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个帝王当相公(他官至宰相诗文一流)(1)

中国有个成语叫“始乱终弃”,意思就是说,男子玩弄了女性,最后又将其抛弃。说的通俗点就是,能和女人搞上关系,但是负不起那个责任。

始乱终弃就是这种情况。

因为男人在面对想要的女人的时候,一般都集中精力的,要不然自己就会被女人给甩掉。爱情于年轻人而言,不能想得太多,如果一想得太多的话,就会行动不力。所以在谈的时候,就会不顾一切。如果你是一个好人,什么都想得很多,那就什么戏都没有了。

这样的结果会不会好,也不一定,生活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看世人怎么作,总会有办法的。

始乱终弃这个话题如果延伸下去,就有说不完的话。其实,始乱终弃这个成语,说的是一个唐代大诗人,他的名字叫元稹,这个人与白居易一起被称为“元白”。

元稹是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的十四世孙,假如北魏没有灭亡,说不定元稹还是皇帝的命呢。元稹从小聪明过人,和白居易同时科举考中,他考了状元,白居易考了榜眼。

就是这样一位高考全过第一名的考生,却是一个撩妹高手,那么她曾经撩过哪些妹儿呢?

钓个帝王当相公(他官至宰相诗文一流)(2)

第一个,崔莺莺。

如果大家看过元稹的小说《莺莺传》或者王实甫的《西厢记》,就知道崔莺莺的来龙去脉了。王实甫的《西厢记》是根据元稹的《莺莺传》改变来的。类似现在的小说改成剧本,被拍成电视剧。

元稹和崔莺莺是表兄妹关系,崔莺莺是元稹远房姨妈家的女儿,应当是姨表亲。不过元稹那顾得上这个。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元稹不是英雄,自然过不了美人关。

他见到崔莺莺就迷上了,就像飞蛾看到火一样的奋不顾身。

然而落花有意,流水终是无情。

貌美如花的崔莺莺并没有看上元稹这个远房的大老表,

元稹自讨无趣,但又十分想得到崔莺莺,就挖空了心思,绞尽了脑汁,想方设法找路径,攻坚克难谋发展。

最终,无奈的元稹想到了崔莺莺的身边的丫鬟,这个丫鬟的名字叫红娘。好话说了一箩筐,说的天花乱坠,唾沫横竖都飞,终于打动了红娘。

红娘就给元稹说了,我们家小姐喜欢诗词歌赋曲,这一下可把元稹美坏了,喜欢诗词歌赋曲,那就好办了。立即回到家里,写了一首诗,托红娘带给莺莺,莺莺一看: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艋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于是就问红娘,这谁写的诗,怎么像掉进了粪坑里,再让她写一首来。于是红娘在让元稹写诗,这样一来二去,两人就熟了。

既然熟了,那就开吃。欲知详情,请看《莺莺传》或者《西厢记》。

钓个帝王当相公(他官至宰相诗文一流)(3)

第二个,韦丛

韦丛也叫韦蕙丛。

说起韦丛,不得不说一首诗,那就是元稹写的那首《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是元稹《离思》诗篇的第四首,这首诗也是元稹写出的最著名最脍炙人口的名句之一。他的意思是说,经历过沧海之水的波澜壮阔,就不会再被别处的水所吸引。陶醉过巫山的云雨的梦幻,别处的风景就不称之为云雨了。虽常在花丛里穿行,我却没有心思欣赏花朵,一半是因为自己已经修道,一半是因为心里只有你。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是那个女子能让元稹这个大流氓如此情深意趣,答案就是,韦丛。

韦丛是元稹的第一个妻子,也称作是结发夫妻,但韦丛并非是元稹撩妹撩来的。

元稹赴京赶考的时候,太子少保韦夏卿,韦夏卿觉得,元稹这个人既有才华,又有学识,是一只潜力股,将来应该会蟾宫折桂,成为绩优股。

于是,韦夏卿决定,愿意将自己的小女儿韦丛嫁给他。

这对当时一穷又二白的元稹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还没考试,就白捡了个媳妇,妈的,不要白不要,老子应下了。

但是,这一次,元稹没有科举中状元。但却因为这次婚姻,得到了绝佳的升官机会。然而,好景不成,韦丛跟元稹生活了七个年头,就撒手西去。

在韦丛跟元稹生活的这七年里,生了六个孩子,去世原因可能为产后大出血,元稹这也是够可以的了。

钓个帝王当相公(他官至宰相诗文一流)(4)

