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呀呀学话起,人就开始说话。话说得好,说得精彩,称为有口才。人们的语言交际,最主要的是口头形式。假如将人一生说的话都印成铅字,恐怕可以编成相当可观的宏篇巨著;如果每人每天将自己说的话都录上磁带,平均只按七十岁算,十四亿中国人的讲话磁带,就足以编成一张巨网,将太平洋整个覆盖起来。事实上,从某种意义来说,人类社会就是用语言的网联结起来的。在这样大量的口头交际的语言中,一定不乏精彩的传世佳作。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文明古国。古人也天天要讲话。一部二十四史,就是古代人物说和做的历史记录。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留下了古人大量的口头表达杰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存量极大,却研究很少的一份文化遗产。

古人说话技巧的小故事(跟着古人学口才)(1)

我们认为:口才应该成为一门有鲜明特色的艺术。一篇好的对答、论辩或说理,也同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一样,可以给人多方面的艺术事受和思想启迪。其实,它与其他文学作品一样,也有独特的艺术个性。

一、逻轩的严密性

与文学作品比较,口才作品则更注重逻辑思维。说话的逻辑是否严密和完善,是说明和论证问题能否站得住脚的关键所在。

人们都很熟悉战国时期楚国那位卖矛又卖盾的人,他一会儿吹嘘自己的矛“无坚不推”,一会儿又吹嘘自己的盾“坚不可摧”,前后矛盾,陷入了逻辑混乱,即使他推销的确是当时的名牌产品,这样的宣传也不能自圆其说。所以一经旁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就只能无言以对。

成功的口才佳作,本论是委婉曲折,还是一针见血,也不论是旁敲侧击,借古讽今,还是褒贬时弊,正言直辩,即令是三言两语,也都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程序。优秀的作品,则更是逻辑严整,无懈可击。

例如,在南北朝时发生在北魏朝廷的一场关于星相能不能预兆凶吉的争论中,大臣崔浩的发言就饶有趣味。崔浩针对太史令张渊、徐辩两人以星相学来决定国家大事的主张,尖锐地质问道:


“你二位从前在夏国当专门观测星相的太史令,夏国灭亡之前,你们看出了预兆吗?如果没有看出来,说明你们并不懂得星相;如果看出了不说,则证明你们不忠诚!”

这段话逻辑何等密,故将辩论的对方逼到无法抵御的地步。

古人说话技巧的小故事(跟着古人学口才)(2)

春秋战国时期和汉末三国时期众多辩士的说词,尤其体现这种特色。苏秦、张仪游说六国,一个以“约纵”理论将齐、楚、燕、韩、赵、魏等国联合起来抗秦,一个以“连横”理论将六国联盟拆散,虽然各自为着不同的政治目的,但每一篇说词,都是逻辑结构上无懈可击的精辟见解。六国国君个个心悦诚服地听从他们的摆布,我们不能不佩服苏、张二人在逻辑思维方面的精深造诣。人们常说“以理服人”,“理”之能成其为理,就显示了它巨大的逻辑力量。否则,再精彩的说词也只能是一堆闪光的碎片,不能成为语言艺术的瑰宝。

二、思维的敏捷性

口头作品一般都是即席演讲,随口应答一类的急就之作,不可能像文字创作那样有充裕的时间深思熟虑,很难花费“吟成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功夫。虽然在演讲或应对之前,作者或许要作必要的思想酝酿和准备,但许多现场对答或论辩,往往瞬息万变、出人意料,必须迅速地作出相应的反应。有时表达的机会稍纵即逝,甚至有可能陷入被动或失败的境地。这就要求作者必须具备敏捷的思维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口才就是急才,是一种灵感的闪现与智慧的迸发。

例如,楚国卫士骗吃了楚王的“不死之药”在即将砍头之际的自我辩护: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意思是:有人给楚王献长生不老的药,看门人拿着药走入宫中。有个宫中卫士看见后问道:“这东西可以吃吗?”看门人说:“可以吃。”于是卫士就抢过来吃了。楚王非常生气,要让人杀了这个卫士。这个卫士托人向楚王解释说:“我问看门人,他告诉我说可以吃,所以我就吃了。这样说来我没有罪,而有罪的是看门人啊。况且那人(向您)进献长生不死药,我吃了大王就杀我,这是催死药啊,这就说明是那人欺骗大王啊。大王杀死一个没有罪的臣子,就证明有人在欺骗大王,不如放了我。”于是楚王就(赦免那个卫士)没有杀他。

还有后唐艺人敬新磨救护县令的反话正说:


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

意思是:后唐庄宗喜欢打猎,有一次在中牟县打猎,践踏了农民的田地,中牟县令拦住马头,为民请命,被激怒的唐庄宗想把他杀了。这时敬新磨出面解围,率领众优伶追上县令,把他捉到马前,责备他:“你是县令,难道不晓得皇帝是喜欢打猎的吗?为什么还要放纵农民种庄稼,以此来给朝廷缴纳税赋呢?为什么不让你们县的农民挨饿空出这此地来,作为皇帝驰骋的备用地呢?你罪该万死!”因此准备给他施刑,其他艺人也跟着附和。庄宗大笑,于是就放过他了。

古人说话技巧的小故事(跟着古人学口才)(3)

其中,尤以曹植的七步成诗,更令人拍案叫绝。曹丕命令曹植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而且还有许多苛刻的限制,这明显的是要借机加害。以常识而论,七步最多不超过十秒钟。在这么短促的时间内完成一首诗的构思,真是谈何容易!曹植不仅完成了,而且他的那首《煮豆诗》,文情并茂,真切感人,简直是一份带血带泪的控诉书,句句催人泪下。这是多么敏捷的才思!

