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是一个港湾城市,城中有水,水中有城,有“大威尼斯湾”和“南太平洋的珍珠”之称。水面清澈,水域幽深,可停万吨巨轮,有36个内港湾,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悉尼歌剧院就坐落在悉尼港湾内,三面临水,环境开阔,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魂魄,悉尼人的骄傲,也是悉尼的三大地标之一。(另外两个是悉尼塔和悉尼港湾大桥)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1)

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最具特色的建筑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表演艺术中心。该剧院设计者为丹麦设计师约恩·乌松,歌剧院是一座贝壳形屋顶结合剧院和厅室的水上综合建筑,歌剧院内部建筑结构则是仿效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神庙。悉尼歌剧院始建于1959年,1973年正式落成。在2007年,这栋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2)

悉尼歌剧院在1955年公开徵求世界各地的设计作品,至1956年共有32个国家233个作品参选。1959年,建筑设计师约恩·乌松的方案中标并投入建设。超现代的设计让不少悉尼人和歌剧迷大为不满。1966年,气愤的丹麦建筑设计师干脆离开了尚未完工的剧院工地,再也没有回来。但不论如何,约恩·乌松一生的辉煌只有一次,但这一次已是传奇。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3)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的贝利隆角,其特有的白色风帆造型,加上其背景悉尼港湾大桥,与周围景物相映成趣。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4)

悉尼歌剧院不仅是悉尼艺术文化的殿堂,更是悉尼的灵魂,是公认的20世纪世界十大奇迹之一,已被视为世界的经典建筑载入史册。

外观结构

悉尼歌剧院的外观为三组巨大的壳片,第一组壳片在西侧,四对壳片成串排列,三对朝北,一对朝南,内部是大音乐厅。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5)

第二组在东侧,与第一组大致平行,形式相同而规模略小于歌剧厅。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6)

第三组在西南方,规模最小,由两对壳片组成,里面是餐厅。其他房间都巧妙地布置在基座内。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7)

悉尼歌剧院坐落在悉尼港湾,三面临水,环境开阔,以特色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它的外形像三个三角形翘首于海边,屋顶犹如贝壳,外表用白格子釉瓷铺盖,在阳光照映下,远远望去,既像竖立着的贝壳,又像两艘巨型白色帆船,飘扬在蔚蓝色的海面上。据设计者晚年时说,他当年的创意其实是来源于橙子,正是那些剥去了一半皮的橙子启发了他。而这一创意来源也由此刻成小型的模型放在悉尼歌剧院前,供游人们观赏这一平凡事物所引起的伟大构想。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8)

内部结构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9)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10)

悉尼歌剧院主要由两个主厅、一些小型剧院、演出厅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组成。两个大厅均位于比较大的帆型结构内,小演出厅则位于底部的基座内。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11)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12)

其中最大的主厅是音乐厅,最多可容纳2679人。设计的初衷是把这个最大的厅堂建造成为歌剧院,后来设计改动了,甚至已经完工的歌剧舞台被推倒重建。音乐厅内有一个大风琴,是由罗纳德·沙普于1969年至1979年制造的,号称是全世界最大的机械木连杆风琴,由10500根风管组成。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13)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14)

主厅中较小的一个才是歌剧院,舞台相对较小。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15)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16)

其他附属设施包括戏剧院、影院以及摄影室。在入口的阶梯前也经常举行一些免费的公共演出。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17)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18)

歌剧院通常用於举办交响乐、室内乐、歌剧、舞蹈、合唱、流行乐、爵士乐等多种表演。从远处看,悉尼歌剧院好像一艘正要起航的帆船,带着所有人的音乐梦想,驶向蔚蓝的海洋。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19)

悉尼歌剧院灯光原声(凝固的音乐无声的诗)(20)

如今,歌剧院和毗邻的悉尼海港大桥(绰号大衣架)已经成为悉尼这座城市的代名词。中国人常说: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句话用在这里再合适不过,悉尼歌剧院那迷人的风采,让无数人魂牵梦绕。

贴士

我采集了关于悉尼歌剧院的旅游灵感,这里适合与所有人共同体验。

4-9月来玩最佳。

乐途旅游网与乐途灵感旅行家:小羊VR 发布:2019.0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