也会体现出自身的特色,如实验设计类题目本就是广东省命题时的常考类型,且时常以设计表格的形式进行考查,故接下来的考前复习中需要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

五、利用好高考真题

近年来经历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过度阶段,命题形式和考查内容也有转变,所以近5年内的高考真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2021广东生物高考又是由全国卷转为广东自主命题的特殊情况,所以还要多做2011-2015年的广东高考真题。

对这些高考试题要做到“一题多用”,即第一遍做题,订正答案并讲评;第二遍再次研读试题,对试题命题思想进行剖析和赏析,有些经典的高考题,在保证科学性的同时还能具有艺术性;考前第三遍再体会,努力去发现题目背后所蕴涵的生物学科思想,甚至自己思考去改变和调整题目的叙述和设问方式,模拟考查不同的方向,此时,学生的感觉就像是导演看电影,看的、想的是“门道” 了。

如果生物科复习达到了这一层面,学生进入考场时的心态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能够轻装上阵,有序应对,稳定发挥。(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责编 |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