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

岁月流转,人生如寄,历史的车轮总是马不停蹄的继续前进,所有的光阴也是一去不再复还,没人能在岁月的苍穹里划一道不灭的痕迹。不管是意气风发,还是平淡落寞,都将被掩盖在历史的尘埃中。流云过千山,本就一场梦幻,只要能与生活相融,活着就是意义。

有人说,逝去的是秋叶,飘落的是岁月,变换的是季节,不变的是变老,在秋风秋雨里飘落的叶终会在春风里再现,逝去的岁月只在记忆里静好,踏过风雨,走过四季,岁月总是把所有的美好在季节的风雨中呈现。

一切的一切,总是那么美好,但人总归会慢慢老去,谁也阻挡不了自然的魔力,是任何人也挣脱不了的桎梏。人生来的渺小,被岁月层层抽丝剥茧,明明白白地横亘在历史的姿态里,无论是追求年轻的外表,抑或是追求年轻的心,归根到底,这都是一场人与自然的抗争,也是一场注定没有结局的抗争!

其实,人生就像一座建筑物,从建基、建造、使用,再到逐渐成为废墟的过程,就是岁月流逝的过程。所有人都想停留在刚建好的崭新,没有人想到最终成为废墟。可余秋雨说:“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拥挤了,没有废墟的人生太虚伪了。”生命终要逝去,人生就像昙花一现绽放醉美的瞬间!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3)

立春之际,桂林的梅雨季节又频频“示爱”,淅淅沥沥的春雨就像是抽丝剥茧般连绵不断。这对于户外驴友们来说,这可不是个好兆头。户外群周三就发出活动,却没有往日爆满的“盛况”,迟迟没有成行,甚至在临近活动时间的节点都还没达到成行人数,活动只好取消,令人唏嘘不已。一贯闲不住的我,也只好去商业群去找找乐子。正好,朱紫巷大哥发出临桂茶洞乡褚村的探古活动,这可是我一直都想去打卡的地方,如今也算是巧遇良机了。我立马报名跟上,总算可以给周末一个交代了。

报名成功,立马收到朱大哥发来的通知:早上8点10分准时在七星公园花桥大门(美术馆)集合、出发。尽管这一趟没有往日户外穿越的强度和难度,也只是一趟休闲的古村落郊游,并且赏赏季节性的油菜花而已。

周日早上,如约而至在集合点准时出发,小雨一直没有停过,我只好披着雨衣,穿上防水鞋,背上防水包,倒也还能应付,毕竟户外穿越三四年,这些必备的东西还是有的。我们一行20几人,乘坐小巴车从桂林城径直奔临桂茶洞乡行进。大约1个多小时的行车时间,朱大哥也顺便在车上讲解了褚村历史和注意事项等,小巴车在护山村口下车,大伙整装待发。其实,对于褚村,我还是想简单的说一下吧。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4)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5)

千年褚村古石墙,

   追根溯源褚流芳。

   耕读永葆狮山绿,

勤奋长乐土檀香。

这首打油诗,便是褚村的一个缩影与写照。其实,褚村是桂林市临桂区茶洞乡的一个自然村,是依青山而立,傍弯弯北水的千年古村。随着时光的流逝,这里的寨墙、古居、小桥、石板巷道等,依然透出历史文化的气息,它距离临桂城区30公里。褚村是茶洞乡境内少数几个于宋代立村的古村落,也是茶洞古城墙所在地。

据《临桂县志》记载,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河南青州段黄河决口,褚姓人家南迁至桂林茶洞狮子山下居住并繁衍生息,明朝嘉靖年间,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村落。据村中寨墙门洞的碑刻记载,此时村中现了一位家财万贯的富翁名褚倾会(人称褚十万、年收租谷十万石)。为了防匪安民,在他的倡议带领下,村民集资在村的-及村后山修筑了环村、环山两道寨墙,人称褚村寨墙。时至今日,寨墙犹在,褚村也已发展成300余户,人口约1200人的大村庄。

