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李心月

曾以为遥远的2021年,如今已经只剩下最后十几天了。北方大地正迎来大雪纷飞,南方的街角则是满眼金灿灿的银杏叶。对十二月的感情,是丰富的复杂的。人们在忙绿中总结得失和年底复盘,又在对崭新未来的期待中开启新的一年规划。在一年的时间长河中,适时到来的节日,像灿烂的烟花,降临在生活的上空。哲学家伽达默尔说,节日就是庆祝,就是人们可以暂时跳出日常状态进入共同欢聚的日子。节日会生成特有的时间经验,与艺术时间经验有着深刻的相似性。站在岁末,即将迎来新的一年,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互相给予惊喜和分享回忆,互相给予爱的温暖。不确定时代,我们更需要通过知识的铠甲,背靠精神火焰的光亮,砥砺前行。

《那样的时代,那样的人》 马识途 著 人民出版社

年逾百岁,热情不减。马识途回忆自己过往岁月里让他难忘的的人。其中有文坛巨匠、友人,比如鲁迅、巴金、闻一多、冰心、杨绛、夏衍、曹禺、周有光、吴宓、李劼人、沙汀、艾芜等;一起并肩奋斗过革命战友、革命伴侣、骨肉亲人、启蒙恩师,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令他敬佩的人等等。我们在书中看到他的革命战友何功伟,既是战友又是妹夫的齐亮,英年牺牲的革命伴侣刘惠馨,在西南联大读书时在昆明结交的飞虎队员等等。笔法风格多样,表述精准。马老以年逾百岁高龄写下的人物回忆录,既是文学,也是历史,在中国当下是独一无二的。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1)

《苏洵新传》刘川眉 著 黄河出版传媒集团·阳光出版社

苏洵除了是“万人迷”苏东坡的父亲,还是他自己。苏洵的童年是怎样的,有着怎样的成长故事?在刘川眉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个集顽童、落榜生、布衣大儒、求官者、父亲、丈夫于一体的苏洵。我们也看到,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是如何在琐碎的生活中、失败的情境中、追逐梦想的过程中追索、徘徊、反思和成长。通过对苏洵诗文的深度研读,探索出他真实的思想、情感、喜怒哀乐, 刻画他的灵魂,为我们展示出苏洵的生命史和精神史。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2)

《茶叶与鸦片》 仲伟民 著 中华书局

19世纪的茶叶与鸦片贸易如何见证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命运?茶叶如何成为一种全球性商品,获得英国人的青睐?在全球化大潮中,茶叶在西方的命运与鸦片在中国的命运为何截然不同?本书立足于全球史的视野,以茶叶和鸦片为切入点,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综合利用多种社会科学理论,全面展现出19世纪茶叶与鸦片贸易的盛衰变化,并对茶叶经济与鸦片经济进行了对比,指出二者对中国社会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从而深度揭示中国在19世纪全球化中的真实处境。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3)

《史密斯先生到中国》 (美)韩洁西 著 史可鉴 译 万有引力&广东人民出版社

这本书副标题是“三个苏格兰人与不列颠全球帝国的崛起”。作者透过三位史密斯先生及其代表的“散商”群体,展示了大英帝国在全球扩张的内部运作与全球贸易网络的形成。他们以自己的商业活动填补了东印度公司在亚洲贸易中出现的金融缺口,并与伦敦的政治高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甚至通过这种政治联系将他们在远东的贸易需求转化为国家的政治议程,推动了英国首个访华使团的成行,为鸦片战争埋下了伏线。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4)

《劫后“天堂”:抗战沦陷后的苏州城市生活》 巫仁恕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抗日战争时期,苏州这个遭遇日军轰炸和洗劫后的“人间天堂”,繁华不再。整座城市残垣断壁、路有饿殍。经历了抗战初期沦陷的慌乱过后,苏州的社会秩序逐渐恢复,娱乐业迅速兴起,形成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强烈反差。尤其是作为伪江苏省省会,大批伪政府公职人员、上海寓公、商人进驻,给这里的休闲娱乐业带来一种畸形繁荣。贫富差距尤其巨大、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物价飞涨、黑市猖獗。本书透过对沦陷区的城市史研究,试图扩大抗战史的研究视野,从普通市民大众及沦陷区百姓的生活生命体验的角度,揭示不同面向的抗战历史。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5)

