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市三职”)教师黄雄辉、陈景主编的教材《构成基础(第二版)》入选教育部办公厅近日公布的“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使用此书的职业学校遍布全国。但这只是该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缩影。市三职还对标德国职业教育标准,积极探索双元制教改;落实职教二十条要求,开展中高职衔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新模式;践行“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育人理念,打造商务人才培养教育实践工场;以“力行”德育理念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注重学生行为养成,以严格管理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基础、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马鞍山市稳就业筑牢民生之基(聚焦三大关键词)(1)

马鞍山市稳就业筑牢民生之基(聚焦三大关键词)(2)

关键词:有选择的教育!人人有才成才出彩

近年来,学校以学生为本,深入研究分析学生、家长、社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多元需求,秉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基本原则,推进多元需求导向下的学校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丰硕成果。

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多样化选择。学校每个专业均设有技能竞赛体系、中高衔接培养体系、3 3学徒制贯通培养体系、3 X高考体系等多条成才路径。2021年,该校全日制中职招生的7个专业中,有6个专业实现了“中高职三二分段对接”,对接的高职院校包括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优质公办高职院校,被市三职录取的学生经学校选拔与资格审查后可编入该班,学习期间通过分段考试和满足毕业条件可直升高职院校。在3 X高职类高考方面,近三年学校高职类专科上线率达99%。90%以上学生被公办高职院校录取。2020年有4名学生成绩进入全省前100名,15名技能大赛获奖能手被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自主招生免试录取。在2021年已经结束的广东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部分项目中,学校已获1金7银的好成绩,并有21名学生获高职院校免试录取资格。

马鞍山市稳就业筑牢民生之基(聚焦三大关键词)(3)

学校对接深圳重点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智能制造、信息技术、国际商贸三个高水平“专业群”;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等方面实现对接;鼓励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编写特色教材,实施课堂革命。2018-2019年,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了20项小课题研究并通过深圳市教科院的结题评审。

既要优质升学,更要高质量就业。学校高度重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德国莱茵TÜV合作,引进德国职教标准和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派45位教师到德国接受教学能力培训,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成立“3 3”贯通培养班,引进中兴通讯、天健物业等行业标杆企业,开展中德“双元制”教学改革,倾力打造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两大品牌专业。自2015年第一个中德教改班成立以来,相关班级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职业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中兴通讯海外返修中心和物料配送部实习的2018级该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谢志业表示,这次实习使其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对专业学习和工作态度都是一次很好的磨练,受益匪浅。

马鞍山市稳就业筑牢民生之基(聚焦三大关键词)(4)

关键词:鼓励创新创业!梦工场里获成长

创新能力是学生未来持久发展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市三职首创贯通各专业教育资源、为商务人才培养搭建全链条教育实践平台的构想,在校内建设大商务教育实践工场,引进优质生活教育资源,不断“放大招”鼓励学生践行“力行”教育理念,通过校内实践掌握技术和商业技能,养成良好职业素养,寻找自身兴趣并发挥潜能。

学校自规划设计坪山新校区时,便有意打造孕育和孵化学生创新创业梦想的“三职双创街”。“双创街”于2019年正式迎来首批进驻学生,这是深圳市中职学校在学生双创教育上的一次突破,学生在此验证自己的创新创业理想,努力携成熟的项目走出学校、走向社会。

学校持续探索情景教学。今年初,“双创街”升级为“大商务教育实践工场”,目前引入八大项目,利用选修课、社团课、工作室等平台培养深圳高素质技能人才。目前,在各项目活跃的练习生人数约为230人。每个项目都有一线专业老师加盟指导,围绕职业技能建设商务专业集群,让学生在不同的实践项目中实现专业技能和商务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培育技能应用型商务人才,成为全国首创的“培技能专才、育商务通才”的实践教育平台。此外,学校创建了集线上、线下为一体的校内电商服务中心——“三顾电商”,其微店已于2020年10月正式运营,每周三策划一场电商活动,现已举办了多场校内促销活动。通过市场调研、活动策划等,师生共建电商平台,“实战”打造电商精英。

关键词:学生多元发展!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市三职学生不仅是有很强发展竞争力的“知识技能达人”,还是心怀祖国、追求多元发展、德才兼备的“才艺达人”。市三职校长郑光永曾多次表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学校一直致力为学生打造一个多样化成才、多样化选择的教育教学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深圳市教育局正式发布《深圳市2020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该校“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3个案例入选,占总案例数的三分之一。

学校大力支持选修课和学生社团建设,现有校舞蹈团、校戏剧社、皮艺社团、花研社等43个社团,参与人数达千余人;同时,积极开展才艺达人秀、游园会、校园十佳歌手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旨在夯实学生的理想信念根基。此前学校近百名学子倾情演绎的舞台演讲剧《亲爱的红军》震撼上演,创新将爱国教育、主题教育融入展演,助力学生主动参与感悟历史、收获成长。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学校正开展“永远跟党走,歌颂新时代”主题系列活动。

马鞍山市稳就业筑牢民生之基(聚焦三大关键词)(5)

马鞍山市稳就业筑牢民生之基(聚焦三大关键词)(6)

致力打造国内一流和国际水平的职教名校

谈起市三职关键词还有很多,如“深圳东部最美校园”“圆梦计划”“追梦行动”“职工教育学院”等。市三职是深圳市总工会直属教育事业单位,其前身为成立于1979年的深圳市职工学校。建校40多年来,学校不断对接产业变化,打造优势特色专业;尊重个性差异,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适应产业升级,培育高质量就业能力;满足深造需求,全方位助推优质升学;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并加强国际交流、深化教学改革等,办学规模和办学条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已发展成为我市重要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和职工教育单位。

在这里学习与生活,时常有惊喜。学校拥有一流实训室、达2500㎡且藏书8万册的图书馆、可容纳上千人的礼堂,是绿化面积占全校一半、常年鲜花烂漫的“中国书院式学校”。2020年底,学校新添工业4.0体验与培训中心,该实训室聚焦于“互联网 ”及流程型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及装备,集合了增材制造等九大技术,配套了AGV车等先进设备以及MES管理系统等智能化软件,让学生足不出校就能体验工业4.0下制造型企业新的运营模式。

马鞍山市稳就业筑牢民生之基(聚焦三大关键词)(7)

马鞍山市稳就业筑牢民生之基(聚焦三大关键词)(8)

马鞍山市稳就业筑牢民生之基(聚焦三大关键词)(9)

学校正着力发展与深圳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相匹配,与一流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满足社会需要和市民期待的中等职业教育,致力形成工会职工教育引领下的中职、高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衔接发展机制,推动学校优质特色发展。这所以立德树人为本、与深圳同龄、致力建设国内一流和国际水平的职教名校,与优秀的你相约桃李满园的校园,携手筑梦、圆梦。

来源 | 晶报APP

记者:王文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