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职单招这种招生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众多高中学子的青睐。近日,各省市高职单招名单陆续公布,那么,对大多数成绩在400分左右的同学来说:一批二批没有份,上个高职院校有前途吗?答案是:当然有!下面就为大家系统介绍一下高职的升学途径和热门院校及专业!

统招和单招有什么区别(和统招相比差别在哪)(1)

单招、统招、高职单招是什么

单招,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必须于高考前完成录取。按教育部规定,考生参加单独招生考试,若被正式录取,无需参加全国统一高考,未被录取的可继续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单独考试招生是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多样化选拔机制的试点,是国家高考的组成部分。学生入校后与统招的学生待遇相同。

统招,就是国家的统一招生计划,首先需要高考生参加高考,且在所在省份招生考试院统一指定的高考志愿填报网站填报高考志愿,你的高考分数达到相应的录取批次分数线,被所填报大学正式录取。

高职单招,也就是大家平常所说的“单招”。我们通常说的单招,是狭义的说法,即“高职单招”。广义的单招:包括“高职单招”、“体育单招”、“艺术单招”等。如果你不是体育生也不是艺术生,那你参加的单招就是“高职单招”。所以,普通考生参加的“单招”,都是专科高职层次,毕业之后发的毕业证就是专科毕业证。

单招生和统招生待遇有差别吗

首先明确一点:单招和高考统招只是两种不同的考试模式,但是同学们入学以后的待遇是没有任何区别的。

相同点:统招与单招的学员这两者的待遇是相同的。单招与高考录取的组织方式相同,都由当地招生考试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填报志愿、划线录取;招生计划性质相同,享受统招生学生同等待遇,单独招生纳入普通高等教育计划,是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属于成人教育,也不属于自学考试。

单招考生在校期间待遇,国家补助政策,毕业时享受的就业政策及就业后的工资、福利、职称评定,毕业证书,报到证,均与普通专科学生完全一样。单招录取后的考生与高考上线录取考生同年入学,同时毕业,入学时学费住宿相同,学生毕业后可以专接本普通本科,可以在全国网上查询。

不同点:只是形式不同而已。报名时间不同,考试时间不同,考试模式不同;考试内容不同。单招的录取率相对比统招的录取率高,统招的选择很多,也意味着竞争更激烈。

哪些考生适合报高职单招,为什么

统招和单招有什么区别(和统招相比差别在哪)(2)

如果你觉得自己考本科一点希望都没有,可以考虑选择“单招”,单招主要是本省院校面向本省考生进行招生。全部都是高职专科,也就是说,你一旦填报“单招”,经过考试被录取后,那你就只能上这个学校了。也就是定格了,你只能读专科。一旦被录取,就不需要参加6月份的高考了。

理由一:高职招生主渠道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成为高职院校招生录取的主渠道。各省市通过近两年不断扩大高职单招试点的规模,为实施分类考试奠定基础,这条主渠道正在逐步形成。从近年来成都市录取情况看,大部分参加高职单招的院校60%的招生计划都安排在高职单招,也就是说,通过6月份高考被录取进入部分高职院校的难度比高职单招还要大。

理由二:避开高考通“罗马”

6月份高考面临背水一战,压力大,长期以来被戏称为“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相比之下,3月份的高职单招考试难度要求相对较低,更倾向于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而招生数和录取数比例更加合理,即使没有被理想学校录取,还可以继续参加6月份的全国高考,因此,考生的压力相对较小,有利于考试发挥出较好状态,增加录取几率。

理由三:提前录取一身轻

根据高职单招政策,凡被单招录取的考生,一律不再参加当年普通高考。也就是说,参加高职单招的考生,如果确认录取后,将会提前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直到9月份才到大学报到入学。放假将近5个月,可以轻松、从容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尤其是在6月份高考时,看着其他同学挥汗如雨参考,是不是有种“正在城楼观山景”的悠闲之感啊。

理由四:两次录取机会

高职单招考试由文化素质测试、职业技能测试两部分组成。其中,凡参加高职单招的考生(免试生除外),均需参加文化素质测试。录取时,文化素质测试成绩合格,但未被预录取的考生,可进行二次志愿填报。

理由五:专业实用好就业

从近年来的就业情况看,学历与就业率呈现一定的反比规律,高职专科生最好找工作。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定位于基础实用技能,更注重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脚踏实地的观念,更加契合社会对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状况。

理由六:毕业待遇无两样

高职单独招生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层次,即也属于“统招”范畴。被高职单招录取的考生,在校读书期间除不可以转学、转专业外,其余待遇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录取的考生完全相同。因此,大可不必担心就业时会受到歧视。

理由七:以退为进专升本

考生选择报考高职,不失为一条“以退为进”的求学策略。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均有“专升本”的途径,而且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专升本”的比例也将逐渐提高。此外,考生还可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获得本科学历。同时,从本科到专业硕士、博士渠道现在也非常畅通,只要通过一定努力,一样能成为高技术人才。

