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万圣节,昨天的万圣夜舞会嗨起来了吗?如果觉得万圣夜过得不够过瘾的话,今天,再给您推荐几首重口味的适合在万圣节聆听的音乐,让我们听着音乐,和骷髅魔鬼一起狂舞吧~

万圣节狂欢夜一起狂欢(万圣节特辑听着音乐)(1)

《魔鬼之舞》

约翰·威廉姆斯为1987年电影《东镇女巫》的配乐,为这位电影音乐之王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提名奖,而美妙的《魔鬼之舞》无疑是其中的一大亮点。以威廉姆斯令人难以置信的管弦乐色彩惯用技巧为特色,其轻松欢快的主题有着一种不和谐的边缘:描述魔鬼杰克·尼科尔森躁狂形象的音乐非常完美。

万圣节狂欢夜一起狂欢(万圣节特辑听着音乐)(2)

《魔王》

《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年,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钢琴模仿持续不断的急驰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的三连音,表现了叙事诗里儿子、父亲、魔王以及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环境。

叙述了一个在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黑暗中传来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呼叫,凶恶、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诱、威逼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这首歌曲虽然是自由发展,但保持结构的统一和形式的完美。

万圣节狂欢夜一起狂欢(万圣节特辑听着音乐)(3)

《死神与少女》

《死神与少女》是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另一个恐怖场景,歌词来自德国诗人马修斯·克劳狄乌斯。借鉴浪漫主义对凡人事务的关注,这首阴沉的歌曲描绘了一个绝望的女人,乞求无动于衷的死神饶恕自己的生命。然而死神告诉女人,他其实是朋友并邀请她在自己的臂膀中温柔入睡。诡异的是音乐转为在大调上结束,意味着在释放死亡过程中的一种变态好奇心。

万圣节狂欢夜一起狂欢(万圣节特辑听着音乐)(4)

《女妖之歌》

这首生动、带有强烈节奏感的《女妖之歌》,犹如一阵旋风,是女巫们为庆祝异教徒春天而吟唱的歌曲。旋转钢琴伴奏的难度极高的怒气冲冲节奏,描绘了一幅女巫们呼啸着讲述她们恶魔仪式的生动画面。

万圣节狂欢夜一起狂欢(万圣节特辑听着音乐)(5)

《魔鬼的颤音》

传说塔蒂尼经常梦想学到世上最神奇的小提琴技巧,有一次在梦中向魔鬼出卖了灵魂,用来交换琴技,于是魔鬼给他演奏了一段优美的曲子。梦醒之后,塔蒂尼凭记忆把这首曲子记了下来,便是我们现在所知的这首曲子,由于曲中有很多优美而又极具难度的颤音,所以叫做《魔鬼的颤音》。当然,这些都是后人为这首曲子增添传奇色彩而故意编撰的,不过也解释了曲子名字的来由。

万圣节狂欢夜一起狂欢(万圣节特辑听着音乐)(6)

《附鬼》

伯恩斯坦的意第绪语作品也许不如他的许多其他作品那么出名,但这部有关一个恶毒灵魂的舞台作品《附鬼》绝对是他更具开拓性的创作时刻之一。伯恩斯坦运用了来自犹太信奉招魂说的喀巴拉宗派数值系统,赋予设计出的音乐作品有一个奇怪的、不可预测的和声轨迹,作品1974年首演时竟然令评论家们感到困惑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