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犁塔河胡杨林(库姆塔格---临水而居的沙漠巨人)(1)

尉犁塔河胡杨林(库姆塔格---临水而居的沙漠巨人)(2)

胡杨的“异叶”

胡杨—— 一个并不陌生的名字,也叫胡桐,天然分布于中东、中亚和非洲等地的干旱区。“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地一千年不朽” 是他与干旱为伍的写照。胡杨林常形成于干旱荒漠地区的河岸,由于荒漠中的河道易发生摆动,因此人们时而看到在远离河岸的大漠中傲然挺立的胡杨。胡杨属于杨柳科杨属,是沙漠中仅有的几种高大乔木之一,成树一般高十几米。褐色的树皮尽显沧桑,伤口处形成黄绿色的树脂滴,被称为“胡桐泪”。胡桐泪能帮助胡杨排出体内过多的盐分,同时也是人们清热泻火的良药,还被当地人用来制作日常的面食——奎麦奇。胡杨树叶表面有一层厚厚的能锁住水分的蜡质。同一株胡杨树上有两种形状不同的叶片,一种狭长似柳,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另一种宽阔如杨,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因而胡杨又得名“异叶杨”。

胡杨雌雄异株,借春风传情。爱情的结晶在雌树上孕育5个月后,种子便随风而行, 自立门户。胡杨的种子寿命不长,一般只有几天,最多也超不过1个月,他们靠数量取胜。数以亿计的种子总有一些能够发现沙漠中珍贵的水,并迅速吸饱水分后发芽,游上岸边扎根成长。胡杨的种子是只有万分之一克重的小家伙,长大以后却成为沙漠中的巨人。胡杨根系发达,能忍受适度沙埋,在大漠中形成孤独苍凉的胡杨沙包。也许正是干旱与盐碱,造就了胡杨木材耐水防腐的优良特性。

由于库姆塔格的神秘,因此还没人知道胡杨是何时移居到此地的。它们在这片沙漠中,艰难地寻找有水的地方发芽生根。老天眷顾,胡杨在这里安了家。胡杨的家门很好找,沙漠西南部的小泉沟里有一处,梭梭沟“Y”形的漏斗里有一处,而大多数胡杨以家庭为单位分散居住在沙漠东部的沟谷和湿地区域。由于胡杨种子寿命短、需借风传播、遇水发芽,因此在库姆塔格沟谷中的胡杨,家居面积都不大,但族丁兴旺。相比之下,居住在东部湿地的胡杨,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日子越来越难过,已经出现成片枯死的现象。

世界上最大的胡杨林分布区,在我国塔里木河中下游流域,那里的胡杨林面积曾超过全国的80%。如今,塔里木河流域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人类作品,这条我国最长的内陆河正在变得越来越短,中下游的湿地也越来越干,胡杨林出现了成片枯萎的景象。照此,胡杨“活着一千年不死”的神话很快就会被打破。与沙生柽柳和梭梭为伍,胡杨也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尉犁塔河胡杨林(库姆塔格---临水而居的沙漠巨人)(3)

沟中的胡杨秋色

尉犁塔河胡杨林(库姆塔格---临水而居的沙漠巨人)(4)

库姆塔格南部谷地中生长在砾石和沙漠中顽强的胡杨

尉犁塔河胡杨林(库姆塔格---临水而居的沙漠巨人)(5)

,