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雍正皇帝,能登上皇位不容易。康熙帝儿子众多,个个出色,他是皇四子,皇室立储遵循立嫡立长。康熙重用太子和皇长子,对于储位这件事,怎么都论不到他皇四子的身上

但是太子无能,大阿哥争储之心太过明显,几乎路人皆知,康熙很是恼火,这两个儿子他都不喜欢。看懂皇帝心思的诸位亲王,觉得自己都有了立储的希望。

感叹自己身边无人可用(雍正感叹无人可用)(1)

康熙在位时间长,立储之事迟迟未定,诸亲王之间的争斗,已经明显到康熙想不看见都难。好在雍亲王胤禛能忍,懂得韬光养晦,与诸兄弟相处和气,又拢到了年羹尧和隆科多两位众臣。

再加上手里有康熙最喜欢的孙子弘历,他硬是笑到了最后,得到康熙的信任,将皇位传给了他。

感叹自己身边无人可用(雍正感叹无人可用)(2)

经历过九子夺嫡的惊心动魄,雍正养成了多疑的性格,继位后,先对他的兄弟们下手,消除异己。各亲王该废的废,该圈禁的圈禁,该发配的发配,为了巩固皇位,下足了狠手。

除去了有威胁的皇室,雍正并没有闲下来,而是更加勤政,要不是作为皇帝必须以繁育皇嗣为己任,他差点都不想踏入后宫了,平日里不是在朝上议事就是在殿里批折子。

感叹自己身边无人可用(雍正感叹无人可用)(3)

由于害怕从前威胁皇位的事情再发生,对于居功自傲的大功臣,雍正非常的谨慎。隆科多是雍正的舅舅,年羹尧是两朝重臣,军功赫赫,为康熙和雍正都打了不少胜仗,但居功自傲的臣子,一定是雍正的眼中钉。

感叹自己身边无人可用(雍正感叹无人可用)(4)

杀了一些重臣后,雍正也会感叹身边无人可用。满清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坚持满人不用参加科考,就可以做官,导致有些满族大臣学识不够,而康熙帝又不想用太多的汉人为臣。

雍正也一样,但是好在他注意到了这点,用人得德才兼备,便把科考满汉一视同仁了,不过在清朝皇帝心中,满臣和汉臣永远是不可能平等的。满族的才子与汉人同堂竞争,肯定首选满人。

感叹自己身边无人可用(雍正感叹无人可用)(5)

彼时有个大臣叫章佳.阿克敦,是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的进士,颇有学问,被授编修。到了雍正年间,阿克敦兼任了国子监祭酒,掌清廷最高学府的教学考试

不过,悠闲的官路没走多久,阿克敦就被雍正派去广州代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从文臣来了个大转折成为了武将,手中的权力也大了起来。

感叹自己身边无人可用(雍正感叹无人可用)(6)

到了广州后,阿克敦开始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整顿当地吏治,弹劾了不少广东官员。由于雍正的信任,阿克敦没事,被弹劾的人受到了处理,于是他被人怀恨在心。

过了一阵子,雍正又调他去广西任巡抚,前脚刚接到调令,后脚那些广东官员便开始报复阿克敦,纷纷上奏雍正弹劾他,指责他将广东新会县一起强盗案擅自改成了盗窃案;除此,还挪用海关的税银。

感叹自己身边无人可用(雍正感叹无人可用)(7)

这些都让雍正很是生气,但最让他震怒的,是广东官员弹劾阿克敦,指使家人对从暹罗来广州的运米船只索要“规礼”

规礼是一些贪官借职务之便,向过往船只索取财物的陋习,本来就挺遭人恨,何况阿克敦还是跟外国船只索要,性质就不一样了,上升到大清朝的颜面问题了

雍正当即下令将阿克敦就地下狱,然后派朝廷专员前去审讯。可是专员去审了之后没发现确切证据,只判了阿克敦收规礼的罪。但此时有人有告他包庇下属贪赃,罪加一等,阿克敦被判了斩监候,扔在了死牢了。

感叹自己身边无人可用(雍正感叹无人可用)(8)

可阿克敦命不该绝,江淮一带连下暴雨,闹起了洪灾,百姓流离失所,山东巡抚紧急上书请皇帝派人督修水道。雍正一下犯难了,发现竟然无人可用。

这时,两朝重臣张廷玉出来说话了,他提醒雍正,死牢里还有个章佳.阿克敦呢!雍正恍然大悟,不愧是康熙帝看重的张廷玉,眼光毒得很,此招既解决了眼下的用人问题,又保住了阿克敦。

张廷玉在康熙帝年间就在权力中心任要职,官至刑部左侍郎,雍正继位后,他是内阁首辅,领班军机大臣,雍正帝想保阿克敦的心思,对他来说一点不难猜。

感叹自己身边无人可用(雍正感叹无人可用)(9)

阿克敦被弹劾的罪过,真真假假,张廷玉都心中有数,他提议重用阿克敦,没人敢多话,正中雍正下怀。

于是阿克敦前往灾区将功折罪去了。修好了水利建设,雍正又派他随军去平定准噶尔的叛乱,再渐渐恢复他的大小职务。乾隆帝登基后,阿克敦被召回朝中,正式任刑部尚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