褚村为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村庄,村庄水源丰富,村内有古井以前是村民重要的取水点,村庄背靠狮子山,脚踩小溪流,绕村庄而过;十多条巷道穿行在数百户错落有致、古朴沧桑的民居,清新如诗,婉约如画!依茫茫青山而立,傍弯弯北水而居的千年古村,清新如诗,婉约如画!19条整齐划一、主次分明的巷道,点缀着数百户错落有致、端庄大方的民居,透露出其古朴沧桑的气质、清新别致的风格,寨墙、古井、私塾、小桥流水、古寺、古庙、祠堂、暗道、山洞、磨坊、吊脚楼、古门楼、古碑、石板巷道、抗日英烈墓、古树等等,丰厚的历史人文文化底蕴,若不是身临其境,褚村,纵使您读上十遍、二十遍,梦里百回,也难品其中的韵味。

褚村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保存完好,古民居坐北朝南,形成古建筑群,清水砖墙,砌筑工整细致、硬山风火山墙高低错落有致,艺术构建花饰繁多,显示了往昔主人家的富贵、儒雅。古建筑风格处处可见褚村建筑青砖黑瓦,坡屋面、马头墙、飞檐、画栋、雕花窗、鳞次栉比,结构独特,具有典型的明清古民居特色。褚村曾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乡土特色示范村和广西文化名镇名村等荣誉称号。近几年来,这里已然成为人们旅游、摄影、观光的新宠,据说,电影《桂北往情》便在这里取景。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6)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7)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8)

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不来打打卡,确实遗憾。话说,我们下车整理好行装,便跟着朱大哥开始从护山村往褚村进发,一路上经过一片片还没开荒的田野,偶尔一些田地早已挂满初春的豌豆苗木,豌豆花开得正艳,有些豌豆已经可以采摘上市,还有一些季节性的时鲜茼蒿菜,诸如此类。刚巧碰到正在水渠里清洗蔬菜的阿姨,大伙便简单的交流起来。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9)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0)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1)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3)

雨还在下着,远处的山脊线早已被云雾笼罩,就像是飘飘欲仙的人间仙境。大伙没有滞留太久,继续顺着朱大哥指引的轨迹继续行进。没多久,我们经过一座工农桥(以前也叫七星桥!),跨过一片油菜花地,远远地,已经可以隐隐约约的看到褚村。

约10分钟,便到达褚村村口,一块简易的褚村介绍牌立在村口,我们简单看了一下介绍,便开启褚村的探古之旅。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4)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5)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6)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7)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8)

首先进入眼帘的是褚村的第一道寨门“盛昌门”,门头的两边镌刻着一副对联“耕读永葆狮山绿,勤奋长乐土檀香。”旁边还有一个不大的池塘,几棵桂皮树低垂在池塘边,有点田园小村的诗意,寨门边立着一块有些历史的石碑:重修盛昌门碑志。进入寨门的右边小石门,竟然有一口古井,虽然井口有水泥板加盖,却掩盖不了古井的历史痕迹,从古井的小门头和小石件,便可知道古井有些年头。据说村里,这样的古井还有两口,可见当时褚村人丁兴旺。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9)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20)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21)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2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23)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24)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25)

大伙继续往村里走,一路都是古香古色的古宅院,从一些宅院的门头就可以看得出当时褚村的文化沉淀和兴盛。约5分钟,我们来到褚村的一道寨墙边,墙上镶嵌着两块刻有“褚村寨墙以及寨墙简介”等字样的汉白玉石,这一段找保护相当完好,只是斑驳的寨墙早已爬满了秋苔,像是在诉说那些年的过往和故事。

据说,褚村的寨墙大多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寨墙高3.4米,宽2.2米,原约长1800米,料石砌筑。西段外墙沿村后狮子山脊而下,在山脚两边连结内墙与南北东三墙组成矩形城寨。东墙有寨门,券洞左壁嵌有建寨碑刻1件,高42厘米,宽72厘米,述及褚姓迁徙沿革及当年遭杀受劫,因而筑寨防乱的事由。现寨门及石刻完好,寨墙大部已毁,仅存东段残墙23米,山脊外墙200余米。据村人介绍,褚村有300余户1500多人,都姓褚。该村有三道古石墙:第一道是围绕整个村子的外墙,长约2000米,现多已拆除,残存100余米;第二道叫“中墙”,环绕着村子西边的狮子山脚,留存500余米;第三道从狮子山脚到山顶的石墙,也保存有500余米。

