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中国男男性行为(MSM)者的抑郁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长期的抑郁症状不仅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还会增加自残、自杀等行为的发生,因此MSM者的抑郁问题亟待解决,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hiv如何防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hiv如何防范(HIV相关知识及预期污名化对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的影响)

hiv如何防范

背景 中国男男性行为(MSM)者的抑郁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长期的抑郁症状不仅会对身体造成损害,还会增加自残、自杀等行为的发生,因此MSM者的抑郁问题亟待解决。

目的 探索MSM者抑郁的潜在类别,并进一步探究HIV相关知识及预期污名化对抑郁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20-12-16至2021-03-02通过同性社交软件Blued7.5平台选取1 394例未感染HIV或感染状态未知的MSM者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HIV知识问卷、HIV预期污名量表、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对抑郁进行潜在类别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不同抑郁类别与HIV相关知识及预期污名化的相关性。

结果 最终收回问卷1 396份,有效问卷1 394份,有效率为99.9%。以CES-D10的10个条目为外显指标,依次选取1~5个潜在类别模型对MSM抑郁状况进行探索性潜在类别分析,最终选择含有4个类别的模型,各组的类别概率:“无明显抑郁”占40.1%,“可能存在抑郁风险”占21.6%,“可能存在轻微抑郁”占28.0%,“可能存在中至重度抑郁”占10.3%。为检验该分类的准确性,将根据CES-D10的截断值所判断的抑郁结果(0=无抑郁,1=存在抑郁)与潜在类别分析所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0=无明显抑郁 可能存在抑郁风险,1=可能存在轻微抑郁 可能存在中至重度抑郁),结果显示Kappa=0.73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HIV相关知识(OR=0.926,P=0.001)、本科及以上教育程度(OR=0.642,P=0.003)是可能存在抑郁风险的影响因素;HIV预期污名化(OR=1.594,P<0.001)、已婚(OR=0.593,P=0.026)是可能存在轻微抑郁的影响因素;高水平HIV相关知识(OR=0.935,P=0.026)、HIV预期污名化(OR=2.239,P<0.001)、无固定工作(OR=1.518,P=0.045)是可能存在中至重度抑郁的影响因素。

结论 MSM者的抑郁具有明显的类别特征,本研究可为针对MSM者的抑郁状况施行精准干预提供新思路。相关部门可考虑结合社交媒体针对MSM者的HIV相关知识及预期污名化进行干预,从而预防及控制MSM者抑郁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来源:戴振威, 司明玉, 苏小游, 吴奕锦, 陈旭, 付佳琪, 黄依漫, 王浩, 肖伟军, 于飞, 米国栋. HIV相关知识及预期污名化对男男性行为者抑郁的影响——基于潜在类别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60.(点击文题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