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一送寒衣祭语(送寒衣祭先人)(1)

时光荏苒,冬临寒起,又到阴历十月初一。人们焚烧五色纸钱,为故人送去御寒的衣物。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是一个抒发哀思,思念逝者的日子,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有人称它为祭祖节、寒衣节,有人又叫它送衣节、烧衣节、鬼节等。不管叫什么节日,其内涵都是祭先祖,示孝敬、感恩情、教儿女、不忘本。泱泱华夏是有着五千年历史、三干年文化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不能没有“孝文化”,一个真正的中国人绝对不能不行“孝道”……

寒衣节自古有之。据考证,早在周朝时,农历十月初一是腊祭日,这天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

《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闾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在唐朝天宝二年时,发布诏令:“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

明代对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清代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民间送寒衣时,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

说起农历十月一上坟烧纸,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就被抓去服谣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历尽艰辛,为丈夫送衣御寒。谁知丈夫却屈死在工地,还被埋在城墙之下。

孟姜女悲痛欲绝,指天哀号呼喊,感动了上天,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妆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也早已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寒衣节当天,家家户户由男主人带着小辈。行跪礼,并在地上划若干个小圈,分别为逝去的亲人烧去寒衣,点燃纸钱,愿他们收到御寒的衣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愿他们收到深切的牵挂,尘世间依然有惦念他们的亲人!

泪眼朦胧,思念重重。忘不掉那熟悉的容颜,依稀还在眼前;忘不掉亲切的声音,仿佛还在耳畔。

可是,已经阴阳两隔,再也不能感受怀抱的温度,再也不能听到亲切的话语,唯有泪水涟涟,唯有斩不断的思念……

缕缕青烟寄寒衣,满满祭品献亲人。风冷,冷不过脸颊的泪水;雪寒,寒不过内心的哀痛;路长,挡不住探望的脚步。

喊一声:亲人,我来看你了!唤一句:亲人,我来送寒衣了!掩不住的悲痛,化作热泪行行;止不住的思念,只有送去寒衣托哀思!

愿天堂里没有凄冷,只有晴空暖阳,鸟语花香;没有苦累,只有快乐相伴,幸福相陪;没有病痛,只有笑容荡漾,健康悠长。

每一个传承至今的节日,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如何继承它、发展它,是我们要思考和探索的。我们可以求诸于己,用自己的脑袋分析利弊,做出取舍。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大课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移风易俗从来不矛盾。是简单、不假思索地承袭所谓“老规矩”、“老传统”,还是透过习俗洞穿历史,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传扬优秀文化精髓?相信不难做出选择。

这个寒衣节,我们不妨做出些改变,从试着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开始,从祭奠不烧纸开始,从为身边的父母亲友送上一件御寒的衣物开始。我们的一举一动就是文明演进的一部分,谁能料想,若干年后的寒衣节不会演变成一个鲜花寄思念、亲友赠棉衣的别样节日?李军

十月初一送寒衣祭语(送寒衣祭先人)(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