第三个,裴柔之

裴柔之又叫裴淑,是唐宪宗元和年间宰相裴垍的女儿,她自幼聪慧,天生丽质,是河东有名的达才女。受父母兄长的影响,习读诗书,颇有才思。唐代大诗人元稹的第二个妻子。

虽然元稹在诗中深情地用世间至大至美的形象来表达对亡妻的无限怀念,觉得任何女子都不能取代贤惠美丽的韦蕙丛,但韦氏辞世一年之后,他就娶了另一个女子,也许是因为这个女子名字非常美好,她姓裴名淑,字柔之,也是一个大家闺秀,而且与元稹对诗歌有着共同的爱好。

元稹此后的仕途并非一帆风顺,虽曾一度官拜宰相,但很快就被贬。在元稹沉浮不定的宦海生涯中,裴柔之一直陪在他身边,与他相濡以沫,荣辱与共,共同沐浴生活的阳光,一起面对人生的风雨。

在元稹来来回回被贬又被启用的过程中,裴柔之始终都能给以最宽厚的理解。

当时,元稹从京城的尚书右丞变成了外放的武昌节度使,裴柔之既留恋京城的亲人,又为丈夫未卜的前途忧虑,十分伤感地写下了一首诗。

侯门初拥节,御苑柳丝新。

不是悲殊命,唯愁别是亲。

黄莺迁古木,珠履徙清尘。

想到千山外,沧江正暮春。

看到妻子裴柔之的诗,元稹也写了一首诗抚慰她。

穷冬到乡国,正岁别京华。

自恨风尘眼,常看远地花。

碧幢还照耀,红粉莫咨嗟。

嫁得浮云婿,相随即是家。

诗词唱和中,充满了夫妻间的真情与理解,真是令人羡慕。

尽管裴柔之聪慧贤淑,善解人意,尽管元稹与她举案齐眉,琴瑟和谐,但这些都没耽误了元稹享齐人之福,他依然有纳妾的行为。这在当时自然无可厚非,但毕竟不是忠于爱情的表现。

钓个帝王当相公(他官至宰相诗文一流)(5)

第四个,薛涛

薛涛是一个名妓,也被称为中国十大才女,这个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如果把男诗人比作一颗颗绿树,那么为数不多的女诗人就是那万绿丛中的数点红。当然了,以前的妓,跟现在的妓简直没有办法相比。

古代的妓是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会这些,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妓。要是搁现在,就是小编我恐怕连个妓也不如,这就是叫做技不如人。

据说,元稹当时为了勾搭薛涛,就写了一首诗《寄赠薛涛》:

锦江滑腻蛾眉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这首诗什么意思呢?元稹是说,在秀丽的峨眉山下,有卓文君和薛涛您这样的美女,我见了之后,是茶不思,饭不想,吃不下筷子,咽不下碗,总之一句话,我现在很想你,我的思念就像菖蒲一样,疯狂的生长。

当然,如果古诗词都如同这般解释,那真是毫无意境,俗不可耐。

当薛涛看到元稹的这首诗之后,回了一首《池上双凫》: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忆将雏日,同心莲叶间。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两只野鸭子在池塘里成双对,到了晚上就一起飞回窝里了。我想起跟你在一起的日子,我很喜欢你,想和你双宿双飞。

钓个帝王当相公(他官至宰相诗文一流)(6)

第五个,刘采春

刘采春,中唐时期江南女艺人大约是淮安一带的人,唐朝伶工周季崇之妻。刘采春既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是怎么跟元稹勾搭上的呢?

刘采春的丈夫周季崇和夫兄周季南都是有名的伶人,擅长演参军戏。参军戏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滑稽戏,有点类似于今天的相声,最开始由两人搭档,一人揶揄戏耍另一人,如一个逗哏,一个捧哏。后来演变成多人合演,也有了女演员的参与。

刘采春跟着丈夫和丈夫的哥哥三人组成一个家庭戏班,四处走穴。

刘采春不但善弄参军戏外,歌唱得也尤其得好。

据说她有夜莺般的嗓子,歌声响彻云霄,可谓是余音绕梁,三日而不绝呀。不仅如此,刘采春还是一名创作型歌手。

明星绯闻多,作为当时的流行歌手,刘采春也难免绯闻四起。

她在浙东演出时,碰上了大才子元稹。

元稹有个风流癖好,喜欢为相好的女人写诗。

当年,他和薛涛热恋时,写了一首《寄赠薛涛》,遇见刘采春,满心的爱恋,火热火热的,则写了一首《赠刘采春》。

这位流氓才子写了很多四处留情的文,比如他这样描写刘采春的诗。

新妆巧样画双蛾,谩里常州透额罗。

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破纹波。

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

至于刘采春与元稹结局如何,无从知晓。

不过,可以预见,元稹这个花心大萝卜,早晚得糠。

钓个帝王当相公(他官至宰相诗文一流)(7)

不一样的文章,不一样的精彩,更多内容,请关注【诗词歌赋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