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眼读书/温星,阅读推广人

除了创作自己的作品,作家们还有另一重或许更加重要的职能,那便是——为广大普通读者筛选、推荐、解读已然经过历史检验的经典的作家作品。

这方面有价值的著作很多。本期《星眼读书》,就为朋友们推荐其中三种。

现代文学作家整体认识(关于经典作家作品)(1)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从荷马、柏拉图到尼采、波伏瓦》 美国著名传媒作家大卫·丹比,带领我们重读自《荷马史诗》以来的伟大经典。这是一幅概览西方文学与思想的地图,一种种在当代重读人文经典的新思路,一个个用阅读解决人生困境的“冒险”故事。本书或许能为你证明:阅读经典是拯救焦虑人生的良药。

《云中锦》 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陆春祥,阅读《酉阳杂俎》《梦溪笔谈》《闲情偶寄》等古代笔记的心得体会。笔记,是我国文学独有的一种文体,极富传奇性,而陆春祥关于笔记的这本笔记,与古代笔记一脉相承,知识点密集,却也非常好读。

现代文学作家整体认识(关于经典作家作品)(2)

《思于他处》 人大文学院长前院长孙郁写给当代读者的读书指南、思维宝典。他品评鲁迅、卡夫卡、钱锺书、王小波、莫言等名家名作,体悟近百年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他认为,只有知道此在的虚妄和词语的有限,才能在偏离的视角里重建辞章的秩序。

此三种,皆是对于经典的重读与重新解读。我觉得,孙郁所谓“思于他处”之“他处”很有意思,亦如米兰·昆德拉之“生活在别处”,保持着一种距离和错位的视角。

而这种距离和错位,无疑,真是我们更好地阅读和理解经典所需要的。


《重读经典的伟大冒险:从荷马、柏拉图到尼采、波伏瓦》

现代文学作家整体认识(关于经典作家作品)(3)

作者:[美] 大卫·丹比

出版:理想国·北京日报出版社

大卫·丹比,美国当代著名记者、评论家,《纽约客》专栏作家和影评人。

本书以现代人的视角和思维,对荷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马基雅维利、但丁、蒙田、卢梭、莎士比亚、黑格尔、尼采、波伏瓦、伍尔夫……等近30位西方人文传统中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进行了精辟扼要的评论和导读,勾勒出一幅概览西方文学与思想、通读西方文明史的清晰地图,是快速了解西方人文传统内涵的入门佳作。

现代文学作家整体认识(关于经典作家作品)(4)

丹比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身处哥大“文学人文”与“当代文明”课堂之上,精彩的讲解之余,经常鼓励学生与自己展开辩论。

本书,真实记录了哥大师生对人文经典的理解、阐释与论辩。在这里,传承千百年的经典作品需要被反复重读,也可以被公开质疑;风格各异的学者教授是学生们的引路人,也鼓励所有鲜活的思想与锋利的批判。

经典也不能说就绝对正确,权威教授的观点也并非就一定是标准答案,只有课堂上阅读和讨论的过程本身,才是真正的“学习”与“传承”。

现代文学作家整体认识(关于经典作家作品)(5)

《荷马史诗》插图

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丹比逐渐体会到,“回到纯粹的阅读”这件事本身,正在帮助他冲破二手信息织成的迷雾,带来身心的平静,也引导着他去不断寻找和“试穿”不同的自我。而在课堂上参与师生之间的论辩,则让他意识到经典正在反复的重读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既包含着千百年来传承的人文精神,也映照出当下年轻一代的思考和判断。

在丹比看来,这场重回校园、重读经典的生活实验,就是一场“重新认识自我的伟大冒险”。


《云中锦》

现代文学作家整体认识(关于经典作家作品)(6)

作者:陆春祥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陆春祥,笔名陆布衣等。著名散文家,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散文随笔集三十余种,主编散文年度精选等三十多部。曾获鲁迅文学奖、《北京文学》奖、上海市优秀文学作品奖、浙江省优秀文学作品奖、报人散文奖等。

段成式《酉阳杂俎》、沈括《梦溪笔谈》、叶梦得《避暑录话》、洪迈《夷坚志》、周密《武林旧事》、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刘伯温《郁离子》、李渔《闲情偶寄》、袁枚《子不语》——这九部,都是我国古代文化名人传世的经典笔记名作。笔记,书写历史之外的记忆,是一种兼具传奇性、趣味性与可读性的独特文体。

现代文学作家整体认识(关于经典作家作品)(7)

当作家与作品彼此观照,当跌宕起伏的个人命运撞上波澜壮阔的时代风云,小小的笔记该如何讲述一个人和一群人的记忆?陆春祥本书,针对这九部笔记,创作了九篇传记,九段轶闻,还原了这些著名笔记作品的幕后故事。

在陆春祥看来,段成式等九位身份各异的古代名流及他们的作品,都是可以成为镜子的,无论哪个时代,都太需要镜子。

现代文学作家整体认识(关于经典作家作品)(8)

陆春祥说:“我发了九张寻人启事,一一寻找,从一千多岁,到几百岁,他们都是年岁不一的古人。他们基本只活在文字里。正史里都有长短不一、详略不等的传文,各种笔记也有不少趣味记录,荒野,杂草,残碑,断文,有的还有冷冷的圆冢,烛台上的残香残烛,除此外,大多数时候,我都只在内心和他们对话,但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活灵灵的人,烟火味十足。"


《思于他处》

现代文学作家整体认识(关于经典作家作品)(9)

作者:孙郁

出版:领读文化·台海出版社

孙郁,著名学者、作家。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北京日报》文艺周刊主编,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著有《民国文学十五讲》《鲁迅忧思录》《革命时代的士大夫:汪曾祺闲录》《鲁迅与周作人》等。曾获华语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汪曾祺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这是孙郁先生全新的随笔作品集,共三辑、三十二篇文章。在这些文章中,他品评了包括鲁迅、卡夫卡、周作人、普希金、钱锺书、黑塞、王小波、莫言等在内的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及作品。

现代文学作家整体认识(关于经典作家作品)(10)

藉由相关经典作品,他带领广大读者进入这些名家的文学世界与个人命运,从“他处”迸出新思,重构语言的生命力,展示思想之美。全书文字优美洗练,表述别开生面,读来酣畅淋漓。

【名家力荐】

孙郁的散文,熔思想发现、学术洞察和艺术感悟于一炉,深刻的人性表达、中正的人文立场、丰富的人间情感,化为细腻又精准的文字、真切而舒朗的语感和深邃又超拔的境界,是视野、学养与良知、趣味相洽的知识分子写作的典范文本。——第五届朱自清散文奖授奖辞

现代文学作家整体认识(关于经典作家作品)(11)

孙郁的文章将纪念与感怀深化成为沉思和追寻……在学术与现实的双重世界里,凭着自身的定力,扎根、前进,这种坚守的意志和能力令人钦佩,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愈发显得珍贵。——第二届汪曾祺散文奖授奖辞

孙郁的研究,从鲁迅、胡适等人出发,观察旧时代的文人气象,审度当下的写作风向。他儒雅温润的文辞,体察灵魂的苦痛,传递生命的悲喜,经他讲述的思想和人生,沉重、真实,倍感亲切……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授奖辞


★ 头条专栏“星眼读书”,推荐全国新近出版的价值好书

★ 温星,阅读推广人、文化观察者,昆明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