《全球海盗史:从维京人到索马里海盗 》 彼得·莱尔 著 于百九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说起海盗,也许很多人心中会有着诸如《加勒比海盗》等影视作品带来的浪漫想象,但这跟真实的情况相去甚远。海盗为什么会出现?又为什么屡禁不止?本书抛开对海盗的浪漫化想象,从中世纪的维京人一直讲到现代的索马里海盗,深入地探讨了海盗的劫掠动机和发展过程——在历史上,海盗不仅是烧杀抢掠的私人团伙,还是各个时代海洋帝国之间相互博弈、对抗的工具和棋子。海盗屡禁不绝的背后,是区域性地缘政治的巨大影响。作为世界领先的海上安全和反恐专家之一,莱尔以全新视角审视全世界历代海盗的行为。莱尔抛开了过去那种笼统的谴责和厚颜无耻的浪漫化的诱惑,找出了这个古老职业的核心永恒的模式。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6)

《一间中国的房间》 蔡小容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说不尽的连环画,不断流转的中国故事。这是蔡小容继《浮生旧梦说连环》和《她从聊斋来》之后的第三部说连环系列作品。全书分儒林入画、红楼小拾、罗伦赶考、东风西渐、域外等六辑。作者从连环画出发,像历史文献考据一般,在经典名著与连环画中寻找互相印证之处。从《儒林外史》的屋舍·门户·窗栏·舟船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小摆件儿,每一类都以小窥大,书与小画结合,带我们重新领略经典之妙趣。文笔曲折多变,笔触细腻、深刻,角度新颖,让人回味悠长,是优秀的当代汉语写作。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7)

《大卫·爱登堡自然行记》 大卫·爱登堡 著 李想 译 译林出版社

大卫·爱登堡是如何走上博物之路的?他策划和制作的纪录片背后又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大卫·爱登堡自然行记(第一辑)》收录了他这批作品的前3本书:《丛林飞行》《寻龙之旅》《蝴蝶风暴》。在这些作品中,爱登堡记录了他那些史诗般曲折动人的探险之旅,向读者开启了尘封在时光中的荒野之美,生动呈现了爱登堡早年的荒野经历和幕后故事。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8)

《百工记》 潘伟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历史从来不是冰冷而抽象的概念,用影像记录下民间的劳作与生活。《百工记》是一部记录中国民间行当百业的图文集,作者走访各地采集百业信息,或亲临劳动现场,或寻访手艺匠人,拍摄了近250幅图片,涉猎的行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包括一些行将消失的、“非遗”级别的旧行当、老手艺,它们曾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存在。全书共从衣食住行、工商经济、文化娱乐等领域全方位地展现“三百六十行”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在新旧行业的兴替更迭中,见证时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流变,探寻物质变迁中不变的人文精神。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9)

《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汪丁丁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群乐,还是独乐?何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我们该如何求解社会生活的智慧?该如何达致人与人之间深层的情感交流?这是著名经济学家、北大教授汪丁丁北大EMBA课程讲义,在时代的转型期,求解社会生活、深层情感交流的智慧。转型期社会的伦理困境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生活快速变化,信息多到像是噪声。什么才是“正常”“正确”?面对独有的人生问题和企业问题,如何从中西思想传统中寻求实践智慧?对于我们发展复杂思维应对混沌未知有何启示?汪丁丁从哲学的角度给予详细的分析和解释。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10)

《成都寻古录:从文物读成都》王川 吴艾坪 刘朋乐 邹敏 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借助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讲述了成都平原的古蜀传说与族群的形成,古蜀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秦灭蜀国与成都的中原化等早期历史,以及成都地区在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史。全书将成都及附近地区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图片按照时间顺序串连起来,按图撰文,借图述史,体例独特,用词浅显易懂,读者既能从中学习到成都的历史与文化知识,又能加深对文物的了解,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文化普及类图书。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11)

十二月美文共赏(封面书单十二月)(12)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