山寨石墙用整块的大青石砌成,每隔50米的墙上砌有牙墙垛口,以监视墙外动静。狮子山脚至山顶险要处的石墙高达10余米。除西面的山,村寨东南北方均砌有高大的石寨门。寨门和寨墙外还掘有一道护墙沟。在村中看见,狮子山以东的20多条街巷,每个巷子口都径直通向狮子山的大岩洞口,洞口有三四米高的石墙封堵。据该村70多岁的褚春德老人说,三道石墙构成了村子完整的防御体系:第一道的山寨外墙被攻破,可退至第二道中墙内御敌;两道防线若失守,村民可进入狮子山大岩中。自从山寨石墙建起,褚村从未落入敌手。

而村中明代碑刻记载,嘉靖十年(1522年),村中富翁褚倾会为了防匪安民,集资修筑了环村、环山三道防御寨墙,人称褚村寨墙。寨墙大多用整块的大青石砌成,寨墙每隔50米砌有牙墙垛口,以监视墙外动静。寨墙上还有射击孔,易守难攻。

但是现存的寨墙已经不多,据说是上世纪60年代兴修水利,大段的寨墙就这样被拆除了。据在两江中学任教的褚春德老师说:他小时候见村寨的石墙尚保存完好。褚村附近有北江,在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全村参加修建河堤。人们就近把山寨的石墙拆下,垒砌成两公里长、2米多高、80厘米至1米厚的河堤。以后,一些村民把剩下的石墙拆除来砌园子或自家屋院的围墙,褚村的寨墙不断受到损坏。直至1986年后,村民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懂得了珍爱家乡的文物古迹,才保留了剩余的围墙至今。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26)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27)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28)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29)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30)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31)

我们继续顺着村里光滑的石板路打卡,也不知道石板路被多少代人踩踏,大多数都已磨得光光溜溜,甚至有些凹陷、发白,被雨水打湿,踩在上面非常湿滑。路的两边大多是村寨石墙,还有一些早已人去楼空的、甚至已经塌方的古宅院,尽管锁着门,却隐约看得到里面的一些现况,想想以前褚村人一砖一瓦建起来,那时的人和事,无不让人浮想联翩。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3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33)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34)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35)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36)

也许是村力古石板路较多,大伙拐来拐去,都已走散,而我一直跟在朱大哥身后,生怕错过一些有历史的古宅院。一会儿来到一栋较为特别的古宅院旁,墙上的窗户是一些砖块垒砌而成。原来这是以前村里的村公所,墙上的花窗刻着“光前裕后,全村成立公所”这两排字。(光前:光大前业;裕后:遗惠后代。为祖先增光,为后代造福。出自南朝·陈·徐陵《欧阳頠德政碑》:“方其盛也,绰有光前。”《尚书·仲虺之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宋·王应麟《三字经》:“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村里的老人告诉我们,这里以前是村里开会和民兵训练的地方,也就是以前的团练,刻上“全村成立公所”,这几个字的意思是这是公用的建筑,不允许私人霸占。这个建筑据说是村里一位叫褚钟伟大伯下屋的爷爷出资建立的。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37)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38)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39)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40)

没几分钟,我们顺着朱大哥的指引准备打卡后山。听说后山有一座狮子山,顾名思义山的形状像一头静卧的狮子而得名,山上有一处较深的大岩洞。我们需要经过一到门洞,才能走到通往后山的上山的路。

在门洞旁边见到一块嵌镶在山寨门洞中的碑刻,上写“大明国广西道桂林府临桂县西乡安仁里褚村坊思祖村主褚倾会等为防盗立:先祖原系青州人氏,宋大观二年(1108)迁来褚村居址……成化、弘治年(1465至1506年)流移野贼连年出劫,杀人放火,烧毁房仓,苦情难尽。逸今嘉靖庚寅仲冬,是以村主说计,众等大小各出钱米,命匠取石圈砌石墙门路及绕山墙垣。嘉靖十年(1522年)立。”

