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

儿童发展理论有哪些观点 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1)

课堂

一、行为主义学说

行为主义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它的兴起是对传统心理学的反叛。行为主义者将行为界定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把意识逐出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强调现实和客观研究,否认内省是其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作为心理学的一个理论体系,行为主义学说不断发展。华生、斯金纳、班杜拉分别代表行为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华生早期行为主义

华生认为人的心理本质是行为。

行为是可以观察到并且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知反应,已知反应就能推断出刺激。该学说本质上是一个刺激和一个反应之间的联系,这一学说将条件作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但华生否认意识是心理学研究对象,彻底废除内省法,用单一的方法研究复杂的心理现象;他还否认遗传的作用,夸大环境和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忽略了儿童的主观能动性。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区分出应答性行为(即由刺激引起的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即个体自发出现的行为),更强调操作性或工具性条件反射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强化、消退和惩罚。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

强化:强化其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又称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正强化通过呈现某种刺激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通过中止某种(讨厌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

消退:有机体在做出某一行为反应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概率会降低,称之为消退。

惩罚: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儿童通过观察、模仿现实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来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学习分为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①参与性学习:通过操作并体验行动后果而进行的学习,即在做中学。

②替代性学习:又称观察学习,即经由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现存的反应得到矫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没有外显行为。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认为观察者的模仿动机存在三种来源: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①直接强化(外部强化):观察者的行为直接受到外部因素的干预。

②替代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③自我强化: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设立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如果对自己行为表现满意,就进行自我奖励。

儿童发展理论有哪些观点 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2)

课外交流

二、精神分析学说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

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创始人。

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人格结构理论和性欲阶段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本我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组成,处于“潜意识”状态;自我由本我发展而来,处于本我和外界之间,自我是理智的,会根据外界的需要来对本我加以控制;超我是人意识的最高层,是理想化的自我,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在正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如果平衡状态被破坏,就会产生精神疾病。

性欲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将人的发展分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5岁)、潜伏期(5-12岁)、生殖期(12-20岁)。他认为儿童将来的发展是正常或不正常,五岁之前具有决定意义。

对于这五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是人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为成人后的人格模式奠定了基础。教师一定要注重这三个阶段孩子的教育,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学说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格发展中,自我的作用很重要,人的发展是以自我为主导的,自我发展是将人的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结合起来的过程,强调自我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并重视社会文化教育的重要作用。

埃里克森将人生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面临一对危机或冲突,要想顺利进人下一个发展阶段,人就必须要先解决好当前所面临的危机。

埃里克森新精神分析学说

阶段

年龄

对立品质

婴儿

0-1岁

信任对怀疑

先学前期

1-3岁

自主对羞怯

幼儿期

3-6岁

主动对内疚

童年期

6-12岁

勤奋对自卑

青春期

12-18岁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早期

18-25岁

亲密对孤独

成年期

25-65岁

生育与自我专注的冲突

成熟期

65岁以上

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儿童发展理论有哪些观点 儿童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3)

大学课堂

三、认知发展学说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说,是指幼儿在心理上表征世界、思考世界的方式的发展。

心理发展的结构

发展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四个主要概念: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

①图式: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即心理活动的结构和组织,图式可以被看作是心理活动的框架或组织结构。

②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已有的图式中,化为自身的一部分,从而加强和丰富原有图式。

③顺应: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环境。

④平衡:同化和顺应两种机能的平衡,新的平衡并非绝对静止或终结,而是不断发展着的平衡状态。

认知发展的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该阶段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与初生时的婴儿仅靠感觉触发笼统模糊的反应,并以简单动作来适应外部环境不同,在该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开始分化,思维随即萌芽。

认知发展阶段,幼儿在认知上获得了三大成就:

①客体永久性:幼儿已经知道客观物体就算不在眼前也存在。

②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如,儿童已学会看着镜子,用手摸自己的鼻子,而非镜中的自己。

③因果关系初步形成:如,儿童在这一时期可以通过用手拉动面前的地毯,拿到地毯上放置的玩具。

前运算阶段(2-7岁)

和上一阶段的幼儿相比,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有了质的飞跃。该阶段儿童认知发展的表现主要特征为:

①出现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将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思维具有不可逆性,突出表现为没有守恒概念;

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有生命,即泛灵沦;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幼儿只能站在自己的经验中心理解事物,认识事物。

前运算阶段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

a.象征思维阶段(2-4岁)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前概念思维,幼儿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思维,出现表征功能,或称象征性功能。儿童可以用一物代表另一物,这一阶段幼儿在同一时期内只能考虑到事物的一种特征,在该阶段还会出现许多自发想象中的神话故事、拟人化的思想。

b.直觉思维阶段(4-7岁)

在这一阶段,前概念思维向运算思维过渡,是中间阶段。其特点是它既能反映事物的一些客观逻辑,同时又还受直接感知形象的影响,因此又称为“半逻辑”思维。直觉思维向非中心化前进了一步,儿童开始能够同时照顾到事物的两个维度,但是非中心化仍然不足,他们的判断仍受直觉调节的限制。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该阶段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