文艺创作中的灵感,具有这种“爆发力”的神奇功能。灵感产生的急就篇常常达到出乎意料的艺术效果,产生出人意料的难得佳作。古人的这些口头交际的语言选例,许多都不是在从容不迫、字句酌中产生的,而是灵机一动的应急之作,有的似乎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因此完全可以说,这些作品都无不闪烁着古人智慧的火花。

三、内容的针对性。

古人的这些作品,大多并不是为艺术而创作而是为了打动和说服对方而即兴组织的辞令,因此,它们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古人在进行对答、论辩或者说理时,大多带有非常明确具体的实用目的。在实现不同目的的同时,虽然也有的含蓄隐晦,委婉曲折,幽默诙谐,但这种隐晦、曲折、幽默是以对方能够理解为限度的,离开了这个“度”而故弄玄虚,就会使人不得要领,不能算是佳作。因此,内容的针对性和表达的目的性就是第一位的。

古人说话技巧的小故事(跟着古人学口才)(4)

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是: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邹忌进谏的目的是提醒齐王全面听取意见―纳谏。为达此目的,邹忌采取了推己及人和迓回曲折的手法,客观地分析了权势人物的周围环境,尽管讲话转弯抹角,实际上全是针对齐王喜欢恭维、偏听偏信的缺点。邹忌自始至终并未直接点明齐王的缺点,但不论是周围的人,还是齐王自已,一听就能明白邹忌的意图。齐王接受了他的意见,讽齐王纳谏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内容上的针对性,产生了极大的艺术效果。邹忌的讽谏本来是说给齐王一个人听的,但由于他打动齐王的道理,对所有掌权人物都具有普遍而深刻的鉴戒意义,而在语言形式上又亲切感人,很容易为人接受,所以无意中这篇说词成了千古流传的艺术珍品。

古人说话技巧的小故事(跟着古人学口才)(5)

口头创作固然不乏像《邹忌讽齐王纳谏》这样委婉曲折,像《南辕北辙》、《狐假虎威》、《螳螂捕蝉》、《唇亡齿寒》之类借物喻理、借景抒情的作品,但大量还是不加修饰,也来不及修饰的坦率直言。例如,鸿门宴上樊哙对项羽的慷慨陈词,张良为刘邦“借箸而筹”,郭嘉关于曹操“十胜”、袁绍“十败”的对比分析等等,这些都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种朴素自然的纯真之美,真是别有一番情趣。

四、表达的技巧性

口头创作十分讲究技巧。我们常见的国头创作,或借古讽今,或以物喻理,或以近喻远,或以小喻大;或虚张声势,明知故问,或借题发挥,指桑骂槐;有的是先声夺人,有的则后发制人。如此等等,莫不令人拍案叫绝。

这些丰富多彩的表达技巧,在各个作者口里,都花样翻新,各具特色。就拿比喻来说,古人用得最多,但各尽其妙,手法各有不同。比如,少孺子为劝阻吴王伐荆,所用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比喻,一字未提伐荆之事,何等含蓄隐晦!晏子回击楚王的挑衅,所用“橘”与“枳”的比喻,则针锋相对,联想奇特。苏代劝阻赵惠王伐燕所用的“鹬蚌相争”,何其深刻。陈轸为齐国阻止楚昭阳的大军,所用的“画蛇添足”,又是多么委婉曲折,雍容得体... ...

古人口头表达还注意环境气氛的烘托,思想情感,语气语调的变化,手势、动作的灵活运用,以便加强说话的感染力。同时还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相应的表达方式。或者语重心长,和颜悦色或者金刚怒目,气势逼人;或者哀婉楚恻,人情感化;或者公允客观,指点迷津;或者诙谐幽默,嬉笑怒骂;或者反话正说,正话反说;或者含而不露,点到即止,等等。总之,一切所能运用的艺术技巧,几乎无所不用。所以大量作品,都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古人说话技巧的小故事(跟着古人学口才)(6)

总结:随着人类进入信息时代,随着现代通讯传输手段的日益发达和社会信息量的日益增加,口才的作用也就显得日益重要。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工作,必要的交际总是有的,交际就离不开口才。当外交官,毫无疑问要有良好的口才,当一般干部,要做思想工作,也需要口才。科学家、艺术家的学术成果要交流,要解释,也离不开口才。当教师需要口才,当企业家也要口才;当推销员、采购员、营业员、服务员同样离不开口才,就是青年人谈恋爱,拜见岳父、岳母大人,也还是有点口才的人能占便宜。口才艺术,是人们劳动和生活中无处不用,无日可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