据村里的老人说:如果不是老祖宗有远见,褚村不会完好保留至今。也有前辈人讲:古时候与褚村相邻三四里有个徐村,当褚村的寨墙修筑好后,徐家人向官府举报褚村人谋反,官兵将褚村村主抓捕入牢。可没多久,盗贼突然洗劫了徐村,把全村大小都杀光。后来徐村就仅留下一个村名。如今的徐村无人姓徐,村里人都是后来从外地迁入的。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41)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4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43)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44)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45)

很快,我们顺着后山的路上山,来到一道上山的门洞,这里可以居高临下,一览无余,村里的一切尽收眼底。过了门洞,右边是暗道,左边是到狮子山大岩洞。没几分钟来到岩洞门前,见洞内,宽敞的山洞如大礼堂,可容五六千人。村民称之为第一洞天,里面还有数重洞天。洞中有地下河,流水长年不断,村里数百亩田地都用它灌溉。据说以前备下食物,可在洞里长期生活无忧。

村里的老人说,根据祖训,褚村奉后山狮子山为圣山,不容许砍伐一棵树木,山上全是原始树林,古木参天,上千年的古树比比皆是。

所以近500年来,褚村人依靠坚固的寨墙抵御了敌人无数次进攻。最危险的是1944年底,桂林城沦陷,日军包围了褚村。当时桂林有上万的难民逃到褚村,躲进狮子山大岩洞里(该洞可容纳两三万人),日军打破村寨两道防线,逼近狮子山门。见洞高墙险,防守坚固,未敢贸然向前。就搜集数袋干辣椒磨成粉子,在山洞前架起风车,往洞中吹送。但山洞太大了,内有岔洞10多个,山顶洞口通向外面,洞里的风反往外灌,呛得摇风车的鬼子流眼泪。日军无奈只好撤退,栖身洞中的万余人无一伤亡。……。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46)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47)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48)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49)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50)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51)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5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53)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54)

看完岩洞,我们便继续探秘村里的暗道。从暗道入口处立的两块碑文可以清楚的知道,暗道是村里的先辈们用以防御盗匪,保护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程,是秘密集结、疏散、出击、生活补给的通道,它体现了先辈们设计和建筑的聪明才智与团结御敌的精神。

由于暗道较陡、昏暗、狭窄,朱大哥建议老年群友原路返回,我们几个年轻胆大的跟着一起去探探古。就这样,一行8个人,小心翼翼的从暗道入口缓缓进入。每一步都十分小心,但是路面非常湿滑,很容易滑倒,洞顶非常低矮,头稍有不慎就会碰到岩石,我们只好半匍匐潜行。约7-8分钟才艰难的从另一个出口穿出来,一看早已下到村子后面的一个池塘边,塘边长满野草和藤蔓,塘水从暗道处缓缓流出来,很好的隐蔽了暗道的出口。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55)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56)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57)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58)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59)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60)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61)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6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63)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64)

离开暗道,我们顺着村后的一条水渠进入村里,又经过一口古井,这口井跟村口的第一口古井的大小相同。大伙继续走石板路,来到一个寨墙石门“永昌门”,没几步,就到达一座双拱石桥,名曰“双龙桥”。双龙桥一直延伸至青石板铺就的巷道,石板在雨水的浸润下,呈现出薄而有光泽的圆润,幽幽的光晕里,仿佛还藏着一条时光隧道,似乎褚村昔日的繁华早已逝去,陈年往事亦随着双龙桥底的流水融入历史长河里,只希望褚村作为千年文明的掠影留存得久些、更久些……。

大伙在这里拍照留恋。正巧碰到一位热心的大叔,准备年货去亲戚家拜年,朱大哥跟大叔聊了几句,便一起去大叔家看看古宅院。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65)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66)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67)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68)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69)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70)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71)

没几分钟,便到了大叔的家门口,后来才听说,原来大叔家与李宗仁妹妹下嫁褚村时居住宅院是隔壁,据说李宗仁妹妹宅院的后花园有十几亩,现在已毁,宅院的总体结构,昭示着昔日主人的显赫家世,但走进宅院,斯人已去,家徒四壁,残缺的文革标语见证了沧桑巨变的岁月。

