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毛泽东给他发了一封电报,送了八个字“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1969年3月,中共九大即将召开,毛泽东突然发出指示,要让一个人作为主席团成员出席九大的开幕式,并说道:“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

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国大将排在第二名的徐海东。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21日,徐海东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今属大悟县)夏店区徐家窑的一个窑工世家。9岁上私塾,不久辍学当窑工,1925年入党,先是在旧军队里担任副班长、中士班长、代理排长、少尉排长。1927年11月率领农民自卫队参加支援黄麻起义,历任红军团长、师长、直至担任红25军军长。

徐海东一生战绩卓越,负伤九次,身上有十七处枪眼。由于徐海东在红军时期作战奋勇,常被人称为“徐老虎”。然而,其也招致国民政府的极端反感与仇恨。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视其为“文明一大害”,并派飞机在陕北发放传单:“凡击毙彭德怀或徐海东,投诚我军,当赏洋十万。凡击毙其他匪酋,当予适当奖励。”

关于粟裕大将的纪录片(他为何能排在粟裕之后)(1)

在长征的红军队伍中,红25军是首先到达陕北的部队。在陕北徐海东与刘志丹的部队会师后,重新改编为红十五军团,指挥劳山战役,全歼张学良部国军第110师;发动榆林桥战斗,歼灭东北军四个营,活捉团长高福源,取得了直罗镇战役胜利,为中央红军在陕北站稳脚跟立下大功。

抗战期间,徐海东积劳成疾,肺病复发而喋血,回到延安休养,1940年1月后基本没有参加以后的抗战、解放战争。

1955年新中国解放军第一次授衔,徐海东被授予大将军衔,且排在粟裕参谋长之后,成为十大将的第二名。对于战争年代身患重病、长期远离战斗岗位的人来说,得此殊荣主要是对毛泽东的特别关照。

我们把时间拉回到20年前............

1935年11月2日,当得知毛泽东即将来到红十五军团时,徐海东立刻下令停止正在进行的对敌战斗,骑马飞奔位于甘泉县道佐铺的军团司令部。翻两座山,跑一百三十里路,徐海东仅仅用了三个小时。来不及洗去风尘,见到毛泽东后,徐海东握住毛泽东的双手,激动地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当时的徐海东从隶属关系上说,他是属于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的人马,与毛泽东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在红军的左、右两路军正在为“北上”与“南下”斗争时,徐海东的主动迎接中央红军的行为,表达了对中央红军的忠诚与支持。

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衣衫褴褛,一贫如洗,在物资保障方面存在严重困难,数千人面临着御寒的冬装和口粮难以解决。毛泽东又写了一张借条,派人去徐海东处借款2000大洋,而徐海东手里只有7000大洋,尽管当时红十五军团条件也很艰苦,结果徐海东大笔一挥,直接送给中央红军5000大洋。中央红军在陕北最困难的时候, 是徐海东的钱帮了革命的大忙,为此毛泽东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是工人阶级的一面旗帜!”

关于粟裕大将的纪录片(他为何能排在粟裕之后)(2)

埃德加·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写道:“在中国共产党的军事领导人中,恐怕没有人能比徐海东更加‘大名鼎鼎’的了,也肯定没有人能比他更加神秘的了。”

徐海东养病期间仍坚持工作,后来毛泽东亲自给他发了一封电报,电报里送了八个字:“静心养病,天塌不管!”

建国后,徐海东因身体原因而未负责具体工作继续养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当徐海东得知毛泽东亲自点名时,组织上派人询问徐海东的意见。徐海东激动地说:“就是爬,我也要爬去!就是死在那里,我也要去!”随后他带上氧气袋赶至人民大会堂。周恩来在看到徐海东被推上主席台后,亲自迎上来并扶入座位。毛泽东在入场就坐后,还特意转身向徐海东招手致意。

关于粟裕大将的纪录片(他为何能排在粟裕之后)(3)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