理由八:边学边练学费低

高职学生在学校中产学结合,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高职院校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在校生通过实习、实训等环节,可掌握当前岗位实用技能,到企业后可迅速上手。同时,培养周期短、学费较低,还可申请奖学金和助学金。

理由九:斩获双证就业优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要完成规定教学计划,同时还要考取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技能 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时增大岗位竞争优势。据统计,80%以上的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或上岗证书。

考生该如何选择高职院校

统招和单招有什么区别(和统招相比差别在哪)(3)

一、要搞清楚高职院校的类型

大体来说,高职院校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本科院校的高职专业。这其中一部分是“211”重点本科院校,也有一部分是市属高校。第二类是公办高职院校。这些院校招生数量大,高职办学时间长,在职业教育与就业上有一定优势。第三类是民办高职院校,国家承认学历,不过学费较高。

二、报考要有宏观原则和微观考查

从宏观原则上来说,报考高职高专院校可以考虑四点。

第一个原则就是大城市。这里没有歧视中小城市的意思。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信息量更充分,就业机会也更多。有句老话叫做“山沟沟里面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就是这个意思,上学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视野。在大城市中也有区分,比如,广东、浙江的产业比较发达,北京、上海的服务业相对更集中。

第二个原则是规模。一万人左右的中等规模可能是相对适宜的。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而言,一个大学,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的最优规模是不超过1万人。规模太大了,就业很麻烦。最简单的理由就是一个学校一年毕业五六千人,到哪里去消化?更重要的原因是,不同于本科院校,高职对教学设备的要求非常高,没有合格的教学设备,难以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老师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可以招很多学生,如果老师和设备跟不上,难以保证学生的教学质量。而且,学校规模过大,在管理上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如果学校规模过小,比如只有一两千人,也有其他的问题存在,考生一定要慎重考虑。

第三个原则是兴趣。考生在填报普通本科志愿的时候,专家都建议要以兴趣为主。同样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生报考高职志愿的时候,也要讲兴趣。如果没有兴趣,学生一样会学不好。不论什么层次,兴趣都是最好的老师。

第四个原则是宽口径。高职学生和普通本科学生一样,上大学所学的专业未必是一辈子的职业,很可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要转向其他的行业。如果专业过于狭窄,不具备转型的基础,也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所以一定要看所选的专业有没有一个职业群为背景,有没有一定的职业适应性。另外,挑选专业也要看得“深”一些,应该是社会未来发展的朝阳事业,而不是眼前的热门职业。

从微观层面而言,就是看这个学校是不是出现在各省区市招办印发的招生学校名册上。如果想了解得更详细,可以登录教育部网站进入相关页面,验证这所学校是否具备资格。

接下来就是详细考察了。大家都想上个好的高职院校。什么是好学校呢?一个最直观的判断标准就是看是否列入国家首批100所高职示范校的名单,这个名单被形象地称为高职的“211”院校。进入这个名单的学校,在师资、设备、教学水平方面都在国内处于不错的水平。

这么多学校,怎么选?

填报志愿时,大家都知道应首选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其次再选省级示范性(骨干)院校,具体再结合地理位置、专业方向、行业背景等因素做出选择。那么,该如何判断其他院校的含金量呢?以下这些因素还请您多加留意:

1. 毕业生质量。

就业状况是最能反映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考生、家长不妨参看一些第三方调查机构发布的各院校高职生薪酬调查、排行榜等资讯。

2. 办学历史。

有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格而来的,过去一批国家重点中专的底子相当不错,这些中专转为高职后,教学力量还是很强。而有些民办的高职院校开办历史比较早,经验丰富,已经适应了市场经济的变化需求,在就业市场有很高的口碑。

3. 在校生规模。

高职不同于普通本科,对教学设备要求非常高,在校生规模太大就会导致设备紧缺,影响培养质量。但同时,如果学校规模过小,也可能有其他的问题存在,考生一定慎重考虑。

4. 评估状况。

一所高职院校是否通过了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非常重要。没通过评估的,就进入“暂缓评估”序列,这起码说明该学校办学时间较短,硬件不一定达标。

5.“双师型”教师所占的比例。

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是“双师型”,即专业课教师应具备教师和工程师(或高级技师)双重资质和能力。“双师型”教师在整个师资队伍中所占比例越高,说明职业教育的成熟度和水平越高。值得注意的是,“双师型”教师目前还没有专业机构评定,学校提供的指标可作为参考。

6.校企合作、顶岗实训以及订单式培养等项目的数量。

从这几种数量中,往往可以看出该学校从专业设置到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足够适应市场的需要,是否引起了行业业内兴趣,关系到学生在校期间有没有足够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机会,从而推测就业前景。

高职高专热门专业

统招和单招有什么区别(和统招相比差别在哪)(4)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6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注:毕业生规模过小的专业不包括在此排序中。

就业率: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已就业高职高专毕业生数/需就业的总高职高专毕业生数;其中,已就业人数不包括读本科人数,需就业的总毕业生数也不包括读本科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