大伙进到大叔家里,只见房子是几个古宅院连在一起,有天井,有阁楼,也有厢房,左右联通,非常方便宽敞。听大叔说,这房子是他的爷爷在土改时从地主手里分来的。现在只有大叔一人居住,小孩早已住在城里,时不时回来看看。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7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73)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74)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75)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76)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77)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78)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79)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80)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81)

跟大叔交流了十几分钟后,我们也拍完照便起身离开,准备去村后看看古椎树(米槠树)。走过一段石板路,经过一个叫“联兴门”寨门头边,寨门头相当威严,跟前面几个都是一样的宽厚结实,很有气势。

我们继续直奔村后,几分钟,便看到两三棵古椎树,已然是参天大树,看了看树上的标识牌,才知道最老的一棵树已经有425年,这样算来古树已经见证过四五代人有余,这样的古树,一定见证了褚村的兴替,想来,真让人叹为观止啊!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8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83)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84)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85)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86)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87)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88)

满以为褚村的风景就这些,哪知朱大哥说,重头戏还在后面呢。原来褚村的祠堂才是古村的一大亮点。好吧,我们又继续前往褚村祠堂打卡。

没走多久,一座气势雄伟的古建筑进入眼帘,定睛一看,哇,这不就是褚村祠堂。经过几分钟的端详,才知道祠堂建筑全是青砖马头墙,大门由三块巨石打磨而成,门头上“褚氏宗祠”四个大字,雄健洒脱、缩放有余,想必是出自名家之手。人们常说,从一个村的祠堂便可以看出,这个村是否有过辉煌的历史。从外表看,这褚氏宗祠规模宏大,用材讲究,做工精细,所用的青砖、石柱皆经过打磨,若非出了大户人家或家族殷实,是难以修建这样的建筑的。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89)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90)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91)

后来打听得知,原来褚氏宗祠大门的设计者为褚村著名石匠褚德宏。褚德宏(1754~1830年),茶洞乡褚村人,生于石匠世家,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精于刻工,传说其工艺水平在当时的桂林府无人能出其右,而今桂林的很多著名古建筑石作皆出自他之手,如邻村善良村的石氏节孝坊、四塘镇横山村陈宏“相府”前的大狮子及陈氏家祠、灵川甘棠的四方灵泉等等,更为著名的是桂林王城的“三元及第”坊,镌刻者也是褚德宏。褚村的刻石技艺在清代时就享誉八桂,桂林明朝靖江王城上的“三元及第”、“状元及第”和“第一峰”等均出自褚村名匠之手。褚德宏带着子侄、族人徒弟二三十人在桂林一带做石工,颇有声望。

据说,褚德宏的工艺有“三绝”:一是用“小散炮”可把山岩上几平方米的簿石板震松取下。二是工艺精细,石料用“石刨”刨平表面,光滑如洗,可见人影;加工后的石料棱角平整,结合处不见缝隙;所刻字迹、龙凤禽兽,生动逼真。三是起重搬运技术高超,很大的石料可用“天秤”提起运放自如。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陈继昌三元及第,两广总督阮元在广西贡院端礼门(今桂林市王城正阳门) 上建立“三元及第”坊,亲自书额,并选中当时在王城修缮的褚德宏为他刻字。在“开坊”大典宴上,阮元亲自为褚德宏敬酒。“三元及第”坊刻好后,褚德宏名声大振。先是四塘横山村陈宏谋家族请他琢刻陈氏家祠碑刻,接着到灵川县甘棠制作陈继昌的“凉亭井”。他及后人在桂林作工几十年,当时的桂林石刻,几乎都出自他们手下。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9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93)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94)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95)

另外,关于褚村的镬耳墙,还有一个传说:从前有一位大臣告老还乡,临别时皇帝问他有什么要求,大臣想了一会儿说:希望时时刻刻想起陪伴皇上的日子。皇帝问,那有什么法子呢?大臣说:我请求皇上恩准我仿照皇家建筑样式在老家建一座房子,这样只要一见到它就会触景生情马上想到皇上了。虽说这请求有点违反当时皇家建筑例规,但鉴于大臣的耿直忠诚,皇帝也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后来这位大臣回到岭南果然在家乡修建了一座略似皇族建筑样式的大宅。说白了这种镬耳形山墙的外形酷似明代官员的官帽,残存着明代建筑的遗风与文化信息,在明代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家族才有资格建造这种房子,正所谓“千两黄金万石谷,夜夜笙歌镬耳屋”。

