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岁的张大爷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某天晚上睡觉前刷牙时突然出现右手无力,牙刷掉在了地上,大概过了2-3分钟右手力气就恢复正常了,他想着时间晚了,问题不严重睡一觉就会好的,就上床睡觉了。结果第二天早晨醒来时发现右胳膊右腿都不能动了,赶紧呼叫120到医院看病。医生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告诉他得了脑中风,睡觉前出现的右手无力是“小中风”,因为他没及时就医,把“小中风”拖成了半边肢体完全瘫痪的“大中风”。张大爷听得是一头雾水,那什么是小中风?小中风危害到底有多严重?该怎么预防小中风?

小中风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大脑短暂性缺血、缺氧造成所支配区域的神经功能障碍而出现的一类症状。因为堵塞血管较小,症状较轻,症状通常在数分钟就能缓解,所以叫做小中风。表现为一过性肢体无力、肢体麻木、眩晕、说话笨拙、听不懂别人讲话、计算困难、失忆、看东西模糊和一过性意识丧失等。

小中风有多大危险(小中风小危害)(1)

虽然小中风症状消失得很快,很多患者不是很重视,但并不意味着小中风造成的危害小。研究表明:人体内大脑神经元是不能再生的,脑缺血1分钟就可造成190万个大脑神经元死亡,脑功能加速老化3周,缺血1小时可造成1.2亿个神经元死亡,脑功能加速老化3.6岁。小中风可频繁发作,每发作一次,就会对脑血管造成一次很弱的损伤,如果不积极治疗,约1/3患者发展为大中风,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残疾,患者生存质量下降。还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所以小中风的危害并不小,绝不能小觑。

小中风防治要从多方面入手。首先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作息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谷物和豆类,戒烟、限酒,少油、少盐等。每天坚持至少30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其次要积极干预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管氨酸血症等,使得血压、血糖、血脂等都趋于一个达标值,并且坚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目的是让血液动力学趋于稳定,尽可能减少发生脑梗死的发生。

其实,临床上像张大爷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全国每年大约新发1400万的小中风患者,但也只有10%左右的患者及时到医院就医。小中风是大中风的预警信号,在此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抽烟、饮酒者,一定要积极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出现疑似小中风等症状,要立即去医院就诊,不要因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而造成终生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