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气候特殊性有目共睹,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来,有的地区炎热干旱,而有的地方却多风寒冷,高温与低温预警并存,这种现象极其罕见。

寒露过后,北方不少地方已降了霜,霜降未到却降霜,说明今年冷气来得早,加上许多人预测今年将是百年不遇的冷冬,是不是预示着今年冷冬将提早到来?那么,今年什么时间入九呢?下面,最新的数九时间表来了,朋友们早看早知道。

怎么预测冷冬暖冬(今年冷冬要提前到来)(1)

一、民间传统的两种“数九”方法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听说过“数九歌”,从“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一直数至“九九八十一,耕牛遍地走”,这些朗朗上口的谚语,通过形象生动的气候特征,来计算寒气行进和春暖花开的日期。

注意,这里,古人以冬至作为时间的节点蕴含深意,也是具有科学道理的。因为冬至之时,太阳与地面的直射角度最小,由于昼短夜长,因而地面获得的热量不同,两种数九的方法亦相运而生。

怎么预测冷冬暖冬(今年冷冬要提前到来)(2)

第一种方法:以冬至为数九的起点。

俗话说,“冬至一阳生”,由于白昼的时间在慢慢变长,地面获得太阳的热量不断增加,到达九九八十一天时,天气开始变暖。

以冬至作为数九起点,在《荆楚岁时记》中曾有详细的记载,“用冬至日数,至九九八十一日,寒尽”。其实,通过太阳给予地球的温暖来计算,这种方法更像“数阳”,更能准确预测天气何时变暖?而且,以24节气作为标准,很多年轻人也容易接受,比较简单好记,运用的区域也比较广。

怎么预测冷冬暖冬(今年冷冬要提前到来)(3)

第二种方法:逢壬数九,以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为起点。

“逢壬数九”是干支历的数九方法,从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开始计算。因为壬是用来预测寒气的,所以,这种方法更偏向于预测寒冷的程度。

在农村,流传着“夏至三庚便数伏,冬至逢壬就数九”的说法,其中庚与壬分别属于10天干中的序列,其与12地支,组成我国干支历法的计时方法。

怎么预测冷冬暖冬(今年冷冬要提前到来)(4)

二、最新的今年数九的时间表

翻看日历可知,2022年冬至在12月22日,而冬至后的第一个壬日在12月25日,为壬子日。由此,2023年两种数九时间表分别如下:

(1)以冬至为起点

怎么预测冷冬暖冬(今年冷冬要提前到来)(5)

(2)冬至逢壬为起点

怎么预测冷冬暖冬(今年冷冬要提前到来)(6)

三、破天荒冷冬果真会提到到来吗?

不知道朋友们发现了没有?今年的天气非常特殊。春季和秋季的特征特别明显。就以秋季来说吧,国庆之前,炎热无比,秋行夏令;但寒露之后呢?气温又骤降,大有一夜入冬的态势。

近期,在北方,内蒙古、河北、黑龙江等地已降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有所提前。而山东、河南、辽宁等地,霜降也来得格外早,让这个秋天的后半部分初步出现冬季特征。

很多农村谚语早已经印证了今年天气的极端表现,如“处暑不出伏,重阳寒露前”等等,都反映了今年夏季和秋季天气的极端性。

怎么预测冷冬暖冬(今年冷冬要提前到来)(7)

那么,今年冷冬真的会提早到来吗?

答案是很可能,通过全年无秋来看,冷冬的苗头正在发展,霜降未到却已降霜,或许就是寒气早达的信号。

另外,俗话说“三九四九,冻死老牛”,从数九时间表来看,今年的三九和四九出现在2023年的1月中旬到1月底,标志着元旦过后一周后,就将迎来今冬最冷季。同时,进入三九的时间为腊月二十一,最冷的三九和四九正是2023年春节和正月期间,大家要有所认知,并积极预防。

怎么预测冷冬暖冬(今年冷冬要提前到来)(8)

最后概括:

随着寒气提早降临,今年冷冬可能将来得格外早,朋友们在经历了漫长的酷暑之后,又将迎来漫漫寒冬,走进一年一度的数九寒天,而2023年春节和正月,可能是这个冬天比较寒冷的时候,朋友们要做好准备。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创作挑战赛##我要上 ##农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