入清以后,这种建筑逐渐在岭南民间流行起来,成为岭南建筑特色的典型代表,特别是望族或富庶人家的祠堂,基本都按这种样式修建,暗含子孙后代要勤奋读书、光宗耀祖的内涵。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96)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97)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98)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99)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00)

其实,更让人惊奇的是小小的褚村居然还藏着两座庙宇,这次由于雨天路滑,没能前去打卡,有些遗憾。后查询资料得知:一座是位于“羊角山”山顶的山神庙,另一座则是在半山腰岩洞之中的“裘华寺”。据村里老人说,这两座庙宇都曾香火鼎盛,方圆千里的香客均不辞劳苦,到此祈求平安。沿崎岖小道蜿蜒登顶,一直到山崖处才看见山神庙残存的石门,据碑上记载,现存山神庙应是道光年间重建的。庙宇虽已残破,但依稀还能分辨出福、禄、寿、喜所代表中国道教神话人物,应不是佛寺,而是祭拜财神等的山神庙。

裘华寺在山腰洞穴之中,由一条古朴的石墙路沿山而造。根据残留的碑文记载,曾在明嘉靖年间重修,最初修建年代已无从考证。洞口悬崖上是当年褚村名望之士“褚绍良”题写的“第一峰”石刻;半山腰的岩洞犹如一个天然的大堂,凌乱的石刻已遭不同程度破坏,唯有一具生根的青狮石雕神兽古朴传神、保存较为完整;另一尊无头雕像,从服饰分辨,应是宋朝时期所做。逑华寺的建造规模宏大,香火鼎盛,闻名于湘、粤,可惜毁于“文革”期间。从该寺遗址残存的物件仍可看出当年其建造的精美。

说到逑华寺,不能不说明朝永历皇帝朱由榔,公元1647年,为逃避清兵追杀,朱由榔逃到桂林,因见褚村寨墙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曾在这里避难住了几天,期间还去了逑华寺上香祈福,后来逃到缅甸,被吴三桂诛杀,此是后话。村民为纪念永历皇帝,将村里双石拱桥命名为双龙桥(建于明嘉靖年间)。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01)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0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03)

看完褚氏宗祠,我们便到最后一个景点打卡,那就是褚村学堂(私塾)。其实,私塾是我国古代社会一种开设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的民间幼儿教育机构,是旧时私立学校。褚村私塾是目前临桂区境内保存的唯一一座古代私塾。广西保存至今最完好的民间私塾之一,从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到建国初期。褚村私塾院内有3块《明伦碑》,其中一块的内容开头如下“窃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此名所以不可不正也。”明确规定族中子弟取名必须严格按照碑刻中的字号论资排辈。

后来查询资料得知,周恩来的同学郑季清,也就是和周恩来、邓颖超等一起创办天津“觉悟社”的女中豪杰(女词人)郑季清,解放前后曾隐居于此数年,期间在褚村学堂教书,对褚村教育影响很大。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04)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05)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06)

逛完学堂已是下午3点多钟,我们便顺着村前流淌的洛清江一路往花岭圩靠近,准备返程桂林。村口数千亩的肥沃土地,现在种起了千亩油菜花,从每年一月到五月都可以欣赏,政府还投入资金,提供种子和化肥,种上不同的花,一年四季都可以到这里赏花、登山和探古。

逛了大半天,探古的思绪一直停留在褚村的历史和光阴里,想想那郁郁葱葱的几棵几百年的古树,大片经风侵雨蚀斑驳的徽派风格古民居和古朴的石拱门,似乎不约而同的向人们诉说村落曾经的繁华、变迁、没落。人们流连在老宅院之间,或见到蹒跚的老人、忙碌的褚村人和嬉闹的孩童,静谧而美好,任时光流逝,文明更迭,褚村淳朴、善良的民风从未改变!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07)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08)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09)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10)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11)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12)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13)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14)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15)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16)

广西保存最完好的古村落:迟来的探访桂北千年古村(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