①已具有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②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

③出现了去自我中心主义;

④有了具体逻辑思维。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

该阶段儿童的思维最大的特点是已经超脱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儿童思维以命题形式进行,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相信经过演绎得出的结论,并指导未来的价值取向。

一、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岁)

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年为婴儿期,又称乳儿期。在这一阶段,儿童心理活动开始萌芽,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心理特征变化最大。该阶段儿童心理发展分为三个小阶段:初生到满月(0-1个月),满月到半岁(1-6个月),半岁到周岁(6-12个月)。

新生儿期(0-1个月)

初生到满月为新生儿期。满月前儿童的一切活动都围绕适应胎外生活展开。在适应新生活的过程中,新生儿心理得以产生和发展。

常见的本能动作有如下几种:

①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物体触及掌心时,新生儿立即紧握住。

②巴布金反射:新生儿双手手掌被压住时会转头张嘴,当压力减去时会打呵欠。

③巴宾斯基反射:物体轻轻触及新生儿脚掌时,新生儿会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五个脚趾形成扇形。

④惊跳反射(莫罗反射):当突然发生高噪声刺激,或被人猛烈地从高处放下时,新生儿会立即伸直双臂,张开手指并弓背,头向后仰。双腿挺直会被天生带来的无条件反射引起,在婴儿长大到几个月时会相继消失。如果过了一定年龄还继续出现,便是发育不正常的症状。

条件反射的出现

条件反射的出现使儿童获得了维持生命、适应新生活需要的新机制,条件反射既是生理活动,又是心理活动,其出现预示着心理的发生。

开始认识世界

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最初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为知觉发生和视听觉的集中。视听觉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注意的出现是选择性的反映,是人们心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原始表现。

婴儿早期(1-6个月)

婴儿早期心理的发展突出表现为视听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依靠定向活动认识世界,手眼动作逐渐协调。

(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

(2)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

(3)主动招人:此时进行亲子游戏可以满足婴儿的社会性交往需要。

(4)开始认生: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

婴儿晚期(6-12个月)

该阶段动作明显变得灵活,表现为身体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双手可模仿多种动作,逐渐出现言语萌芽,这一阶段的亲子关系、依恋关系更加牢固。

这一阶段,婴儿身体动作迅速发展,手的动作开始形成,言语开始萌芽,依恋关系发展,在该时期,婴儿在亲人离去后会表现出长时间哭闹或情绪不安,出现“分离焦虑”,这是依恋关系出现障碍的表现。

二、幼儿早期的年龄特征(1-3岁)

幼儿早期开始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具体表现为:学会走路和说话,表现出思维性,有最初独立性。高级心理过程逐渐出现,各种心理活动发展齐全。

这一阶段,幼儿开始学会直立行走,使用工具,言语和思维的真正发生,出现最初的独立性。独立性的出现是人生前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三、幼儿期的年龄特征(3-6岁)

3-6岁的幼儿期为学前期,是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个性形成的最初阶段。

幼儿初期(3-4岁)小班:最初生活难以自理、认识依靠行动、情绪作用大、爱模仿;

幼儿中期(4-5岁)中班: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幼儿晚期(5-6岁)大班:好问好学、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开始掌握认知方法、个性初具雏形。

四、婴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

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是学前儿童在活动中心理结构不断改进、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心理学家通过长期大量的研究,揭示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历程的一般规律,即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被动到主动、从零乱到体系。

(1)从简单到复杂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到后来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从不齐全到齐全

儿童的各种心理过程和特征,在出生的时候并不是完全齐备无缺的,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逐渐齐全。

2.从笼统到分化

无论是从认知活动或情绪态度,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都是从混沌或愚昧到分化和明确。

(2)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非常具体,以后越来越抽象。从认识过程看,最初出现的是感觉,在感觉之后出现知觉,知觉之后出现的思维。如,前天晚上睡得很熟,没听见风雨声,第二天早上起来,推窗一看,看到屋外地上到处湿漉漉一片,通过先前多次感知推想昨晚下过雨。这就是人脑对下雨这一现象的间接的、概括的反应,带有明显的抽象性。

(3)从被动到主动

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之后逐渐发展成主动并逐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无意到有意

儿童最初心理活动以无意为主,后来发展到以有意为主,即由自己的认识控制的心理活动为主;最初没有意志活动,后来逐渐形成意志,心理自觉性也不断提高。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到自己主动调节

儿童的心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受生理的制约。随着儿童生理的成熟,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渐渐增长。在生理发育达到足够成熟的时候,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和速度都和儿童心理活动本身的主动性有密切联系。

(4)从零乱到体系

儿童心理活动在最初是较为零散混乱,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且易变化。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这些都是心理活动没有形成体系的表现。心理活动在此时非常容易发生变化。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是心理活动逐渐开始组织起来,形成整体,有了系统性和稳定倾向,出现了个人特有的个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